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疫”而上:生豬生產恢復進行時,幾組數據告訴您現進展如何?

為儘快穩定生豬生產三年行動計劃,各地區迎難而上,紛紛斥巨資建設豬場,擴建豬場規模.......

迎“疫”而上:生豬生產恢復進行時,幾組數據告訴您現進展如何?

陝西:今年確定投資25.2億元建設生豬養殖場67個

咸陽市農業農村局獲悉,咸陽今年確定投資25.2億元建設生豬養殖場67個,目前已建設完成21個。

  

咸陽市高度重視生豬穩價保供工作,在成立正大集團生豬養殖全產業鏈一期30萬頭扶貧項目推進工作專班的基礎上,該市農業農村局成立了全市生豬生產協調工作專班,促進生豬生產,做好市場供應保障工作。市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聯動辦公,規範了生豬養殖用地政策和禁限養區劃定管理等工作。市財政、發改、金融保險等部門,積極落實種豬場補貼資金、貸款貼息、投資項目申報和生豬養殖保險政策等,促進了全市生豬穩產保供順利開展。

  

據統計,全市已確定投資25.2億元建設生豬養殖場67個,其中種豬場14個,設計存欄18.2萬頭,年可提供仔豬40萬頭;育肥豬場53個,年可出欄育肥豬72萬頭,目前已建設完成21個,存欄生豬6萬頭,年內建設完成投產40個,2021年完成建設4個,2個正在辦理手續。建設1個存欄400頭種公豬站、2個存欄6000頭種豬場、16個年出欄1.85萬頭育肥場的正大集團“四位一體”產業扶貧一期30萬頭試點項目和溫氏集團年出欄20萬頭仔豬項目,已在永壽、長武、旬邑啟動建設。同時,咸陽還在淳化秦河種豬場育肥區、旬邑鎮頭村和南嶺村、永壽翟家山村等建設千頭育肥豬舍96棟,目前已完成35棟,其餘61棟年內完成建設。禮泉縣引進的西藏新好科技有限公司,三年內還將投入5億元建設3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


綠色通道:2億元貸款持續加大生豬產業支持力度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生豬產業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3月26日,農行海南分行通過信貸業務“綠色通道”投放1億元貸款,支持羅牛山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資控股子公司海南羅牛山畜牧有限公司生豬養殖,緩解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週轉資金燃眉之急,助力企業穩產增產。


羅牛山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是中國首家“菜籃子”股份制上市企業,現已成長為以食品加工、冷鏈物流及畜牧養殖為主業,橫跨房地產開發、教育和金融投資等領域的多元化大型企業集團。


作為此次疫情防控期間的生活物資保障企業,羅牛山股份有限公司已被納入全國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農行海南分行在瞭解到企業存在復工復產週轉資金不足的問題後,僅用3天就完成了2億元流動資金貸款的審批,及時為企業復產復工提供資金支持。


此外,農行海南分行還通過農產品穩產保供和復工復產綠色通道,向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畜牧板塊發放2筆合計7976萬元貸款,全力支持生豬養豬場項目建設。截至目前,該行已審批生豬行業貸款6億元,已累計投放近2億元。


山西朔州:加快恢復生豬生產 目前存欄46.87萬頭

為全面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山西朔州市市農業農村局緊緊聚焦解決穩產保供和轉型升級這一重點,在持續抓好非洲豬瘟等疫情防控的基礎上,不斷加快生豬生產招商項目落地,推進全市生豬向規模化、標準化發展。


3月21日,朔城區新希望70萬頭生態循環生豬產業項目在南榆林鄉落地開工,項目總投資10.5億元,總佔地面積約1750畝,項目達產後生豬年出欄可達70萬頭。同時,在該市2月28日舉行的2020年春季招商引資網上籤約儀式上,成功簽約雙胞胎畜牧集團有限公司投資20億元的現代化生態畜牧養殖產業園建設項目。這些項目建成後,將對全市發展規模化養殖、穩定生豬生產、帶動廣大農民增收致富、促進鄉村振興發揮積極的作用。


南京:六條硬措施全力支持生豬生產

作為中國家庭餐桌上的主角,豬肉的價格與生豬生產、出欄情況息息相關。前不久,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省進一步促進恢復生豬生產政策舉措》,明確了對規模豬場擴能增量實施綜合獎勵政策,首次提出將恢復生豬生產目標列入2020年高質量發展考核。南京市生態環境局根據自身職責特點,第一時間出臺六條保障舉措,努力做好對增量豬場的政策服務工作。

  

據瞭解,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出臺的六條舉措中,既涉及新建豬場的環境影響評價,也包括現有豬場在建設生產、汙染治理等方面的環境政策、執法、資金扶持,涵蓋了全市養殖戶在生豬生產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可謂誠意滿滿、乾貨多多。

  

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錢鋒介紹,六條舉措中,第一條就是簡化項目環評手續。市生態環境部門規定,對於年出欄量5000頭以上的或涉及環境敏感區域的生豬養殖項目,試行環評告知承諾制。通過引導和鼓勵環評技術單位積極承接生豬養殖項目環評,指導建設單位在開工建設前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簽署告知承諾書。市生態環境局在收到環評報告書、告知承諾書等要件後,可不經評估、審查,直接做出審批決定。對於年出欄量5000頭以下的生豬養殖項目,實行環境影響評價登記備案。

  

為更好地服務養殖戶,讓六條措施更好落地、助力生豬生產,市生態環境部門建立了局領導聯繫制度,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局長為副組長的生豬養殖環境服務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幫助協調解決生豬養殖戶遇到的環境相關問題,及時做好環境服務保障工作。


廣州:增城打造“二師兄公寓” 預計年出欄30萬頭生豬

3月29日,廣州增城金農現代生態農牧一體化產業基地項目(以下簡稱金農基地),在增城區小樓鎮二龍村舉行了項目動工現場會。據悉,在這裡將計劃建成廣東現代農業的示範窗口,為“二師兄”修建“公寓”,打造美麗生豬牧場,預計項目總投資規模約9.6億元,建築面積32.7萬平方米,未來有望年出欄30萬頭商品豬。


金農基地項目由粵港澳大灣區產融投資有限公司、廣東豐樂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鄉村振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生豬養殖上市公司共同投資建設。

  

項目通過“金融+科技+現代養殖模式+鄉村振興+村民致富”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創新投資模式,力求打造一個“樓房集約科學養殖、生態環保綠色排放、種養結合循環經濟”為特色的高標準生豬生態養殖基地,做到全流程自繁自育,實現區域生豬自供自足,使之成為廣東省現代農業的示範窗口。

  

中共廣州市增城區委常委鄔衛東在致辭中表示,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生豬穩產保供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一件大事。今天動工的金農基地項目,是增城區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生豬養殖精神的重要舉措。“希望建設方、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在抓好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倒排工期、科學組織,確保項目9月底前竣工投產。也希望金農項目方在規劃設計、設備選型、糞物利用,以及種養結合等方面再下功夫,力爭成為國內一流的美麗牧場。”鄔衛東稱,增城區將提供最優質、最便捷、最高效的服務,為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早日建成投產提供有力保障。

 

迎“疫”而上:生豬生產恢復進行時,幾組數據告訴您現進展如何?

 

樓房集約養豬預計年出欄30萬頭生豬住“公寓”,是金農基地的一大亮點。據瞭解,該項目採用樓房集約化養殖模式,通過科學設計和佈局,共建設4棟保育育肥樓,每棟8層;2棟母豬樓,每棟7層。相比傳統高效豬場,樓房集約化養殖可節約90%的佔地面積,大大降低用地成本。

  

據瞭解,豬場將發揮“樓房養豬、生態集約、種養結合”優勢,打造國內領先、配套完善的生豬養殖基地。項目在生態環保投入上下足功夫,如將配套糞汙處理設施設備,場內自建有機肥廠,採用立式密閉式發酵機處理固態糞便;此外,對病死豬採取無害化處理措施,整個生態養殖過程做到綠色排放。同時,養殖場周邊還將種植果樹林木,養殖場液體廢棄物經過厭氧及好氧等方法處理後,達到沼液施肥標準或者農田灌溉標準,全部還田利用,由此實現養豬生產由汙染型向生態型轉變的良性循環利用模式,達到種養結合循環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