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用玩具槍搶銀行,柳巖當臥底,田雨做人質,最後誰是大贏家?

繼《囧媽》在線上上映取得不俗成績之後,大鵬的新作品《大贏家》3月20日又在西瓜視頻、抖音、今日頭條、鮮時光TV免費播映,給困於疫情無法暢快外出活動的人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

大鵬用玩具槍搶銀行,柳巖當臥底,田雨做人質,最後誰是大贏家?

《大贏家》翻拍於日本作家的村井邦彥的《遊戲永無結束時》(1991年上映),也與韓國電影《率性而活》(2007年放映)劇情高度相似:

故事梗概都是以一場搶劫銀行的仿真演習為場景,假扮劫匪的人(主角)非常愛較真,儘管上級一再強調這只是“作秀”,他卻一根筋槓到底,把防控意識不強的警察搞得團團轉,最後還造成了“警方和人質傷亡慘重”。

可能是時間間隔更短的原因,很多人特別喜歡把《大贏家》與《率性而活》進行對比,很多經典片段被網友剪輯出來參照。

昕玥也順著眾人的指引,不自覺地把它們做了比較。

但是,可能跟別人不一樣的是,在發現《大贏家》不足之處的同時,昕玥還發現了它更多可取之處,也是它“贏”的地方。

贏面在哪裡呢?不妨跟隨著昕玥的腳步,從你可能沒有想到的角度去看看。

大鵬用玩具槍搶銀行,柳巖當臥底,田雨做人質,最後誰是大贏家?

電影的立意

雖然說電影的基本情節都從原著拷貝過來,但是影片名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甚至跟原版相差十萬八千里。

從日本的《遊戲永無結束時》到《率性而活》,影片名包含著一種警醒之意。

前者透漏著因為很多人或者是政府部門的疏忽大意、防控意識淡薄,就算這次演習完了,如果人們沒有從中醒悟,類似的“喋血遊戲”會活生生地頻繁上演,不會因為演習的結束而終結。

後者叫“率性而活”有異曲同工之妙,用以諷刺政府高層和整個當局對社會安全的“率性而為”,情況已經嚴峻到了一月內出現了N次打劫銀行事件,但是身為署長的高級長官對當下糟糕的治安秩序毫不在意,把演習當做一步幫助晉升的棋——為履歷表錦上添花而已。

《大贏家》實現了一個很大的跳躍,它跳出諷刺政府的套路,給公安局安排了一個剛正不阿又和藹可親的局長,由老戲骨杜源扮演。

大鵬用玩具槍搶銀行,柳巖當臥底,田雨做人質,最後誰是大贏家?

影片摒棄了政治色彩,把重心轉移到小人物身上。

它強調了一個字“贏”。

是誰贏呢?

簡單一點說,是那個堅持“認真”的小人物嚴謹(大鵬演)最終贏了。

不但在這場演習遊戲中勝出,而且也用親身親歷去證明了一件事:“認真你就輸了”這句話其實是錯的,愛拼才會贏才是對的。

嚴謹是個退伍軍人,習慣了嚴厲要求自己的風格,平時做事一板一眼,跟靈活變通的同事比,他顯得特別另類。

大鵬用玩具槍搶銀行,柳巖當臥底,田雨做人質,最後誰是大贏家?

行長(田雨演)為了業績想跳過程序速辦某用戶的貸款,還用自己的私事作為例子試圖說服嚴謹,他說:“我跟我老婆,在結婚前有的我的女兒,這個並不符合流程,但是我不能因為還沒有辦婚禮就把這個孩子拿掉。我孩子現在已經上初一了,非常地優秀,我要看的是結果,我們支行這個月的業績獎金就看這筆貸款了……”

嚴謹連個彎也沒轉,對著上司直接嗆:“萬一孩子不是你的呢?”

行長氣炸了,吼道:“你給我出去!”

但是沒想到,正是嚴謹的“刻板”為他免去了一次重大損失,因為那位客戶沒多久便出了問題。

這次防控演習,嚴謹陰差陽錯被公安局選來扮演劫匪,當他神情凝重地告知別人這個消息的時候,別人都說:“不就是個遊戲嘛……”

嚴謹卻不會當它當做一個娛樂遊戲。

大鵬用玩具槍搶銀行,柳巖當臥底,田雨做人質,最後誰是大贏家?

他就像劫匪已然上身一樣,去找了很多資料,瞭解搶銀行需要的信息、道具和可能具備的心理,還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做了一本行動手冊,幾乎環環相扣,步步為營。

就連最後的“遺言”都戲精十足,好像他真的感同身受一樣——事實上是沒有的,家人愛他,同事雖然沒有跟他打成一片,心裡卻沒有排斥他的。

通過這場演習,嚴謹不僅僅贏得一場遊戲,他還贏得了人心。

比如那個“陣亡”的警察在臨近尾聲的時候說的話就像點睛之筆:“這一百個人裡面,要有這麼一個就夠了;要是沒這麼一個,還真不行。”

這句話表達了眾人對嚴謹的理解、肯定和讚賞,甚至上升到真心喜歡。

他的“認真”傳遞的是一種有力量的東西,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

嚴謹的贏不僅僅是他個人的贏,它能為安保工作提供寶貴借鑑的經驗和教訓,同時也提高了人們的警惕和防危意識,說到底,贏的是想合法保護自己生命財產的人們,贏的也是想全心全意去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人民公安。

有這樣的人存在是團隊之福,也是社會之福。

電影減弱了諷刺的意味,著力於描畫普通人群中個人的優缺點,擴大小人物的個性光輝,其實是一種親民的主動和誠意。

大鵬用玩具槍搶銀行,柳巖當臥底,田雨做人質,最後誰是大贏家?

電影的背景

韓國的《率性而活》給出的社會環境不太安寧,搶劫銀行這樣的大案子就像天下雨一樣不定時發生,活在當下的人們惶恐不安,逐漸失去融資和投資信心,社會經濟每況愈下。

但是《大贏家》不是那樣如烏雲壓頂般的社會背景。

用老局長的話“山裡沒有兔子,獵人不用擦槍嗎?”

和平、安寧是《大贏家》的前提背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喜劇的基調便順其自然。

和背景相對應,《大贏家》改編了原著四個方面的細節,恰到好處地和諧了整個畫面。

大鵬用玩具槍搶銀行,柳巖當臥底,田雨做人質,最後誰是大贏家?

第一是主角的職業變成非專業人士。

無論是《率性而活》還是《遊戲永無結束時》,主角都是訓練有素的警察,不但身手不凡,還學過反偵查手段。

也就是說,作為警校曾經的學員,無論是韓國的鄭度滿還是日本平田道夫,他們在警校無數次的演習訓練中少不了扮演匪徒角色的經歷。

所以他們對於演習、對於扮演匪徒不會缺乏感覺,但同時,有些模式也成了固定的套路。

《大贏家》沒有沿襲這樣的套路,赤膊上陣的嚴謹只是一個銀行小職員,即便有當大頭兵的經歷,在警匪鬥爭的戲碼卻是個門外漢。

他一沒有逼真的套路和道具,槍跟我們家熊孩子水上樂園必帶的同款,炸彈是一捆香蕉——也許你更能聯想到狂歡會,而不是警匪鬥。

格鬥本領更是拿不出手。

韓國鄭滿度和美女警員可以大戰三百個回合,嚴謹還沒站好架勢就被對方撂倒在地。

大鵬用玩具槍搶銀行,柳巖當臥底,田雨做人質,最後誰是大贏家?

武藝高強的警花拎著嚴謹一陣狂揍,狼狽和哆嗦剛剛好——給出了讓對方輕視敵人的理由,從而沒有留意他身後還有一手(槍)。

這便是菜鳥式的逆襲,勝在對方過度的優越感和爆棚的自信心上。

另一方面,正是因為專業知識的不足,為了惡補“匪”知識的嚴謹一不小心把自己學成了學究,連設下機關和利用心理戰這樣高智能的謀劃都能做到,更加彰顯了他認真的程度。

這又回到影片的主題上,只要認真,青銅能煉成王者。

第二是主角不是一個人在行動。

原著主角就是一匹孤狼,在演習的過程中既沒有人理解也沒有人幫助,充滿了悲情色彩。

嚴謹卻不是一個人在行動。

從一開始,當他告知家人他要去“搶劫”銀行的時候,妹妹就兩眼放光,成為他第一個隊友。

話說,嚴謹的妹妹實在不嚴謹,超酷的髮型、爆款的黑超、颯颯的馬甲短褲,往那一站,簡直是“要做壞事”的宣言。

但是雷聲大雨點小,搶銀行這麼大的事,嚴妹妹開了個小電動車去接應,結果哥哥上車了,錢卻上不了。

掉頭回去,錢拿上了,可是人和錢都上不了車。

望著絕塵而去的妹妹,嚴謹只能改施計劃B——回到銀行去劫持人質。

嚴妹妹出現雖然次數不多,但是當從她“傻乎乎”地接過警察遞過來的喇叭,用一副男兒聲高調告知哥哥警方站位時,你絕對不難猜出嚴謹成長之路上總有一個形影不離的小跟班和小迷妹——對哥哥崇拜不已,不管做什麼都堅持支持到底。

除了妹妹,還有戀人。

大鵬用玩具槍搶銀行,柳巖當臥底,田雨做人質,最後誰是大贏家?

柳巖居然是臥底——這個設定實在是一個不小的驚喜,不但為劇情的開展提供了合理性,也讓整個畫面變得妙趣橫生。

當特警部隊要從後門攻進來的時候,裡裡外外的人都在心想,遊戲馬上要結束了,嚴謹也沒嚴謹到面面俱到。

但是沒想到,一個個裝備精良的生猛小夥才踏進後門沒多久便觸發機關,全部陣亡。

但是我們明顯看到嚴謹根本沒有離開過大堂,他是何時設下的機關?

當我們帶著疑問看到最後的時候,柳巖一句話為我們揭開了謎底:“誰說‘劫匪’不能有同黨呢?”

原來兩人早就暗生情愫,卻是礙於面子遲遲不敢捅破窗紙,這次的演習就像一場浪漫的化妝晚會,成為一個有意義的紀念日。

後來,幾乎每一個同事乃至臨時捲進來的銀行客戶都成了嚴謹的夥伴,認真地陪他演到落幕。

所以,看《大贏家》不會有灰色的心情,更像是喜氣洋洋閤家歡。

大鵬用玩具槍搶銀行,柳巖當臥底,田雨做人質,最後誰是大贏家?

第三是領導對整個行動的絕對重視。

《率性而活》的最高領導某署長是個典型的腐敗形象。

署長初來到三圃市,打開文件夾看到銀行搶劫案,一件兩件三件……不由得眉頭一皺。

畫面一轉,某小頭領在地圖上分析,搶劫銀行的案件已經逐漸向鄉下發散,市區相對安全了,這時,署長臉上不經意露出一絲笑意。

他說搞演習不是為了什麼,只是讓人看到警方很強大,劫匪不可怕,來個精神勝利法,給那些小老百姓打打雞血,然後能給他打個高分就行。

至於民眾的死活跟自己沒啥關係。

《大贏家》的公安局局長是人人盼望的好官。

他知道居安思危,雖然歲月靜好、陽光明媚,但是他依然要未雨綢繆,時刻為可能發生的危險做好衝鋒的準備,也是居於這種想法,他提出了要經常進行演習。

他知人善任,選了嚴謹當劫匪後,餓著肚子陪他陪到底。

嚴謹在做“匪”的過程中,很多人根本不相信他會做,更多人認為他不能做。

所以當嚴謹過了一個個關,打敗了無數專業人員的時候,有人煩了,因為怕招惹麻煩,比如行長;有人慌了,因為怕出了警隊的醜,比如藍色衣服的某小領導;有人恨了,因為耽誤自己的事,比如被困的同事和不得不加班的警察。

大鵬用玩具槍搶銀行,柳巖當臥底,田雨做人質,最後誰是大贏家?

但是無論有多少人在局長的耳邊嚼舌根,局長卻堅決不動搖,一絲不苟地用實力和嚴謹鬥到底,為的是提高警方的戰鬥能力,以防在遇到這種案件的時候驚慌失措。

局長的態度給了嚴謹很大的信心,這是對“認真”最大的肯定和鼓勵,它的價值得到了最好體現。

第四是插入時代元素。

幾個版本的影片裡,人質像是一樣又不一樣。

《大贏家》除了原來的特徵還添加了其他的東西,比如當下社會比較常見的某些東西。

同是不配合演習的“更年期少女”,國版的代樂樂還附加了一個特質,就是大齡未婚。

自從2016年《中國城市“剩女”問題大數據研究報告》發佈以來,人們越來越愛關注大齡女子未嫁的話題,也越來越多的影視都以此為切入點。

也同是爺孫倆,《大贏家》給他們增添了感情的互動,反映出獨居老人對隔代的愛的渴望等。

還有抽籤“求死”的約見丈母孃的小夥子,大難臨頭各自飛的孕婦丈夫,前來“規勸”的父母現場徵婚,年輕人只要聚起來就要吃火鍋等等,所有一切構成了普通人的凡俗又多彩的生活。

大鵬用玩具槍搶銀行,柳巖當臥底,田雨做人質,最後誰是大贏家?

那個萌得出血的機器人是錦上添花,為整個喜劇氛圍加了不少分。

大鵬用玩具槍搶銀行,柳巖當臥底,田雨做人質,最後誰是大贏家?

結語:

《大贏家》就是一個喜劇,高調地注滿了喜劇的色調沒有隱藏半分。

但是,它並非沒有神聖的東西——嬉笑怒罵之下,觀眾能get到的是隻要有樂觀的精神、認真的態度,很多事情會朝著我們期望的方向發展的。

也許,你覺得太簡單了。

然而,生活不是要簡單快樂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