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曼島 TT?

在摩托車界,只要說曼島TT,幾乎所有人都站起來。


曼島又稱馬恩島,是位於英格蘭和愛爾蘭之間的小島,是英國的皇家領地。每年的6月,這個地方就會舉辦一次環島機車耐久賽。這場比賽全長60公里,彎道200多處,是全世界最長的賽道。沿途有街道、山路等等十分複雜的環境。比賽勝負的條件很簡單,就是誰用最短的時間跑完6圈的比賽,誰就是冠軍。

什麼是曼島 TT?


曼島跑的不是標準賽道,導致了整個路況比起賽道要複雜許多。而且,由於跑道外沒有完善保護措施,摔車非常危險。

賽道上摔車,車手滑出賽道的話頂多撞輪胎,或者什麼都撞不到,而這裡……懸崖峭壁、樹木、欄杆、觀眾……撞到最起碼是個骨折。

(PS,摩托車比賽中出事故很普遍,但是死人重傷的很少,原因就在於車手們出了事之後是滑出賽道,動能被摩擦力克服,身上護具保護車手不會被傷害,但是護具可以保護摩擦卻很難保護高速下強烈的撞擊)而在曼島TT,車手在上坡之後往往扭一下,就出現劇烈的搖晃,原因是那個路是個弧形的坡,車直接跳出去了……配合著平均200的時速,掌握不好就會出大事故。

什麼是曼島 TT?


曼島TT沒有獎金,只有榮譽。全世界的高手絡繹不絕的前來挑戰,依靠的是四個字:榮譽、挑戰。對於一個男人來說,面對這種挑戰,贏了自己就是勝利,超越自己,昇華自己的心靈。而榮譽,世界最快車手的榮譽。


曼島TT比賽,是最勇敢者的遊戲,是人類勇氣與技術的結晶。他代表的,是一種挑戰自己的信念,是一種朝著勝利衝鋒的旅途。

什麼是曼島 TT?

這個比賽,賽車的平均車速超過200公里,最高車速超330公里!


這與汽車不一樣,因為汽車有減速玻璃,當跑到330公里時視覺是跟得上時速的。但是摩托車沒有。


這樣很危險,至今已有超過246人在比賽中車禍身亡,曼島TT的死亡率達到了1年1人。

什麼是曼島 TT?

它有6 個組別分別為:

Superbike超級改裝組,全是排量基於各大廠的公升車(改裝後)

Superstock原裝組,全是各大廠的原裝的公升車

Lightweight 排氣量650cc組

Supersport排氣量600cc組

Sidecar邊三輪組600cc

Zero零排放電車組別

曼島TT的速度記錄是由新西蘭車手Bruce Anstey騎著改裝的GSX-R1000賽車,在進行Superbik級別賽事的時候所創下的206英哩 (331.5公里/小時),這項紀錄是在Sulby Straight的一英哩長直線跑出來的.

曼島TT賽事事故合集


這裡介紹一位已經辭世的勇士,16號車手derek brien(德里克·奧布萊恩)。他在2011年的曼島TT比賽中不幸喪生。


什麼是曼島 TT?

曼島TT的比賽沒有任何獎金,是自費參加。車手前仆後繼,他們把曼島TT當成自己職業生涯的最後一站。他們認為在速度這個問題上,生命可以先放一旁……

什麼是曼島 TT?

這個比賽對於普通人來說,是速度與生命的選擇。而對於在場的騎士們來說,這更像榮譽與生命的選擇。因為他們眼裡已經不知道何為快何為慢了,他們只知道爭取時間才是重中之重,他們來到曼島為的就是證明自己。證明自己作為一名摩托車手是多麼的光榮。

什麼是曼島 TT?

林德爾-賓漢姆,機械師,是個正正經經的賽車技師;他工作的場所,沒有F1或者摩托GP那種美女環繞空調宜人的光鮮P房,而是搭建在簡陋林間小屋裡、帳篷裡、大篷車裡甚至廂式貨車後備箱裡的臨時車庫。

什麼是曼島 TT?

而他的服務對象就是曼島TT和曼島大獎賽。

有這樣一組數據:從1907年賽事創辦曼島TT時算起,110年歲月裡,已經有255位車手在這條賽道上中喪生(曼島TT146人,曼島大獎賽107),平均每年死亡2.3人。

1970年為期6天的曼島TT賽,死亡7車手。居歷史之最。

2010年的曼島TT賽上死亡4人、兩個月後的曼島大獎賽讓那一年的死亡名單添加到11人(包含1名工作人員、1觀眾)成為歷史最慘一年。

什麼是曼島 TT?

曼島,常駐人口不足9萬,島民卻擁有相當程度的自治權。


什麼是曼島 TT?

曼島TT每年的死亡人數。

聞名世界的荒漠競速之王達喀爾拉力賽,1979年創立以來共出犧牲了28位車手。

摩托車界的頂級賽事motoGP,1949年以來有88人上了死亡名單,不過其中大多數都是80年代安全措施改進之前的悲劇,而且有35人就來自於曼島TT(motoGP賽事幾經改革,曼島TT在1977年前屬於該賽事),進入21世紀,motoGP僅有4人喪生。而曼島兩大賽,過去的17年時間中也已經出現了59位犧牲者——要知道與每年舉辦許多站的摩托GP等系列賽事不同,曼島兩大賽都是“嘉年華”式賽事,每年都只舉辦一次。

什麼是曼島 TT?

曼島上普通的城市街道甚至鄉村小路,這些道路寬窄不一、高低不平、路面質量也參差不齊。整個賽道有超過200處大大小小的彎道,海拔高度從0到1300英尺上下起伏。路邊沒有緩衝帶,甚至有些路段連普通的護欄都沒有。比賽沒有指定的大廠贊助商,對賽車的改裝也沒有特別的限制。想象一下開著“肉包鐵”的改裝摩托車,以250公里/小時的平均時速在鄉村二級公路上飛馳,在這裡最高的速度可以達到320公里/小時。

“一個位置錯誤的燈杆就可能要了你的命,”傳奇車手蓋-馬丁這樣形容曼島TT的危險程度,“洗衣店的外牆,咖啡館的陽傘,路邊垂下來的樹杈,這些玩意都能弄死你。”

什麼是曼島 TT?

除了極少部分的職業車手背後有贊助商支持之外(這些人受贊助也不是用來參加曼島TT賽的),常年混跡在曼島TT賽場上的人們可能是世界上最窮的一群賽車手——沒有美女,沒有私人房車,更沒有龐大的保障團隊,有些人自己身兼賽車手和機械師,日常工作是修車鋪的老闆。

雖然自2006年以來的改革讓曼島TT的獎金數量一路攀升,但是六項主要賽事合計75萬英鎊的總獎金數以賽車界的標準來看依然非常寒酸。即便如此,每年夏天,依然有來自全世界的車手聚集在這裡,他們把能跑一次曼島摩托車賽當做畢生理想。2013年中國香港車手張煒安駕駛APRILIA RSV4戰車出戰曼島TT大賽,成為曼島摩托賽史上首位華人車手。

什麼是曼島 TT?

張煒安

在這裡,頭頂的樹枝間透下來的陽光讓地面斑駁刺眼,在這裡很難看清楚賽道以及做出判斷。

而即使是在瘋狂的曼島TT賽道上,跨鬥摩托也是一道特別獨特的風景。那是另一種層面的瘋狂,坐在跨鬥裡的輔助車手等於是將人身安全完全交給駕駛員來掌握。


什麼是曼島 TT?


26次問鼎冠軍的喬伊-鄧祿普,是曼島之神——“他的操作十分精準,操控力是一流的。”

什麼是曼島 TT?

喬伊-鄧祿普曾26次問鼎曼島TT冠軍。

伊在愛沙尼亞的一項不起眼的賽事中,泥濘路面旁邊的一棵樹要了他的命,當初有五萬人參加了這位傳奇車手的葬禮。他的兄弟羅伯特-鄧祿普也曾贏得過5次曼島TT的冠軍,直到他在2008年殞命曼島——那是練習賽中的一次致命的失誤。第二天羅伯特的兒子邁克爾-鄧祿普選擇繼續參加曼島TT比賽,他穩穩地通過父親撞車殞命的那個彎道,奇蹟般地拿下了冠軍。

什麼是曼島 TT?


1978年,在長達16年的女子禁止參賽的規定解除之後,希拉里-穆森和她的丈夫一起參加了曼島TT,兩人幾乎同時衝線,希拉里在丈夫身後完成比賽,名列第15位。在她十幾年的賽車生涯中,希拉里只出過兩次事故,最嚴重的也只是手腕扭傷。

但是如今的希拉里卻丟了一條腿——那是她在退役之後擔任賽事巡警的時候受的傷。當時她的執勤位置在蘭姆塞髮卡彎,一輛失控的賽車沒能及時減速,撞斷護欄朝她衝了過來,接下來她就只記得自己在醫院裡醒來,自己左腿的褲管變得空空蕩蕩。

曼島TT對車賽對工作人員和觀眾的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多年來共有30餘名工作人員或者觀眾在事故中喪生。

什麼是曼島 TT?

希拉里退役之後擔任工作人員時失去了一條腿。

賽道終點附近的火葬場也許是曼島TT最最與眾不同的一處風景,樸素的紅磚外牆上釘著一排排銅質的銘牌,上面鐫刻著那些在曼島TT中殞命並在此處火化的人的名字以及他們出事的地點。曼島TT的所有參與者都是自願的,但是相信沒有任何人會自願走到這個“終點”。

克勞利一家是曼島的原住民,曼島TT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年春夏交界的引擎轟鳴曾是姐弟兩童年最深刻的回憶,後來保羅追隨父親的腳步,坐進了跨鬥摩托的助手位——2004年,克里斯汀失去了自己的弟弟,因為保羅在一次練習賽中沒有抓穩扶手。2008年起,克里斯汀成為了一名賽事官員,代替弟弟繼續投入到這項賽事之中。

什麼是曼島 TT?

焚化爐上的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1個生命的逝去。

位於賽事起點同時也是終點的大看臺和比分牌,是曼島TT難得有“現代機車競技”感覺的部分,從世界各地匯聚而來的觀眾人數幾乎是島上原住民數量的一半,每年春夏交界的比賽周是曼島最具活力的一段時間。

1907年創始之初,曼島TT曾經是工業革命時代先進機械製造水平的風向標,這種“機械與人”完美結合,超越極限的理念貫穿了兩次世界大戰以及其後全球工業水平發展的黃金年代。直到70年代中期,曼島TT還是世界錦標賽系列賽(後來的motoGP)中重要的一站。

然而從70年代後期開始,賽車運動逐漸被大廠商、大資本把控,車手的賽車服上貼滿廣告,技術層面的限制越來越嚴格。1976年,曼島TT因為不肯調整賽制、修整賽道被開除出世界錦標賽系列賽。此後的40年間這項比賽一直堅持不找冠名贊助商,不提供官方用車,規則不受外界干擾的硬核風格。從技術層面來說,或許缺少資金和大廠支持的曼島TT早已失去了行業風向標的地位,但是卻為真正純粹熱愛摩托車運動的草根車手保留了一片難得的淨土。

什麼是曼島 TT?

對於普通的曼島居民來說,一年一度的引擎轟鳴雖然帶來了一些危險和生活不便,但是比起這項賽事對本地經濟的貢獻與聲望的促進,那一點點不方便簡直不值一提。2001年英國全境口蹄疫大爆發,那一年的曼島TT不得不宣佈取消,據統計這一決定當時給當地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兩千萬英鎊。也難怪當年英國政府以安全問題為由提出停辦曼島TT賽事的提議的時候,當地居民會打出“從我屍體上跨過去”這樣極端的標語表達反對的情緒。

曼島摩托車運動協會的理事長保羅-菲利普,2006年上任並推行改革,挽救了這項可能面臨末路的獨特賽事。這位老闆尊重傳統,同時也有改革的魄力和手腕,上任之後他為賽事簽下了新的轉播協議,開通了網絡視頻通道,用到手的資金修整了一部分破損嚴重的路面,放寬對廠商贊助車手的限制——一切的微調都是為了將這項最純粹、最接近摩托車運動本質又擁有悠久歷史的賽事繼續下去。


什麼是曼島 TT?

每一個車手伴隨著恐懼、探索、榮耀、自由、死亡、夢想,走完了這條賽道,這是曼島TT的魅力所在。百年時光的洗禮,曼島TT綿延起伏的賽道沉澱了太多情感,也見證了太多變遷。工業革命、兩次世界大戰、冷戰、經濟全球化,到如今後工業化時代的技術爆炸已經讓普通人追不上人與機械之間關係的微妙變化。無人駕駛汽車也已經進入了實測階段,人駕馭車,這種最簡單的邏輯概念在人工智能的發展之下從本質上受到了極大衝擊。

什麼是曼島 TT?

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曼島TT這樣的賽事才顯得尤為珍貴,這裡匯聚的不是頂尖的高科技結晶和可有可無的駕駛員,也不是資本的玩物或者政治宣傳的工具,而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他們或是為了尋求刺激,或是為了追求夢想,或是為了家族傳承,聚集在這片“最後的賽車淨土”上,拼上相對原始的機械原理,驅動座下轟鳴的賽車,與時光競速,與死神競技,在舊工業時代的轟鳴聲中超越自己。

什麼是曼島 TT?

關於車型, 雖然曼島TT要求市售車輛才能參加比賽,但並不是所車型都能夠參加比賽的, 這個比賽雖然沒有GP那麼嚴格限制, 也還是有很多規定的。

總的來講, 參賽車輛要符合FIM, 也就是國際摩聯的規定(具體到生產年月和型號的哦)。或者TT主辦方認可的特殊車型。所以, 並不是隨便弄個車就可以去跑TT。

上車之後你的命已經不再屬於你,一切與你無關,一檔破百,二檔翹頭, 三檔暴力提速, 四檔油門到底 ,五檔爆表, 六檔用命去追逐風和自由;四輪承載生命,兩輪承載靈魂,當我放下頭盔的那一剎那,整個世界都安靜了,耳邊只傳來引擎咆哮的轟鳴聲,若我的世界沒有引擎的轟鳴,我的世界沒有任何意義!

最後,盤一下曼島TT史上10大最成功車廠

什麼是曼島 TT?

第十位:Aermacchi-18勝

  創立於1912年的意大利廠家Aermacchi對於車迷來說恐怕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名字,它是一家飛機制造商,亦曾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生產戰鬥機,軍事迷們應該認識他們的M.C.200和M.C.202。

什麼是曼島 TT?

  Aermacchi在二戰結束後開始製造摩托車,並曾活躍於曼島TT的250cc和350cc組別,並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裡取得了相當優秀的戰績。1960年,哈雷·戴維斯公司買下了Aermacchi摩托製造部門的50%股份。

什麼是曼島 TT?

第九位:AJS-19勝

  曼島TT賽事誕生於1907年,而AJS這家英格蘭摩托車廠商僅比前者年輕兩歲。他們在1910年推出的第一款車型就已經開始參加1911年的曼島TT 300cc級別賽事,由公司創辦人Jack Stevens親自駕駛並獲得第16名的成績。1921年的曼島TT 500cc高級組賽事中,一輛AJS 350賽車奪得冠軍,這是曼島TT史上第一次由一輛350cc賽車在500cc組別比賽裡勝出。

什麼是曼島 TT?

  可惜這一家百年老店日漸衰落,如今AJS主營中國廠家代工的125cc~300cc的小排量車型。

什麼是曼島 TT?

第八位:Triumph(凱旋)-21勝

  儘管現在的凱旋是1984年成立的新公司,但它的前身——1983年破產的Triumph Engineering公司誕生於1885年,那時候汽車才剛剛出現在這個世界裡,而他們在1902年推出了第一款摩托車。凱旋在曼島TT的最輝煌歷史,是在1969年,當時一臺Bonneville賽車錄得了平均時速100.37英里(161.63km/h)的最快單圈,這是曼島TT歷史上第一次單圈平均時速突破了100英里,因此這一款Bonneville被眾多凱旋粉絲認為是車廠史上最佳車型。

什麼是曼島 TT?

  當然,凱旋現在還活躍在TT賽場上,而現在所使用的車型毫無疑問是Daytona 675。

什麼是曼島 TT?

第七位:MV Agusta(奧古斯塔)-34勝

  MV Agusta不僅完全稱霸了五十到六十年代的MotoGP,而且在同時期的曼島TT賽事當中也是擁有統治級的實力。在1952至1972這二十年間,MV Agusta共取得34次勝利,其中125cc組別7次、250cc組別5次、350cc組別9次、500cc組別13次。此後,MV Agusta在賽車界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到2004年才以半廠隊身份迴歸摩托車賽事,以F4 1000S賽車參加德國IDM錦標賽。

什麼是曼島 TT?

  在MV Agusta最輝煌的時期,傳奇車手Giacomo Agostini是其中一個極為關鍵的人物,他除了了為MV Agusta參加MotoGP之外還參加了曼島TT賽事,併為MV Agusta在曼島TT中取得了10場勝利。

什麼是曼島 TT?

第六位:BMW(寶馬)-36勝

  憑藉S1000RR的超強性能,寶馬被越來越多的車手所選擇。不過在曼島TT摩托車賽事中,2014年Michael Dunlop駕駛S1000RR贏得冠軍之前,寶馬的上一次勝利可要追溯到1939年。在2016年,Michael Dunlop聯手S1000RR再次奪冠,並刷新了曼島TT的單圈紀錄。

什麼是曼島 TT?

  雖然在曼島TT的摩托車賽事中沒有輝煌的戰績,但寶馬依然能以36勝排在第六,靠的是他們曾在六十和七十年代的曼島TT邊三輪(Sidecar)比賽中斬獲了不少冠軍。

什麼是曼島 TT?

第五位:Kawasaki(川崎)-42勝

  川崎在六十年代開始出現於TT賽場上,雖然去年的Superstock組別賽事由ZX-10R勝出,而在1975年也曾經以109.82mph(176.74km/h)的平均時速刷新了賽事單圈紀錄,但總體上川崎的成績還遠比不上其他幾個日本廠商。

什麼是曼島 TT?

  儘管如此,川崎還是以42勝的成績排名第五,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曼島TT的輕量級賽事(Lightweight TT)自2012年重新開辦以來都是川崎ER-6的天下,另外川崎還曾經贏得3次Sidecar賽事。

什麼是曼島 TT?

第四位:Norton(諾頓)-94勝

  成立於1898年的Norton是另一家比曼島TT更歷史悠久的車廠,1902年開始生產摩托車,並在第一屆曼島TT中贏得冠軍。作為一家現在已經遠離一線摩托車市場很長時間的車廠,能夠在曼島TT錄得94勝的戰績,可見Norton在當年可是非常有競爭力。他們在曾次世界大戰時間的那段時間裡奪得10次TT冠軍,1947年至1954年更是連戰連捷,直到70年代他們一直是冠軍的有力競爭者。

什麼是曼島 TT?

  Norton在90年代迴歸曼島TT賽事,最初他們的賽車採用轉子引擎,現在則改用了阿普里亞的V4引擎。

第三位:Suzuki(鈴木)-107勝

  如果忽略掉最近八年,鈴木在曼島TT的戰績相當輝煌。1962年,鈴木在曼島TT奪得首冠,當時Ernst Degner駕駛鈴木賽車在50cc組別賽事中勝出;15年後,Pat Hennen駕駛鈴木GP500賽車在曼島TT上首次實現20分鐘以內的單圈時間。鈴木在曼島的巔峰時期是2000年代的前中期,當時的GSX-R1000基本可以說是公升跑車中的王者,但稍感可惜的是自2008年後至今鈴木在曼島TT未嘗一勝。

什麼是曼島 TT?

第二位:Yamaha(雅馬哈)-232勝

  第二位與第三位的勝場差距超過了100場,相信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車廠能威脅到雅馬哈現在的位置。雖然在公升組別比賽裡雅馬哈勝出的次數不多,包括這次被寄予厚望的最新款R1也無法擊敗寶馬S1000RR,但雅馬哈R6則是600cc Supersport組別的頒獎臺常客,包括今年的曼島TT Supersport組別也是由Ian Hutchinson駕駛R6勝出。另外,雅馬哈是曼島TT奪得上最多頒獎臺的品牌,達到了762次,同時9627次的衝線次數也是歷史之最。

什麼是曼島 TT?

第一位:Honda(本田)-255勝

  1958年首次參加曼島TT的本田毫無疑問是這個排行榜的冠軍得主,雅馬哈想要追上它還得花不少時間。1961年本田邀請到著名車手Mike Hailwood參加曼島TT的125cc和250cc組別賽事,Hailwood也成功地為宗一郎社長帶來了夢寐以求的冠軍;而且,在這一屆賽事裡,125cc組別和250cc組別的頭五名都本田包攬,一舉震驚世界。能夠招攬到頂級車手是本田在曼島TT去的偉大成就的其中一個關鍵,八十和九十年代本田擁有Joey Dunlop,接來下則一直與John McGuinness,這兩位名將都給本田帶來了許多冠軍。

什麼是曼島 TT?

什麼是曼島 T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