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政府齊出手:中國釋放巨大消費潛力」消費回補的“乘數效應”

央廣網北京3月30日消息(記者佟亞濤)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消費已連續六年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主引擎”。在當前國外疫情加速蔓延的新情況下,市場、政府協同發力,集中精力擴大國內消費、培育強大國內市場正當其時。

“我本來今天沒想購物的,但是早上八點領了購物券,下午就來購物了。”剛剛過去的週末,杭州市各大線下門店恢復了人氣,客流量達到春節後的峰值。這要得益於杭州市政府和商家聯手推出的“消費券”優惠——從3月27日開始,杭州市陸續發放16.8億元消費券:其中,政府發放額度為5億元,商家匹配優惠額度為11.8億元左右。

不少超市、便利店還配套推出了“滿減”“優惠券”等措施,為促消費再添一把火。杭州世紀聯華超市華商店工作人員說:“我們就是為了配合杭州這次的消費券活動,有的商品可以達到五折優惠,大家也可以和杭州消費券同時使用。”

政府補一點,商家讓一點,消費多一點。從3月27日到29日下午4點,杭州市政府共兌付消費券補貼2983萬元,強勢帶動杭州市場新增消費4.53億元。不少人表示,“有了消費券,更願意來消費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在這一特殊時期,不少地方都使出了消費券“大招”。從3月中旬起,包括濟南、南京、河北、四川、浙江等省市,通過政府引導與商家促銷相結合,為居民發放總數數十億元的消費券,涉及零售、餐飲、旅遊、汽車等領域。

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服務業處處長、研究員陳麗芬說,消費券的發放,能夠儘快形成現實購買力,幫助城市第三產業快速度過疫情“冰封期”。“疫情爆發以來,離消費者最近的行業如餐飲、零售、旅遊、文娛等最先受到衝擊。消費券的發放,有利於激活處在休眠期的消費,讓消費先熱起來,加快消費回補,刺激需求。”

“50元購物券”、“10元圖書券”、“100元健身券”……一張張消費券,更具針對性地挖掘著居民邊際消費傾向,進而提振居民消費、促進經濟增長。

“購物消費券只能用於購買商品,適用商家也有一定範圍。因此相比現金,消費券對於特定領域的支持顯得更為精準直接,短期內更容易見效。”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消費券”的刺激作用,要歸因於經濟學理論中的“乘數效應”。“乘數效應是指經濟活動中某一變量的增減所引起經濟總量變化的連鎖反應程度。消費券能夠快速地把居民消費傾向激發出來,進而放大乘數效應,拉動消費端的復甦和經濟增長。”

政府與市場聯手,激活低迷的消費市場,也為經營困難的企業解燃眉之急。不過,付一夫認為,消費券的發放,還需要因地制宜,尤其是要考量各地財政狀況。“對於自身財政壓力比較緊張的城市,可能不太適合用這種方式。”

除了消費券這一“催化劑”,各地各部門也出臺了一系列“組合拳”:精準有序推動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推出融資、稅費、房租、用工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通過領導幹部帶頭購物用餐、鼓勵彈性工作制、給與補貼獎勵等措施,儘快恢復消費市場人氣。

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冼國義表示,預計後期消費市場將進一步平穩回升,疫情不會改變我國消費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隨著社會生產生活秩序進一步恢復,國家和地方出臺的一系列促進消費回補釋放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見效,後期消費市場將進一步平穩回升。在部分領域,一些剛性消費受疫情影響被推遲,疫情過後還會回補,出現補償性消費。”

作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主引擎”,消費端發力,將有助於實現“消費—生產—收入—消費”的良性循環。“消費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居於三駕馬車之首,恢復消費有利於推動經濟的全面復甦,因為經濟運行是從消費到生產到收入再到消費的循環鏈條。恢復經濟從提振內需開始,進而帶動整個經濟鏈條恢復。”陳麗芬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