我們的歌:到底是不是有一點找回做音樂節目初心的感覺呢?

我們的歌:到底是不是有一點找回做音樂節目初心的感覺呢?

我們的歌:到底是不是有一點找回做音樂節目初心的感覺呢?

既然是音樂節目,那就先從音樂本身說起吧。

1.節目組編曲水平不夠高,除原有較高和聲水平和經驗的組,如勤深深,小雅嘎嘎等等,部分組的和聲編寫過於單調。除開和聲,分配也有點問題(月半小夜曲非得克勤老師solo埋副歌嗎?)

2.選曲刻意碰瓷(芒種已經石錘(芒種強制選曲且無版權),後續還有熱度正高但不太合適的野狼)。上熱搜的盲選歌曲被催純享版卻沒有純享資源。

3.勝利組唱得少,唱得好的反而留下的作品少?贏的一組不唱,沒贏的繼續比,完全可以改成不好的一組不唱,剩餘的繼續競爭,總之還有很多其他賽制可以選擇。不過是這樣比話題感更足罷了。後期從repo來看,晉級的組舞臺真是大大減少。

4.舞美設計不夠好。(綠光的舞蹈人員服裝是怎麼了???小鬼舞臺需要帶動氣氛時宛若只有solo dance)。燈光另說,有些舞臺做的還不錯,比如月半小夜曲;但綠光的燈光也別純綠光啊,人家帶動氣氛好歹加點暖調黃光混合吧。

5.(因為賽制還在猜測中,也許沒有淘汰但會換搭檔,故)或有為後期劇本而刻意安排前期組隊的嫌疑。

我們的歌:到底是不是有一點找回做音樂節目初心的感覺呢?

再從營銷上說(此非拉踩,也沒想黑誰誰)。

1.兩組輪換播出,刻意誘導粉絲觀看(比如這周播A組,卻一直放B組花絮,A組預告遲遲不出)。一組播出間隔時間過長,充個月會員撐死了只能看一組的兩期,遇上雙十一停一期,可能一個月會員也就看到一期關注的人。

2.B組選人過於綜藝性(前期為贏不選人,後期選人不為贏,行吧)。我覺得搭檔可以更為合理(比如阿雲嘎男高搭配蔡健雅女中,阿雲嘎有時需要壓嗓或換唱法。那英是大歌嗓(不是唱不了小情歌,而是嗓子加聲壓唱大歌更有吸引力),而肖戰適合舒緩情歌)。尬踩尬捧,兩邊新人都顯得尷尬,且易於形成新人拉踩,粉圈互踩,但誰讓這能增加話題度呢。

3.名次過於動盪,且每組有兩次的內部排位賽(既然只為排出賽程安排順序而不淘汰,何必內部排兩次)。從目前已知repo看,名次動盪明顯,話題感十足。

4.排行榜過多,不僅每期歌曲qq音樂打榜,還有微博搭檔配對榜,相關超話熱度排行榜,或許還有別的我不知道的?

5.部分搭檔強拉cp感。新聲唯二女生,李紫婷和蔣一僑,蔣一僑和師傅搭配很自然,也有話題。但李紫婷和黃凱芹,還用勤深深拉郎配的思路撮合,這一男一女,前輩後輩的實在尷尬。

這個節目就還是偏綜藝吧,節目組種種操作維持在一定的度節目火起來,選手也能獲利。我也不說反對啥的,只是這種種操作,確實對作品有較大的影響。阿雲嘎周華健刀劍如夢,難唸的經它不香嗎?反正對芒種,野狼這種……它難道就沒有別的更適合他們的歌了?

但對節目的創意:新老搭配還是欣賞並感謝的。也有產出很好的作品如月半小夜曲之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