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還是不說誰出席誰講話誰又放鴿子了吧,在中日問題上,如果真的要站隊,無論臺上臺下,絕對不會這麼齊;中日若真再開戰,這裡一定會出現有各種放鴿子的:放和平鴿的有,放對方鴿子的有,烤人家鴿子的有,給日本人送鴿子的也大大的有……還是暫時不拷問這類問題好,回到畫展上來。


說到鴿子,說來幾幅鴿子作品吧。

徐鵬飛的《無題》。漫畫的高深在於寓意,在於它的盡在不言中,《無題》更是讓讀者可以放開思想去想象……

後面那隻大鳥可以是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也可以是一種思潮,起碼給了我們一個直觀判斷:戴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鳥人或者魔鬼。

一個國家突然成了暴發戶,往哪方面走?二戰前的德國與日本,都是國力強大了,開始四處在軍事上大秀肌肉,他們都有一個冠冕堂皇的幌子,或和平,或發展,或麵包,或共榮……

這作品有意思。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美麗的和平鴿在天上飛,有人操起了彈弓……

上海王祖和作品《警惕》發人深思。

也有意思。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上海漫畫家天呈的《格格不入》。

如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享才是時代的主旋律,而日本卻還在唱著“拜鬼”的軍歌。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再來一動物作品吧,

張林的作品《洗》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同樣是一把刀,鄺飆畫的戰刀或有另一種解讀。

如果這是指日本軍國主義,他們的戰刀已欠下太多的血債,已不存在再成什麼佛的概念。

下面署名是“七七”那就是紀念蘆溝橋事變,如果這是指今天日本右翼放下武力的慾念可以理解。

但畫面中呈現的不是日本戰刀,是一馬刀,或是暗示一切意欲戰爭的行為和思潮?如果是這樣,倒是灰常灰常灰常的有意思。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再上一把刀。

這是廣東省漫畫家協會主席朱松青教授的作品。

這是一把向鬼子頭上砍去的刀,它的表述是國共兩黨共同抗日的結果,這一點已無爭議,只是大小多少來去的問題,但青天白日的標誌在我們的作品中正面似乎還沒做到思想解放。所以,這是亮點作品,有前瞻性作品。

看到這幅作品想起了1979年代的連環畫作品《楓》,在眾多傳統型穩重型安全型畫作中,陳亦明、劉宇廉、李斌的《楓》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和反思的力量。

漫畫,畫的是文氣,更是膽量和勇氣。

這畫,大有意思。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順著上幅畫,接著這個話。

這幅《正義不可摧》可真有意思。二戰歷史是打仗的歷史,勝利70年了,歷史問題還在戰爭中。二戰歷史讓由誰來寫?推卸責任歪曲和迴避歷史的指的是誰?

這幅畫畫得真是很有意思。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把時光推到70多年前,看看前輩畫家們的作品,他們都是身處戰爭中來畫戰爭,應是字字血聲聲淚的控拆。

這事有意思吧。


這是張仃畫的《獸行》。前一段,在一個漫畫微信群裡,一微友說她是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有正確的歷史觀的,孩子說,我們為什麼要恨日本人呀?我認為日本軍人對中國人很好呀。那位媽媽說,當日本人殺了你的爺爺和爸爸,強姦了你的奶奶和媽媽,燒了你家的房子,你還認為他們好嗎?

是非觀教育,其實也很簡單。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民國最有才氣的女畫家梁白波的《游擊隊》。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張樂平的《共榮圈》。把日本人推行的共榮圈畫成狗圈,套在大漢奸汪精衛的頭上。形象生動,一目瞭然。現在的作品水平有超過70年前嗎?

前一段,我採訪張樂平四子張慰軍先生,我們見面他的第一句話就是,大家熟知的《三毛系列》在父親一生的創作中是很小的一部分,我們還不瞭解張樂平先生更多的、更精緻作品。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李可染的漫畫作品《這是和平人類的敵人》。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豐子愷的作品《轟炸》。嘉興是他的老家,他題寫“嘉興所見”證明此情所畫不是他的創作,而是他對歷史的記錄。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張文元的《傀儡政權組織系統圖》。把漢奸傀儡們的形象和身份畫得一清二楚暴露無遺。

日本人騎在最上層的是失意政客和失意商人。第二層的是親日分子、投機分子和恐日分子。第三層的是土豪、奸商和劣紳。最底層的是流氓無賴和遊民。

這個畫像圖表一樣,把漢奸們的身份全寫了出來,時至今日,依然可對號入座。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再把鏡頭拉回現在,這是蔡聯的作品金獎作品《絞》。畫面語言足夠豐富,要表現的全在畫中。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這是廣東胡延亭的金獎作品《侵略者的旗幟》

畫日本發動戰爭,最後只有投降的命運。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這是我的參展作品,與上一幅有相向之處,不過我採用的是動畫語言,針對的是日本通過《安保法》再次武裝自己的新聞事件,畫的是戰後70年,日本修改和平憲法,改變國體,有走向軍國主義的危險,如此下去,依然還是亡國的命運。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這次展示會,有日本的作品參加。有經歷日本戰爭的那一代人,他們的感觸最深刻,都有描寫入微的文字,看他們的作品,更加細膩和人性化。

這事更有意思。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日本動漫之神手冡治蟲的系列作品。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戰爭總是血腥和殘酷的,我們的照片還是單獨發出來好些。

我的作品與朱松青的作品被製作成吊簾的形式,榮幸地與張樂平及古元的經典作品放在一排。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雖然我的水平在朱老師之下,但我的作品卻在朱教授之上。拍照時,倒也應按作品排法,我騎在他的脖子上為好。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與廣東省漫畫協會的漫畫家朱松青、鄺飆、陳春鳴、範建平及徐鵬飛在一起。廣東那麼多的漫畫作者參賽,只區區來幾個人,差點意思。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與金城就傳統漫畫現狀及諷刺漫畫的發展進行討論。建議發揚冰兄品牌,傳統漫畫與現代漫畫聯手可做些事情等等。

這事,真的有意思。

回顧二戰勝利七十週年漫畫展

二戰勝利七十年了,也就是70歲以下的人都沒有直接經歷過這場戰爭的創傷和傷痛。在二戰這些歷史問題上,有不同的認識是正常的。但對待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給中華民族造成的歷史災難這些大事大非的問題上,做為一箇中國人,應有自己的原則立場。

希望我們的漫畫能起到一定壓邪扶正的作用。

一個畫展,不在作品有多少,要看有沒有“刺眼”的亮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