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親,這種說法對嗎?心理學的解釋讓人心服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曾說:家庭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

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親,這種說法對嗎?心理學的解釋讓人心服

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親,這種說法對嗎?心理學的解釋讓人服氣

為什麼孩子和父母最親近呢?那是因為孩子出生起,父母就一直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尤其是媽媽,每天給孩子餵奶,抱在懷中哄孩子入睡,陪孩子玩耍。

等到孩子略微長大,爸爸就會陪孩子做遊戲,帶孩子去戶外遊玩。晚上睡覺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會陪伴在身邊,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也就更加親近。

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親,這種說法對嗎?心理學的解釋讓人心服

但如果孩子在小的時候,就和老人在一起,都是奶奶或是外婆摟著睡覺。孩子懂事後和父母的關係會怎麼樣呢?

一部分孩子會對父母表現出暫時性冷漠;還有一部分會對父母像朋友一樣客氣,但是不會很依賴。比如父母為他們盛飯,他們會禮貌性地說"謝謝"。但是父母想要和孩子玩耍時,孩子會說:"謝謝,不用了"。

這樣的孩子,在父母面前表現地不愛說話,但是一旦回到爺爺奶奶身邊,孩子變得活潑開朗,和爺爺奶奶又說有效。

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親,這種說法對嗎?心理學的解釋讓人心服

我二姐在早年的時候,因為工作的原因,就將年幼孩子帶給外婆照顧。今年孩子5歲,二姐也將孩子接回了家中,為了防止孩子和父母陌生,二姐將孩子外婆也接到家中暫時住下。由於二姐工作比較繁忙,每天都是外婆負責送孩子上下學。外婆非常疼愛孩子,經常給孩子買各種零食和新衣服,孩子也最喜歡和外婆玩耍。

當孩子在家和外婆"談笑風生"的時候,看到媽媽下班回家,孩子立刻變了臉,表現出沉默寡言的模樣。不和媽媽打招呼,獨自回到方法自己的事情。每到節假日的時候,二姐都會帶孩子出去玩耍,孩子也很開心,和父母親密互動。有的時候孩子還會故意搗亂,讓父母在身後追趕,看得出來,孩子漸漸解開了心結。

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親,這種說法對嗎?心理學的解釋讓人心服

但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孩子只願意和外婆在一起睡覺,父母怎麼勸都不行。二姐心想小女孩嘛,和外婆睡也無妨,就沒有強求孩子和父母睡。

但是晚上睡覺前,二姐總覺得不合適,孩子不和父媽媽在一起睡覺,和父母的感情逐漸疏遠。等到孩子熟睡的時候,二姐都會偷偷將女兒抱回自己房間。

等到孩子半夜醒來之後,發現躺在身邊的不是外婆,就會大聲哭鬧,還會說"壞媽媽"。二姐沒辦法,只能把孩子又抱回去。到了第二天晚上,二姐再次上演"偷小孩"。

有一次來我家玩耍,二姐將這件事情告訴我,我笑著說:"你真是閒著沒事,自找苦吃!"二姐說:"我聽人家講,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最親,我擔心孩子長大之後和父母疏遠,所以才這麼抱來抱去。"

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親,這種說法對嗎?心理學的解釋讓人心服

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親,這話真的有依據嗎?難道陪孩子睡真的有如此奇效?看看心理學的解釋才恍然大悟。

孩子從小跟誰睡,也就暗示誰是孩子第一撫養人,孩子自然跟第一撫養人最親啦。

如今很多家庭都有老人,也就代表孩子有很多撫養人。雖然如此,在孩子的意識裡,誰陪伴自己的時間最多,對自己好,誰就是第一撫養人,也就會和誰親近。

比如父母白天忙於工作,孩子由爺爺奶奶照顧。這個時候,老人照顧孩子的時間要比爸爸媽媽多。

如果爸媽經常很晚才下班,或是經常出差,和孩子溝通玩耍的時間也就越少,老人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孩子第一撫養人。

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親,這種說法對嗎?心理學的解釋讓人心服

孩子與第一撫養人關係是否親密,決定孩子的安全感

很多媽媽都認為自己沒有全天候陪在孩子身邊,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

實則不然,孩子安全感的建立跟第一撫養人親密程度有關

如果第一撫養人對孩子關愛有加,能很好地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同時也固定不換,那麼孩子即便是由奶奶或者外婆帶甚至是保姆帶,都能建立安全感。

這時最忌諱的是頻繁給孩子更換撫養人,比如這個月給爺爺奶奶照顧,下個月給外公外婆照顧。孩子經常來往於陌生的環境和麵孔,就會變得沒有安全感。

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親,這種說法對嗎?心理學的解釋讓人心服

三歲前的,是建立情感穩定性的時期

這時期他跟誰最親,基本上以後就跟誰最親。孩子和誰最親近,其實是孩子跟誰建立了情感穩定性。而情感穩定性建立的最佳時間是在三歲以前,在這期間,誰對孩子好,照顧時間最長,他就跟誰最親。孩子長大後也基本難以改變,所以,孩子從小跟誰睡,長大就跟誰最親,這個說法是合理的。

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親,這種說法對嗎?心理學的解釋讓人心服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親,這種說法對嗎?心理學的解釋讓人心服

我家孩子小時候就看了不少的繪本,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

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親,這種說法對嗎?心理學的解釋讓人心服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親,這種說法對嗎?心理學的解釋讓人心服

10冊不過是49.9元,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

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親,這種說法對嗎?心理學的解釋讓人心服

如果父母想和孩子相處地更融洽,在孩子3歲到6歲的時候,要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玩耍,加深親子之間的感情。

點擊下面的圖片就可以購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