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短租等平臺陷困境!民宿投資騙局需警惕

摘要:看起來很美的燒錢夢(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小豬短租等平臺陷困境!民宿投資騙局需警惕


近期,各行各業都積極復工了。只是有些行業的復工,還頗為困難,比如:旅遊、住宿等。


和2003年一樣,和旅遊相關的行業在這個特殊時期幾乎停擺。最近幾年很火的民宿行業更是首當其衝。


國內知名的小豬短租、途家等共享住宿平臺更是不得不開啟花式求生之路。


而一些打著知名品牌和新興平臺旗號的投資騙局,也不時換個馬甲又冒出來了。


01


旅遊行業的火熱,不只是我們看到身邊的親友、同事們每逢假期就開啟朋友圈攝影大賽,數據更能說明其增長之迅猛。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發佈的《2019年旅遊市場基本情況》顯示:


2019年我國旅遊業總收入6.63萬億元,同比增長11%,對GDP的綜合貢獻為10.94萬億元,佔GDP總量的11.05%;


旅遊直接和間接就業人數約為7987萬人,佔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31%。


小豬短租等平臺陷困境!民宿投資騙局需警惕


而隨著人們旅遊需求的變化,尤其是年輕人的個性化需求,特色民宿備受推崇。共享住宿短租企業大量湧現,成為有一個爭奪風口期的熱門行業。


國內創投信息服務商鉛筆道曾在2019年10月公佈過這樣一組數據:5年間,國內17家主要的共享住宿短租企業,共披露了45起融資,合計獲得93億元融資!


燒錢搶地盤,從來都難以長久。畢竟做企業的目的是盈利,而不是做慈善。


和前幾天寫過的長租公寓企業一樣(詳見《蛋殼虧慘了!》),頭部短租平臺盈利難,燒錢速度快,也早就想通過上市成功上岸,不過步伐卻慢了些。


2015年—2017年,是共享住宿短租平臺狂飆猛進的三年,到2018年融資速度放緩,2019年融資環境趨冷,上市的需求已經很迫切。


據媒體報道,2017年共享住宿企業的融資金額同比增長為180%;2018年融資金額為33億元,較上年下降11.6%。


當然,這也與大的經濟形勢密切相關。


總體來說,這個行業的發展勢頭還是十分迅猛,只是資本市場對它由狂熱轉為了理性。


小豬短租等平臺陷困境!民宿投資騙局需警惕

圖片來源|中國旅遊與民宿發展協會


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共享住宿發展報告2019》顯示:


2018年我國共享住宿房客數約為 7945 萬人,在網民中的佔比約 9.9%;


市場交易額約為165億元,同比增長37.5%;


服務提供者人數超 400 萬人。


但和長租公寓平臺類似的是,短租共享住宿平臺也是看著熱鬧,卻難以盈利。


02


各大短租共享住宿平臺對登陸資本市場已顯得尤為渴望。


2019年2月,途家新任CEO霸氣宣佈:上市不會太久了。


2019年4月,小豬短租CEO陳馳也曾表示,未來公司肯定會有上市的計劃。


2019年10月之後,更是有媒體稱短租平臺的上市風口期到了。只可惜都只見打雷不見下雨。


然而,想要上市,如何提高盈利能力?依然是重中之重。


不過,僅僅想要盈利都還困難重重。


首先,互聯網已經過了野蠻生長期,跑馬圈地的短期打法難再奏效,需要精耕細作。而共享住宿目前提供的產品,衛生、安全等問題層出不窮,還難以達到一個讓客戶普通滿意的程度。


其次,旅遊行業的季節性明顯,如何在淡季保持穩定客流量,問題依然未解決。


再次,如果掌握更多房源,但想要留住房東、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也很難。不少地方的房東為了提高入住率,同時在多家平臺上次房源信息,質量也是良莠不齊。


最後,互聯網公司幾乎都要面臨的流量天花板問題,獲取流量難度加大。


最近兩年,小豬短租曾花大價錢與多個熱門綜藝和影視劇合作,以增加自己的流量。


去年,小豬短租平臺曾在告知媒體,已搭建了攝影、保潔、商城、智能硬件等業務在內的共享住宿服務生態體系。


不過卻被市場詬病模式越來越"重",造血功能依然不足,"談盈利還早"。


今年315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2019年度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稱,小豬短租因在受理平臺通報移交的投訴中,反饋率、受理時效性、用戶反饋滿意度方面相對較差,獲"不建議下單"評級


小豬短租其重要競爭對手途家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2019年新上任喊出要上市的CEO,一年左右卻下課了。今年2月,途家再次換帥,加之遭遇此次的"黑天鵝",上市之路顯得更加遙遠。


03


近期,小豬短租等民宿短租平臺開啟了長租優惠,甚至低至5折等優惠活動,以求自救。在此,唯有祝願企業們能順利渡過難關。


於普通人來說,除了享受提前預定的優惠,更要警惕打著知名品牌酒店和新興民宿短租平臺旗號的投資騙局。


小豬短租等平臺陷困境!民宿投資騙局需警惕


近期都有不少"抄底論",大消費、旅遊、酒店行業等都在其中,也涵蓋民宿平臺投資。


簡單總結下,常見的有這樣三個大坑。


第一大坑,打著知名連鎖品牌酒店旗號,邀請普通人投資。頁面、圖片都很精美,就是收錢方可能跟原酒店根本沒關係。


如被細心的投資者發現,會辯解稱是下屬分公司或關聯公司,再發品牌酒店的官網資料等以安撫投資者。


這類投資,勸蜜友們一定要慎重。別說冒充品牌酒店騙取投資了,就是真正的品牌酒店投資都風險不小。


此前蜜姐也曾分享過身邊幾位親友參與投資一家綜合型四星級酒店,至今還未回本的經歷。


第二大坑,就是非法互金平臺換成了一個民宿投資的馬甲,搖身一變成為了新投資項目。


這個相對好甄別,因為不管前期說得多好聽,最終都會要求你下載互金APP或登錄其平臺打款。進入平臺後,你要查看對應公司在企查查、天眼查等平臺的資料就能發現端倪。


第三大坑,民宿投資項目是真的,持續虧損盈利難。


如果有蜜友真對民宿項目感興趣,建議一定要去實地考察,瞭解其硬件和服務質量等真實情況,即便看好,也最好用閒錢投資,避免一次投資失敗難翻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