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朝祖孫三代皇帝收藏愛好看盛世之時如何收藏

宋代·藝術收藏

熱門藏品:奇石、書畫、硯臺、青銅

宋代是中國繪畫藝術的高度繁榮時期。宮廷繪畫、士大夫繪畫、民間繪畫各自形成體系,同時又相互影響、吸收、滲透,使宋代繪畫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局面。宋代商業的發展也大大超越了前代,大小城鎮興旺發達,紙幣出現並被廣泛使用,海外貿易空前盛況,在中國歷史上十分引人注目。基於這種社會狀況,宋代的藝術市場空前發展起來。


從清朝祖孫三代皇帝收藏愛好看盛世之時如何收藏


宋代是一個收斂型的社會,對文化有一種聚集的效力,書畫市場尤其引人注目。宋代的藝術市場中,書畫買賣形式是多樣化的,它包括店鋪交易、集市貿易和當鋪三個主要形式。這些形式適應不同的買賣群體和交易情況,既靈活又適用,同時對於繁榮書畫市場也大有裨益。當今近乎“貴族遊戲”的藝術品買賣,在宋代亦然。

而這種盛況絕對離不開當朝統治者宋徽宗對文化的大力推動,他不僅自創“瘦金體”,還影響帶動了藝術熱潮,導致書畫創作和鑑藏盛行。首先是政府設置畫院,只有優秀畫家任職畫院待詔。同時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當時畫家在社會上具有極高地位,畫優還能致仕,獲得品級。在宋代繪畫作品不但有經濟價值還有政治價值,巴結官員送一張名畫,可以換來一個官職。

從清朝祖孫三代皇帝收藏愛好看盛世之時如何收藏


▲宋畫中的石頭


而在奇石收藏方面,賞石界的學者認為:魏晉是賞玩奇石的朦朧期;唐朝是賞玩太湖石的形成期,最有名的名篇是白居易的《太湖石記》;宋朝是賞玩靈璧石的繁榮期,尤其是宋大書法家米芾總結出的賞玩靈璧石等石種的賞石要訣“皺、瘦、漏、透”,更是影響了中國宋以後的賞石活動史近千年。宋大詞人、大書法家蘇東坡還提出“醜石”觀。清大畫家鄭板橋進一步提出賞醜石要論:“醜而雄,醜而秀”。

從清朝祖孫三代皇帝收藏愛好看盛世之時如何收藏


▲米顛拜石

以上舉例是想說明,在其他收藏評論家認為北宋第一個收藏熱形成前一千年,中國古代的士大夫們早已在賞玩奇石。所以,中國歷史上士大夫們形成的第一個收藏熱時期,應該是從晉唐至北宋的奇石收藏賞玩熱時期。

明朝·藝術收藏

熱門藏品:瓷器、銅器、雜項


明朝中葉以後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遲至明中葉,除一般的書畫商人以外,在蘇州、嘉興、南京等工商業發達、人文薈萃的城市,出現了一些獨立的書畫經營商店,市場已經成為私人收藏獲取藝術品的主要場所。明中葉以後私家藝術品收藏的地位一躍而上,超過內府典藏而佔有絕對優勢,其中尤其以嘉興的大收藏家項墨林最為著名。

明代是書法市場的鼎盛期。明代書畫交易普遍由畫商經手,市肆操作,價格層次清晰,上升趨勢也比較明顯。嘉靖末年各地豪門競相收藏書畫古玩,其中以江南最為活躍,其地人文薈萃,不僅有大批藝術造詣深厚的書法家,亦有眾多的富商巨賈等消費群體,尤其是嘉興的收藏鉅子項元汴,收藏的作品顯著東南。與此同時,大批職業畫家湧入市場以賣畫售書作為謀生手段,其中突出併為市場首重著為“明四家”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人。如唐寅有詩云:“不鍊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起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家造孽錢”一些在朝為官的書畫家也不甘寂寞,亦涉足市場,加上大批專營書法與裱字的書畫商人在市場上游走穿梭,起到了市場中間人的作用。在這些因素促成下,書法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盛時期。

從清朝祖孫三代皇帝收藏愛好看盛世之時如何收藏


雖然明代文人畫收藏流行,但當時,收藏古玩雜項也成為了最有影響力的收藏項目之一。明“隆慶”開關之後,海外大量的珍貴木材、犀牛角、象牙的進口及從海外傳入的琺琅器工藝製作的日趨影響,古玩雜項工藝製作名人輩出。

雜件收藏好似聚寶盆:聚集珠寶、珍寶、財寶之盆。雜件,老古玩習慣上又稱雜項。古玩範疇裡面,除陶瓷外,可供上手把玩的工藝藏品,包括青銅器、玉器、傢俱、繡品等,都可稱為雜件。雜件收藏種類最多、形制最奇、工藝最精、範圍最廣,賞玩魅力無窮,增值潛力無限。雜件收藏,趣味在一個“雜”字。


從清朝祖孫三代皇帝收藏愛好看盛世之時如何收藏


▲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盌

而在明代,由於瓷器的發展也十分興盛,瓷器雜項更是受到收藏家追捧。在2017年度拍賣瓷器成交TOP10中,這件被蘇富比專家稱之為的“宣德盌王”,早在1963年就已經在東京的國立博物館展覽過,之後長達50多年沒有在市場上露過面,現場以6500萬港元起拍,最終以2.02億港元落槌,以2.29億港元成交,由仇國仕競得。

明代最有名的古玩典籍為董其昌的《古董十三說》,曹昭的《格古要論》,文震亨的《長物志》,均為明代古玩收藏名著。從董其昌所說的賞玩骨董(後人稱古董,今人稱古玩)之要義等,因此明代應該是“鑑古可以進德,收藏可以成才”的玩物長志論的奠定期。

清朝·藝術收藏

熱門藏品:瓷器、玉器、書畫

清代前期的藝術市場以書畫為主。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清代中、後期,碑帖、古籍漸漸為人們所熟知,為原來以書畫為主的藝術市場又注入了新的血液。清代將漢碑奉若神靈,於是碑帖收藏成為又一個熱點。在清代中、後期,藝術市場也快速地完成了從規模化到成熟的發展過程。

藝術品收藏一般以古玩為主。我們今天所說的“古玩”,始稱於清代(公元 1616 至 1911年),在此之前都稱“骨董”。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是藝術市場發展的高峰。


從清朝祖孫三代皇帝收藏愛好看盛世之時如何收藏


康乾盛世是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段省盛世,長達一百年,可以說,整個18世紀,從1700年到1800年,都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

清代藝術市場的發展離不開統治者的重視,藝術市場的繁榮也是順應清代社會發展的一個正常現象。在清代,藝術市場是社會的一個側面,也是一種文化內容的體現。清代愛好收藏的幾個主要人物如梁清標、高士奇、安岐等,給清代的書畫市場帶來了生機。

從清朝祖孫三代皇帝收藏愛好看盛世之時如何收藏


▲唐 李白 上陽臺帖 梁清標舊藏

清代時期不僅統治者在藝術市場中佔有重要位置,還有一些“供養人”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清代的文人雅士雖然很多,但是生活很窘迫,創作沒有條件,很難有作品,這時,清代敬仰文人大夫的一些商人大賈就會以“供養人”的身份出現,給那些文人提供繪畫創作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清代的藝術市場也就有了足夠的書畫作品在其中流通,不會出現供小於需的情況。

從清朝祖孫三代皇帝收藏愛好看盛世之時如何收藏


▲谷應泰《博物要覽》

清初最有名的古玩典籍是戲劇理論家李漁的《閒情偶寄•器玩部》,專講文玩品鑑;谷應泰的《博物要覽》是一部資料性彙集的古玩著述,十二卷分列碑刻、書畫、銅器、窯器、硯、漆器、奇石等鑑賞。此外,《博物要覽》基本上分別評定了碑刻、書畫、青銅器、瓷器在中國文玩器物史的歷史文化地位,對後世文人主要追求“金石碑帖”的收藏頗具影響力。

宋末民國·藝術收藏

熱門:瓷器、青銅器、雕刻、書畫、古籍

清末民初的收藏熱是離我們最近的一次,也是中國封建王朝覆滅前的最後一次收藏熱浪。在晚清內憂外患,戰亂紛飛的時代背景下,清末民初的收藏熱如迴光返照一般,為封建王朝的覆滅譜寫了一曲既悲涼又華麗的樂章。

清末時期,滿清王朝搖搖欲墜,宮廷內大量古器文物流出宮外,流露民間。末代皇帝溥儀以賞物之名,讓其弟帶出眾多名畫,為維持小朝廷的開支向銀行抵押庫存官窯器物。眾多太監偷盜宮廷古器變賣,沒落王爺賤賣宮廷遺珍。因古物賣家與買家出現,形成古玩群體市場,故清末年間北京琉璃廠古玩市場一度興旺,日本歐美古玩商聞風而動覓商機。

從清朝祖孫三代皇帝收藏愛好看盛世之時如何收藏


▲清末民初古玩市場歷史照片

民國初年,上海五馬路(現廣東路)古玩市場也興旺,上海灘著名的“盧吳公司”是出口古玩的大商家。這一時期,中國傳統文人士大夫主流的收藏項目金石碑帖書畫依然流行,日本歐美古玩商熱衷於收購中國的宋至明清的官窯及歷代石刻佛像等,故也帶動了本土的買辦、資本家、醫生、律師們收藏瓷器及古玩雜項。這一時期是中國曆代民間古玩市場真正的成熟期。

從清朝祖孫三代皇帝收藏愛好看盛世之時如何收藏


第四次收藏熱主要是外需加大,內需相對縮小,因為晚清時期,在西方列強的多次侵擾之下,民不聊生,我們的藝術品被西方人大肆掠奪,流亡海外,至今在世界各地博物館都能見到。民國時期有著名的四公子,張學良、張伯駒、溥侗、袁寒雲。這四個人被大家統稱為“民國四公子”,非常儒雅,都酷愛收藏,南方也湧現了龐元濟、張大千、吳湖帆等一系列收藏大家。有了這些大收藏家的主導,當時收藏市場十分紅火。

中國的收藏史從魏晉到唐宋流行收藏賞石,北宋至南宋流行收藏字畫,再經過明末古玩概念的逐步形成期,康乾盛世古玩雜項的逐步流行期,到了清末民國時期已沒有主要流行的收藏大項,但歸結起來,所有收藏品都可歸類為兩個收藏大項:即古玩書畫。“古玩”,包括瓷器、青銅器、竹木牙雕等雜項器物收藏品;“書畫”包括歷代書畫、碑帖、古籍等紙質收藏品。

當代·藝術收藏

(七八十年代至今)

熱門藏品:百花齊放

以1992年中國成立收藏家協會為標誌,中國進入了第五次收藏高潮,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收藏熱形成的最普及、最繁榮的時期。國泰民安,盛世興收藏,是當代收藏熱形成的時代背景。這一時期出現的“工薪族收藏家現象”,是世界收藏史上特有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收藏文化現象。因為歷來東西方的收藏主體,均為文人士大夫或上層貴族,普通百姓少有人熱衷於古物收藏。

從清朝祖孫三代皇帝收藏愛好看盛世之時如何收藏


▲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

本次和此前四次收藏高潮的區別就在於多,無論是參與人數還是市場上藝術品的流通儲量還是流通的金錢,都是古代的幾倍。在收藏大類上,當代收藏除繼承清末至民國年間以“古玩書畫”為兩大傳統綜合類的收藏大項外,還多了一個收藏大項:即“今玩”。所謂“今玩”,即當代創作、製作生產的書畫工藝品,如新字畫、新陶瓷、新玉器、新仿明清傢俱、新郵幣卡、新紫砂壺、新竹木牙角雕器等等。

從清朝祖孫三代皇帝收藏愛好看盛世之時如何收藏


▲蘇富比拍賣現場

當代收藏與歷代最大的區別是:古代收藏以玩古董、古書畫為主,當代收藏以玩古董、古書畫與玩“今玩”及玩“今書畫”並駕齊驅,甚至活著的書畫家作品,遠遠高於已去世的書畫名家的作品。

同時,在現代藝術市場上,由於西方文化的傳播,國外拍賣行進駐中國市場,導致國內畫廊、拍賣行等各種藝術交易形勢多樣化,使得現代藝術市場呈現與傳統不一樣的局面,整個藝術市場更加趨於規範化以及全球化。

從清朝祖孫三代皇帝收藏愛好看盛世之時如何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