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掛念我們,只要你們把工作幹好,把日子過好,我們心裡就安穩

老家的父母

我的父親今年七十七歲,母親小父親一歲。母親身體還好,除了偶爾會犯腰腿疼外,沒有過什麼其它的大毛病。父親在七年前曾患過食管癌,通過及時治療,目前來看,也算是康復了,儘管人比較廋,但精神狀態不錯。五一放假時回家探望,看到他居然能兩手分別提著一桶足有十幾公斤的水去飲他侍弄的二十多頭羊,母親看見了都擔心地對我說:“你看看,還一下子提兩桶,就是不服老怎麼辦?”我知道,說他也沒有用,他們一輩子都是閒不住的人。“有活幹,有飯吃”是他們深信不疑的一條人生哲學。

我知道,父母走過來的人生路大半還是十分困苦不易的。父親在他十二歲的時候就成了個孤兒。到了十八歲,就與十七歲的母親在村裡的一間四面透風的舊倉庫裡組成了一個家。但他們都是要強的人,成家後,一邊在生產隊裡幹活掙公分,一邊起早貪黑地種好自己家的那份自留菜地,同時再喂幾隻雞,養上頭豬,靠賣青菜、雞蛋和喂大的豬這些辦法換些零碎錢補貼家用。就這樣持續了好多年,也養活了先後出生的我們兄妹五個。據說,這期間也有差點維持不下去的時候。因為母親缺乏營養,二哥就沒有吃上母親的一口奶水,是靠雞蛋、米湯或者麵湯什麼的勉強活下來的。我一出生就曾被家人揹著母親送過人,怕無力養活。不過第二天就在母親的拼命堅持下又要了回來,她說不捨得,死活都要自己養。聽父母說過這些事兒,但他們從沒說過自己多麼難,倒是看著幸福快樂的孫輩們,有時會說:“看看你們現在多好,餓不著凍不著的,你們的爸爸小時候光跟著我們受罪了。”就在今年春節,初一早上我帶兒子給兩位老人磕頭拜年,起來後看到母親正在用手抹眼淚,嘴裡喃喃地說:“磕什麼頭也,小時候又沒跟我們享過一天福!”她一定一直以為,把孩子們拉扯大、拉扯好是他們的責任,再苦再難,只要這個責任盡得自己不滿意,心中似乎就有不盡的“虧欠”。

對於深藏他們心底的這份“虧欠”,只要他們能,看來會要永遠地“補償”下去。最近這次回家,鄰返回時,母親又提出來滿滿一籃子雞蛋,估計一百隻要多。說給我們攢的,讓我們帶上。“下的夠你們吃的嗎?”我知道他們養的雞並不多。“我們吃什麼都一樣,前些天你爸從集上買了一些。”母親說。我聽了這話,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其實他們不光老是給我們攢雞蛋,多年了,父親每年總要自己種上一片麥子、一片花生和這樣那樣的蔬菜,說他什麼農藥也不用,收多少是多少,收了打油磨面,在外的孩子們趕上誰回去就帶一些。從這些事上,我能感覺到父母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自己的孩子們,可他們嘴上卻不是這樣說的,總是囑咐我們不用掛念他們,在外邊把公家的活兒幹好,把自己的家過好就行。父親那次得病後,我們給他們在家裡裝了一部電話,方便有事及時找我們,可我們哪一個子女都至今也沒有接到過他們主動打來的電話,甚至是哪一個生病的時候。問為什麼?說只要他們能爬動,就不願意給我們添心思。

面對即將步入耄耋之年尚還一味要強、辛勤勞作的父母,身為子女,總想著儘可能地多盡一份孝心。是對老人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自己內心的安慰。尤其是我,從上中學至今,三十多年了,一直沒有能夠呆在父母身旁。三十年彈指一揮,而今自己的父母那裡還有下一個三十年呢?每每想到這些,心裡都會有許多地不安。可是除了利用節假日偶爾地回去探望一下外,又能怎麼樣呢?儘可能地多給他們一些錢,希望別再像窮的時候那樣,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可是他們卻從來不願意多要,有時收下點,發現多半也都是攢起來,等過年時變成了孫輩們的壓歲錢。他們覺得,自己不缺錢,而且現在天天都在享福。孩子們給買的衣服穿不完,自己能動,地裡種出來的東西吃不完,也趕上了好社會,公家不光看病給報銷,月月還發點養老錢,要這麼多錢幹什麼?還是那句話,不要我們掛念他們,只要我們在外邊把公家的活兒幹好,把各自家裡的日子過好,他們心裡就安穩。

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