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讓人抑鬱的三個習慣

最近抑鬱焦慮的人越來越多,但是沒有幾個人能夠清楚抑鬱是怎樣來的。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弄清楚抑鬱的本質。

抑鬱的本質是:一個人對自我的攻擊。因為對自己有太多的攻擊,有各種各樣的苛責,於是自我就變得越來萎縮,最終失去了正常生活的活力。

容易讓人抑鬱的三個習慣

所以,看一個人是不是抑鬱的“體質”,就看TA在日常中有沒有過多的自我攻擊。如果梳理一下的話,最常見的有以下3種:

1不接納自己的缺點

人都是有缺點的,這個道理看似誰都懂,但其實很多人在生活中是不接受的。原因也很簡單,缺點帶來的體驗太苦澀了。沒有人喜歡挫敗感,沒有人喜歡失望,沒有人喜歡周圍人的否定。正是因為缺點總是帶來一些負面的體驗,所以要接受它,承認它是我們的一部分,對多數人來說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

容易讓人抑鬱的三個習慣

2內疚,對過去的事耿耿於懷

內疚是人們對實際或者想象的過失或罪行,而產生的一種強烈的不安、羞愧和負罪的情緒體驗。適當的內疚是不可避免的,但一旦過多,內疚就會轉變成心靈的毒藥,會使人長期處於一種不安和痛苦之中。

容易讓人抑鬱的三個習慣

3輕視自己的需要

有的人很不喜歡麻煩別人,認為佔用別人的時間和精力來為自己做事,是一件難為情的事情,會在感情上虧欠別人。於是在和別人相處時,他們總是表現出一副無慾無求的姿態。這樣的動機是很善良的,但是初心好未必就代表著事情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如果你總是不表達自己的需要,別人就不會再去想你還有什麼需要。

容易讓人抑鬱的三個習慣

怎樣調整自己,避免這些傷害呢?

要學會接納

接納不是認同,而是允許你的存在。接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真正的意思是允許這些缺點在我們身上的存在,承認它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而不是帶著排斥的情緒,拒絕問題的存在,認為這些缺點和不足不應該存在自己身上。通過這樣的一種思考,我們可以更深入的瞭解自己,明白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如果缺點是一時化解不的,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然後在優勢方面提升自己,挖掘自己的價值。

容易讓人抑鬱的三個習慣

敢於麻煩別人

每個人都有熱心和利他的一面,都希望能夠力所能及的幫助身邊的人,做一個好人的自我價值感。每個人都想做一個人對別人有價值的人,而互相麻煩,其實就是在建立兩個人之間的價值感。適度地表達需要,不僅不會破壞關係,有時候還是加深彼此關係的潤滑劑。最後,抑鬱其實是一個信號,提醒我們過去的一段時間裡,自己對自己可能有些不太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