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古道之藻溪挑礬古道

蒼南保存較為完好的古道約52條,其中主要古道10條,大致分為古驛站、挑礬古道、城鄉道路三類。古道作為古代交通的主要通道,一度和我們先民生活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在蒼南山山水水之間蜿蜒延伸的一條條古道,是蒼南地域文化發展的見證和傳播的通道。那些散落於路途之間的古橋、古亭、古樹、古民居、古碑刻,依然能在這山與那山、這村與那村之間將古道串連成一線,古道上奇崛壯麗的自然風光、異常險峻的路徑、茂密的山林贏得了無數旅人的青睞。

蒼南古道之藻溪挑礬古道

蒼南礬山,是世界四大明礬產地之一,有“礬都”之譽,挑礬古道運應而生,是明清時期至現代礬山明礬外運的重要通道。雖然公路的修通,讓它們失掉了往日的繁華,但它的風采不曾讓人遺忘。行走在春日古道,感受和煦春風,看萬物復甦,無限生機。今天跟著小編一起感受古道風采。

礬山—藻溪古道

礬山至藻溪古道,是民國中期因赤溪和前岐海路不靖而增闢的明礬外運通道。當時明礬外運全靠人力肩挑,至藻溪上碼頭,然後運至各銷售點。因而礬藻線是明礬最重要的出口地,礬藻線逐漸取代其他線路,成為明礬的主要運輸線路,其礬運規模至1953年達到鼎盛。這條挑礬道的挑礬客主要是藻溪、南宋、昌禪等地的百姓,後來甚至吸引了眾多來自蒼南江南片及江西垟的百姓前來挑礬,據說當時整條道上人流不斷,每天可達萬人。


蒼南古道之藻溪挑礬古道


古道共有兩條,均南北走向,一條起始點在礬山鎮古路下村,終點至藻溪鎮九堡村九堡宮,全程約20千米,平均道寬約1.6米,路面早期用不規整卵石、中晚期則用明礬石鋪設。另一條起始點在南宋溪光,終點亦抵藻溪鎮九堡村九堡宮,全程約23千米,平均道寬約1.7米。


蒼南古道之藻溪挑礬古道


蒼南古道之藻溪挑礬古道


隨著歲月的更替,這兩條曾經熱鬧百年的古道,現已人跡罕至,或是被公路中途攔腰截斷,或是被人挖走了鑲嵌在路面上的塊石而成了殘路,現在自礬山到昌禪華嶺頭的路段和溪光至三條溪路段已經破殘不堪。萬幸的是,風光秀媚的坪棚嶺和險峻壯麗的華嶺頭至險口洞橋路段依然較為完整地蜿蜒於高山叢林之間。這兩條荒蕪已久的古道,終因礬山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而重新勾起人們的記憶,並因沿途壯麗秀美的自然風光、險峻茂密的山林和挑礬人曾經灑落一地的歌謠以及文人留下的膾炙人口的詩句而逐漸引起旅遊愛好者的青睞。


蒼南古道之藻溪挑礬古道


蒼南古道之藻溪挑礬古道


礬藻挑礬古道風景優美、山青水秀,山上怪石嶙峋、奇峰異石、樹木參天、花草茂盛,沿途鳥語花香、蜂蝶飛舞、溪水潺潺、古道沿山沿溪而建,地勢險要,尤其坪棚嶺、華嶺兩條古道保持原狀,古道石階由五顏六色大小不一的亂石鋪成,道寬2米,兩旁古樹參天,竹林成片,曲折盤旋與山峰與山谷之間,峰迴路轉處,總給人“柳暗花明又一春”的驚奇。

旅遊路線

溫州市區—→溫瑞大道—→瀋海高速—→觀美橋墩出口—→S232省道(向東行駛23.1千米)—→古路下村

蒼南古道之藻溪挑礬古道

在蒼南山山水水之間蜿蜒延伸的一條條古道,是蒼南地域文化發展的見證和傳播的通道。下期,讓我們繼續走進蒼南挑礬古道——松山古道。

蒼南古道之藻溪挑礬古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