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批改革新舉措,經濟發展新助力 ——《上海市工程建設項目規劃資源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解讀

2020年1月17日,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2018、2019年工程建設項目規劃資源審批制度改革實踐的基礎上推出了3.0版改革方案——《上海市工程建設項目規劃資源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滬規劃資源建〔2020〕17號)(以下簡稱《工作方案》),這是上海市規劃資源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又一重要舉措,是目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形勢下穩增長、促發展的重要支撐。

《工作方案》是落實自然資源部門“兩統一”職責、深化機構改革的具體體現。

上海市規劃資源部門在統一行使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規劃土地深度融合的先發優勢,從管理邏輯、法規制度、技術方法上大膽創新:一是優化審批階段劃分,把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分為立項空間准入條件、用途管制規劃許可、施工許可和竣工驗收四個階段,進一步優化建設項目國土空間用途管制體系;二是優化審批職能劃分,以“一類事項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由一個部門負責”為原則,將按階段管理變為按項目類型管理,變多部門審批為一個部門統籌,將工程建設項目按類型劃分為房屋建築工程、交通市政工程、鄉村建設工程等,一個門類由一個部門負責從核定條件、核發許可到核查驗收,實現規劃資源服務“一門進、一門出、一門清”的目標。

《工作方案》是工程建設項目規劃資源審批制度改革的總結與探索。

新制定的《工作方案》:一是實現了項目類型、審批流程、辦理事項的全覆蓋;二是在“一張藍圖”基礎上構建“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做實項目實施庫、加強前期研究,促進了項目的成熟穩定;三是推進行政協助,加強涉及項目審批、管理的各相關部門之間的業務協同;四是通過合併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合併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用地批准、合併竣工規劃核實土地核驗和檔案驗收等舉措,實現“多審合一、多證合一”;五是推進“多測合一、多驗合一”,試點“驗登合一”。

《工作方案》是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獲得感的有力保障。

一是主動提供行政服務,規劃資源部門依申請提供包括地形、地籍、規劃、周邊在建動態、基礎設施、地礦管控等數據在內的基礎要素底版,便於建設單位開展項目前期研究和報建;

二是注重服務成效,限期完成涉及規劃設計條件徵詢、設計方案意見徵詢、竣工規劃資源驗收提前諮詢等事項,提高檔案歸集服務、土地權屬調查、多測合一等服務事項工作效率;三是轉變管理方式、改進管理服務,進一步精減審批條件、調整審批時序、壓縮審批時間;四是加強信息化建設,統一數據標準實現數據共享,依託“一網通辦”平臺實現信息系統整合,五是完善法規保障,全面梳理審改所涉及的法律法規,形成“立、改、廢”清單;同步梳理和修訂規範性文件,更新辦事指南。

下一步上海市規劃資源部門將繼續以擔當講政治、以履職守初心、以改革謀發展,與時俱進推進規劃資源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高水平、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深化“兩統一”體制機制改革,推動資源高效集約利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發揮好規劃資源對促進上海城市發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礎保障、制度保障與服務保障作用。

《上海市工程建設項目規劃資源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完整版詳情請點擊

http://ghzyj.sh.gov.cn/zcfg/zhl/202003/t20200326_963452.html獲取。


審批改革新舉措,經濟發展新助力 ——《上海市工程建設項目規劃資源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