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水珍貴的文史資料,這裡有份85年前的廣水旅行指南

近期看到一份1933年出版的《平漢鐵路旅行指南》,由當時的平漢鐵路管理委員會總務編譯課編寫出版,該書由南向北記錄了平漢路沿途135個站點周邊的古蹟、名勝、交通、商旅等環境,供當時的旅行者參考。原應山縣(今廣水市)的3個站點位於第17-19站,第20站武勝關站雖由河南信陽縣轄,但武勝關為湖北應山縣所轄,一併介紹。

廣水珍貴的文史資料,這裡有份85年前的廣水旅行指南

書中有少數失誤,如廣水人都知道的馬都司祠被稱為馮都司祠,為保持原文,錯誤處均不改動,請仔細甄別。今按照原書由南向北,依次看一下85年前的這份廣水鐵路旅行指南。

第17站:楊家寨車站(湖北應山縣轄)距玉帶門站一百三十八公里(注:玉帶門車站為平漢路最南端車站,在本文排序中應為第1站,後文不再註明)

自王家店車站至此計程十五公里按應山縣為春秋隨國北接鄳阨東蔽漢沔介襄郢申安之間實為重地山谷四周關隘旁列為武者所必資昔楚武王先服隨而臨蔡始懼自是南北多故往往置戍守於此故附近一帶以寨得名者極多

古蹟

龍王潭:距站八里俗傳有妖龍潛據為宋穆桂英所征服

名勝

仙人洞:距站十里深約數十里極寬廣惟甚陰暗鮮有能窮其底蘊者

實業

農業以小麥棉花為大宗每年運銷漢口大宗者最多餘惟土布雞蛋輪入以黃豆紙張田料為多

交通

陸路距德安九十里距應山五十里附近數十里內山丘連綿絕無水道

第18站:廣水車站(湖北應山縣轄)距玉帶門站一百五十二公里

自楊家寨車站至此計程十四公里左近有黃陵平康牛心鵶狐等寨地皆險峻常為盜匪逋逃藪本路護路分隊長曾有在此御匪死難者

京漢鐵路廣水車站之村景

廣水珍貴的文史資料,這裡有份85年前的廣水旅行指南

廣水火車站

廣水珍貴的文史資料,這裡有份85年前的廣水旅行指南

以上兩張照片可能是廣水車站年代最久遠的照片之一,兩張照片均拍攝於辛亥革命前一年,為宣統二年(1910年)六月之前,距京漢鐵路通車僅4年,距今已經108年。

古蹟

寶林寺:在站西四十里相傳明太祖幼時收牛於此後勅建此寺寺內有鐵菱角一今尚存

名勝

二連莊:距站西六里宋壽縣令連庶宜城令連庠居此

實業

土質堅澀農產有米麥棉花惜產額不夠豐富雞鴨蛋為輸出大宗有英商和記蛋莊資本頗厚隨縣棗陽等處之棉花煙業柏油藥材亦多由本站外運輸入則以洋貨布蛋紙張鹽糖等類為多

交通

本站四面交通實為隨棗門戶約距應山縣城三十里駝子崗六十里大興店四十三里 □商旅

旅館有迎賓漢平交通悅來共和及第一賓館等十數家每日膳宿費多至一元以上少在六七角不等

公署局所

公安分局,廣水正街

郵政局,車站後

電報局,廣水正街

菸酒公賣局:墩子山下街

硝礦局:廣水正街

準鹽局:廣水正街

學校

市立高等小學校,完全小學校,貧民學校,工人子弟學校,日新小學校,本路工人補習夜校

治平醫院,東南醫院,自治醫院,博愛醫院,正聲醫院

第19站:東篁店車站(湖北應山縣轄)距玉帶門站一百六十五公里

古蹟

將軍寨:距站東北八里宋狄青曾屯兵於此後人為之建廟額曰將略儒風廟前有清泉水清可鏡飲之甚甘

四忠祠:在縣東初名張公祠祀唐張巡明萬曆初增宋岳飛李庭芝又配祀明都御史楊漣

馮都司祠:在縣東北樹林口明正德中霸州寇掠楚豫河南都指揮馮震追捕至此力不敵死因建祠祀之

渡蟻橋:在縣南一里為南北通衢彭大翼山堂肆考宋郊兄弟曾隨父官應山後以郊渡蟻事遂以名橋

滴巖泉:在縣東北石龍山內巗高數丈泉流飛洩而下一名滴水巖

名勝

孔山:在縣東三十里一名洞山山有洞穴每大風將起穴先有聲下有孔山陂明正德中都御史彭澤殺賊趙鐩至此

凍山:在縣東南四十里本名峰兒山舊志舊元豐間太守滕甫自大梁赴官途經此山時無風雨而寒甚因名

石龍山:在縣東北二十里出石斛如金蟻元和志雲山有大石盤迥屈曲矢蛟蜿蜒儼若龍形因以名山

平靖關:在縣東北七十里古名冥扼一名黽塞亦名鄳阨與黃蜆武陽義陽號三關俗名恨這關有大小石門鑿山為道以通往來乃荊楚守隘之地

天井澗:在縣東二十里深數丈廣八尺兩山夾峙泉流其中冬夏不涸流合汶水澗北有平康寨昔人避兵於此賊不敢犯

實業

此處農業不旺惟菸葉顏料著名附近之大沙河內產鐵沙據云由站東數十里之黑山沖刷而下其他鑽石丹沙水銀金礦之屬蘊藏頗富惜無人開採輸入以洋廣雜貨為多 □交通

四圍皆山並無孔道距應山縣城凡七十里

第20站:武勝關車站(河南信陽縣轄)距玉帶門站一百七十三公里

自東篁店車站至此計程八公里此地為全路所經第一大山當本路敷設鐵軌之始鑿山開洞頗費經營且為鄂豫兩省分解處山洞北為河南信陽縣境洞南為湖北應山縣境昔南北朝分治時即以此為界

古蹟

擂鼓臺:在武勝關側春秋時楚莊王拒門越椒王親擊鼓於此故名

等兒溝:距站西南約四五里相傳洪楊亂時有某氏父子相依為命子為洪軍擄去父遂投溝中死俄而子逃命歸見父死亦投溝中鄉人哀之故名

實業

本地盡系高山木材甚富土人即伐作柴薪鍛為木炭工業品則有鐵鍋缶器夏布柏油之屬農產以米麥為大宗芝麻黃豆次之距站四十里之潭子窯有鐵礦一處本地治鐵者多取給焉(滄浪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