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去美國化”又進一大步, P40供應商曝光, 還是國產靠得住

近日數碼圈最熱的事情應當屬華為P40的發佈了,這款華為的最新旗艦機雖然沒有如預期那樣搭載上自研的鴻蒙OS,但是不論是從外觀、拍照以及性能上都絕對擔當得起當前華為系列“最強旗艦機”的稱號。

華為“去美國化”又進一大步, P40供應商曝光, 還是國產靠得住

當然,更重要的是隨著P40系列供應商的曝光,我們發現華為“去美國化”進程又前進了一大步。不僅僅是屏幕供應商來自於京東方,包括光學領域、聲學領域、指紋識別、外光防護、電池以及手錶等可穿戴設備所需要的組件絕大部分都是由國產廠商提供。

華為“去美國化”又進一大步, P40供應商曝光, 還是國產靠得住

我們都知道,從去年五月份開始華為就受到了來自美國的打壓,幾乎所有美國供應商都已經對華為實施“斷供”,華為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下定決心要完成“去美國化”,而這注定是非常艱難的一條路。

就拿手機業務來說,當美國商務部宣佈將華為加入“實體清單”,並明令禁止所有美國科技公司禁止與華為公司合作時,華為手機業務一度陷入停滯,甚至已經有分析人士開始預言,華為手機業務將會就徹底退出市場。

華為“去美國化”又進一大步, P40供應商曝光, 還是國產靠得住

一直到mate30系列的出現,華為手機業務才算是初步實現“去美國化”。從之前公佈的mate30手機供應商名單中我們會發現,許多核心部件已經沒有美國科技企業的身影,包括此前合作頻繁的高通、博通、美光、西數等美國企業,都已經通通被華為換成了京東方、TCL、匯頂、兆易、中芯等國內企業。

華為“去美國化”又進一大步, P40供應商曝光, 還是國產靠得住

不過當時的“去美國化”並不算完美,因為mate30手機中仍有許多核心部件是來源於美國科技企業的產品,那些都是在“美國禁令”正式實施之前的存貨。但是根據這次曝光的P40系列不一樣,雖然供應商中仍有如索尼這樣的外企巨頭存在,但是美國企業卻是一家也沒有了。

要知道,這是極其不容易的,甚至可以說這麼一句話,在美國長達幾十年的技術殖民下,可能只有中國真正具備徹底“去美國化”的條件。如京東方等國產企業,雖然在技術上和國際一流還有所差距,但是已經足夠支撐華為完成“去美國化”。

華為“去美國化”又進一大步, P40供應商曝光, 還是國產靠得住

為什麼當初作為全球十大通信巨頭之一的中興會“一擊即潰”?其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自己的供應鏈支撐,上游的美國公司只要一“斷供”,那麼你就得乖乖伏低做小。而如果上游供應鏈全部都是我們自己的企業,那麼還會擔心這種問題嗎?答案很明顯,完全不用擔心。

如今隨著P40供應商曝光,華為“去美國化”進程又前進一大步,雖然還有一部分是來自日本的供應商,但是我們可以看到P40系列的主要零部件都來自於國產供應商,現在美國科技公司的“斷供”對華為還有威脅嗎?由此可見,還是國產靠得住!

華為“去美國化”又進一大步, P40供應商曝光, 還是國產靠得住

當然,華為的“去美國化”進程遠不止於此,手機供應商“去美國化”也只是其中一小方面,等到麒麟芯片量產不再受限制,手機鴻蒙OS正式上線之時,或許那個時候才算是徹底完成“去美國化”。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