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控清交獲“首都金融創新激勵項目”,多方安全計算助力金融創新

3月26日,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主辦、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承辦的2019年度“首都金融創新激勵項目”頒獎活動通過網絡視頻會議的形式順利舉行。此前,華控清交的“

安全數據融合支持金融領域創新應用”項目從數百個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成功獲評“首都金融創新激勵項目”。

“首都金融創新激勵項目”的推出,是為了激勵在服務首都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引領首都金融改革、維護首都金融安全穩定中貢獻突出的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品創新、組織模式創新和業務流程創新等優秀金融創新而採取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與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一方面為實現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務質量、提高金融服務效率等提供了破題之策,為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同時也給金融領域“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帶來了全新的挑戰。

而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夠及時發現和準確甄別金融體系中的系統性風險。當下,金融科技的飛速發展對金融行業傳統模式產生持續性的衝擊,金融產品跨行業跨市場融合加快,金融體系變得日益複雜,風險也日趨隱蔽。有效的監管不光需要依賴金融監管部門本身的數據,還需要有效地利用各金融市場參與方的大量和實時的數據,使監管部門對金融行為和金融風險的畫像更完整、分析更準確、判斷更及時。

但這些數據往往會涉及這些市場參與方的重要商業機密或客戶隱私。傳統的簡單而直接的明文數據歸集,會給監管部門帶來巨大的數據保管責任,並且有可能導致數據提供方因擔心提供真實完整的數據會導致洩露其重要機密和隱私,而進行數據篡改或刪減等博弈行為,反而導致最終計算結果不可靠。

因此,融合金融領域和相關各方的數據進行全面的統籌和分析,對金融交易進行及時的整體性的監測,能夠有效地打擊洗錢、詐騙和非法集資等犯罪行為,幫助金融監管部門全面準確地掌握市場脈搏,及時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同時,金融數據的安全融合也能夠充分挖掘金融大數據背後隱藏的價值,實現金融領域的產品創新、業務流程創新等。

華控清交基於多方安全計算並融合其他隱私計算技術提出的安全數據融合解決方案,能夠在不解密加密數據的情況下,直接以密文數據進行計算,從技術層面解決了數據隱私保護與數據高效流通對立的問題,創新性地實現了數據的可用而不可見,使多個非互信金融數據源之間可以在數據全程加密的前提下進行高效的大數據融合和計算,解決了“確保首都金融科技高速發展與提升監管水平、保障金融安全”之間的矛盾,開啟了首都金融數據應用的新運行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