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冠疫情期間的深層憂慮:陷入困境的企業將被中國的資本收購

由於冠狀病毒的爆發,眾多澳洲企業將因為難以避免地陷入財務困境而被外國資本收購,莫里森政府內部對如何處理此類問題越來越關注。

澳洲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預計將準備迎接大量外國公司(尤其是中國公司)收購陷入困境的澳大利亞企業和資產的申請。這種擔憂引發了澳洲國會自由派議員們的擔憂:他們要求重新審視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批准外資收購的標準,包括更加強調對收購企業與外國政府的聯繫的審查。

儘管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尚未受理此類案件,但澳大利亞財長喬希•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已私下對未來幾個月澳大利亞資產最終落入外資之手錶示擔憂,預計未來幾個月將有更多公司倒閉。

資深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開始著手準備在經濟活動降溫之際,面臨外國投資者對澳大利亞企業產生更大的投資興趣。

澳洲聯邦議會情報與安全委員會主席、自由黨議員安德魯•哈斯蒂(Andrew Hastie)也直接向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提出了這個問題。哈斯蒂對《泰晤士報》和《悉尼先驅晨報》表示,COVID -19事件的爆發,使澳大利亞商界很容易受到“違反我們國家利益的外國國有企業”掠奪性行為的影響。“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保護自己不受偽裝成合法企業的地緣戰略舉措的影響,”哈斯蒂表示。

兼任情報與安全委員會委員的維多利亞州自由黨議員蒂姆•威爾遜(Tim Wilson)表示,可能需要對FIRB的批准進行更廣泛的解讀,以防止一些企業和資產在疫情爆發期間“被當作可以輕易捕獲的獵物”。威爾遜表示:“我們不能允許外國國有企業及其分支機構利用本次疫情給澳洲經濟造成的重創,大肆收購陷入困境的澳洲企業和資產。”

目前收購澳洲資產需提交給FIRB進行審核的門檻包括:1500萬澳元的農業用地和6000萬澳元的農業企業。

但澳洲社會也存在另一種聲音:一些行業維權組織表示,未來幾個月,外國投資者可能會為陷入困境的澳大利亞企業提供一條寶貴的生命線。格拉頓研究所執行主任約翰·戴利(John Daley)表示,每個案例都應該評估其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我能理解為什麼人們對電信資產和能源資產感到緊張……但目前將被打折的大部分資產都是零售企業,如果中國有人想收購一家連鎖美髮店或零售商,那就祝他們好運吧,”他表示。“不良資產的外國買家不一定是糟糕的買家。”戴利表示,公用事業提供商和港口等基礎設施資產,在涉及外國利益的情況下,也將需要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和政策制定者的特別考慮,但目前幾乎沒有跡象表明外國存在重大利益。

澳洲財政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它對根據外國投資審查制度正在審查的特定案件不予置評。“根據《外國收購與收購法案》,財政部將根據國家利益逐案審查外國投資提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