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迴應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今年1月,Elisabeth Bik博士(曾舉報曹雪濤院士大數量論文造假的學者)在pubpeer上質疑一位中國權威學者學術不端。該人系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周德敏。網站上Elisabeth Bik博士指出,其作為通訊作者或共同作者的6篇學術論文,存在明顯的一圖多用現象。其中包括一篇發在Science上的重磅論文。

這讓周德敏陷入涉嫌學術造假風波中。

3月26日晚,與周德敏同課題組的中科院院士、北大藥學院教授張禮和回應《中國科學報》:“北京大學已經做過調查,發表的(論文)結果都沒有問題。”

另一位知情人士則透露,北大調查沒有學術不端,但是涉及不嚴謹。

周德敏是何許人也?

此次事件的主人公周德敏是藥物化學博士,化學生物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科技部973首席科學家、全國生物候選藥物牽頭科學家、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7年,榮獲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傑出成就獎"。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周德敏教授

在Science、PNAS、Chem Rev、JACS、JMC、NAR等雜誌發表論文50餘篇,研究的多個候選藥獲企業支持進入開發階段;全國首屆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擔任藥學權威雜誌J Med Chem和Eur J Med Chem編委、J. Chin. Pharm. Sci.(中國藥學(英文版))的執行主編。

其涉及學術不端的文章

以及被質疑後的部分回覆

被指出的6篇涉嫌學術造假的文章中,包括一篇2016年發表在science上題為Generation of influenza A viruses as live but replication-incompetent virus vaccines的研究論文(周德敏為通訊作者),周德敏教授也第一時間在pubpeer上回復bik的質疑:因結果太相似,弄錯了數據,將盡快聯繫science雜誌勘誤。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Elisabeth Bik博士質疑的6篇論文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被質疑一圖多用的science文章

通過搜索,該篇Science文章,有網站評論是顛覆病毒疫苗原有概念。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目前已回應的三篇相關文章(網頁自動翻譯、以下展示節選內容):

第一篇文章: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作者回應: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第二篇文章: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作者回應: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第三篇文章: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作者回應: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以上圖源:PubPeer搜索截圖

作為通信作者的周德敏在pubpeer回覆:

表示通過高通量篩選測定法(一種細胞病變效應(CPE)測定法),可以對PTC引入位點進行全基因組範圍的評估,該測定法能夠快速測量病毒感染期間宿主細胞的損傷,從而大致反映了產生和PTC病毒的傳染性。

獲得了數百個PTC病毒變體的文庫,然後通過CPE分析進行篩選以獲得用於進一步優化和驗證(使用鼠疫分析)的命。部分顯示的圖所示,僅反映了趨勢。圖S4是從這些CPE輸出生成的,以反映這種趨勢,並且某些CPE數據已被複制,如PubPeer所述。

現在,我們正在檢查數據庫以獲取原始數據-已確認有關NS,PB2,M2和PA的部分數據。由於仍然有數千個CPE數據,我們正在逐一檢查以確認剩餘數據。請多給我半天時間。

北大已完成調查:“不嚴謹”

據《中國科學報》採訪報道,3月26日晚,與周德敏同課題組的中科院院士、北大藥學院教授張禮和回應《中國科學報》:今年1月前後,北京大學已對相關研究進行了調查,“沒有問題”。

上述知情人士也表示,北大調查沒有學術不端,但是涉及不嚴謹。

不過,目前尚未見到北大的正式調查結果。

舉報者以及網站介紹

Elisabeth Bik博士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說“2016年起,我就就辭掉工作,專職調查各類論文圖像異常問題以及可能存在的學術不端。”

在The Scientist網站的專題報道中,Elisabeth Bik描述自己為“超級內向型人格(super-introvert)”,並且覺得在大好的週末花整整12個小時仔細檢查圖像來尋找操縱的跡象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2019年11月14日,Elisabeth M Bik博士質疑中國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的幾十篇論文的圖片有問題,引起了中國學術界的轟動,截止目前,據不完全統計,被質疑文章 64 篇,曹雪濤院士團隊已答覆了8篇,糾正了3篇,撤回了1篇文章,並且同樣收到了國際學術界的關注,著名的Science、Nature等雜誌均對此事做了報道和評論。

12月,Elisabeth Bik博士又在pubpeer上指控前同濟大學校長,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2篇論文涉嫌造假(兩篇都為通訊作者)。裴鋼院士也及時作了回應,目前,兩篇文章的第一作者都已回覆表示:圖片有誤,但不影響結果,將盡快提交期刊勘誤。

PubPeer 網站建立於2012年,它是一個鼓勵科研人員匿名對已發表的論文進行評論的網站,相當於一個科學論壇,只要學者擁有PubPeer的賬號,都可以對已發表過的論文進行評論,評論內容可以是批評、質疑、改進建議等,不過,評論需要審核後才能顯示。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其實對於科研工作者而言,學術成果的發表是一項很重要的衡量指標。這往往與績效考核、職稱評定等相掛鉤。所以科研工作者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鑽研,多發表一些具有影響力的學術成果。然而部分科研工作者為了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科研任務,發表學術成果,便使用了一些造假的手段以達到目的,這就造成了我們經常所說的學術不端。


關於此事,北大還尚未發出正式調查結果。此事的最新進展,募格學術也將持續關注。



來源:中國科學報、PubPeer、科研大匠、墨香學術、網易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