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無性別」穿在身上,是一種思想浪潮


把「無性別」穿在身上,是一種思想浪潮


關於性別的思考,作為長久以來的一種思潮,不斷被拿來討論與批判,而與之相關的觀念也不斷在人們的穿著上進行著外化的體現。


作者 | 陸雲霏


作為Converse在2020年推出的第一個服裝系列,SHAPES以“無性別”為核心理念。


這個系列由 50%的原生棉和 50%的再生棉製成,共提供5個主打款式,每個主打款式僅提供4個尺碼,與通常男女服飾多達十幾種尺碼的選擇形成了鮮明對比。


把「無性別」穿在身上,是一種思想浪潮


不僅不區分性別,在尺碼上也無限精簡,SHAPES系列的推出,在性別平權的討論日趨熱烈的今天,再次把“無性別”的設計理念推及更大的大眾。


Converse 全球服裝品類副總裁 (VP, Global Apparel) Jon Tappan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跳出傳統概念的規則,才能看到無限的可能性。我們從頭開始,重塑了服裝的結構、大小和材質。SHAPES 的誕生是 Converse 滿足消費者所需的一個良好範例。透過將功能性、包容性和舒適性帶入日常服裝,相信我們可以真正地改變這個規則。”


“規則”到底是什麼,又由誰來制定?


1983年日本時裝設計大師山本耀司就曾問過,“是誰決定了男人和女人的著裝應該不一樣?”雖然我們可以從宏大到微觀的層面去一一回答這個問題,但比起“為什麼”,“怎麼做”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更值得被解答的問題。


Unisex,無性別,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968年《紐約時報》一篇關於“怪物鞋子”的故事中,這個詞在當年一共出現了多達5次。而這一時期的百貨公司的商品目錄還增設了被稱為“his’n’her”的新分類,廣告中的男女模特皆身穿相同款式的蕾絲喇叭褲搭配橘紅色的紐扣襯衣,凸顯性別的無差異化概念。


在這個詞產生之前,20世紀20年代,作為第一個讓女性穿上褲裝的人,Coco Chanel的故事至今被人津津樂道,而相比之下,對發起於上世紀60年代的“孔雀革命”——即男性時裝趨向華麗的討論,則遠遠不及。


這種被選擇的討論也映射到了實際的操作之中,相比概念產生之初,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無性別”設計,則更多的體現在版型寬鬆、色彩單一等關鍵詞上,就像如今,我們習慣於將“Oversize”、“男友風”等作為“無性別”的概括,但這從話語習慣上依然是強調了性別的區分,強調了從一種性別向另一種的流動,而這可能並非“Unisex”被提出的本意。


把「無性別」穿在身上,是一種思想浪潮

Zara的“無性別“系列


Unisex,更多指代的是結合男裝和女裝的雙重元素,或者模糊兩性特徵,在兩性身份間找到中間地帶。這顯然代表了設計風格流動的雙向性,追求一種“人人都適合”的更廣泛的無差異。


這也是我們對Converse的SHAPES系列抱有極大期待的原因之一,它的Chuck Taylor系列的鞋子幾乎就是“人人都適合”的典型代表,超越了更適合男性還是女性穿著的討論。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服裝與鞋履之間的差異性,畢竟服裝所涉及到的範圍更廣,設計元素更多,也更加明顯地被人們所看見。同時,也就更應該被討論,被不斷地設計。


作為全世界的服飾潮流,在“無性別”的概念之下,近幾年在國內也興起了一些品牌,Bosie作為其中的代表,去年全年全品牌銷售額突破1.5億元,並且完成了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在資本與大眾消費市場都獲得了相應的認可。


把「無性別」穿在身上,是一種思想浪潮


根據Bosie披露的銷售數據,品牌消費者男女比例處在均勻的49:51,其中70%為95後,也不乏性少數同性戀人群。在接受BoF採訪時,Bosie創始人劉光耀強調了不認可品牌被貼上小眾、或者是性少數群體的標籤,他表示:“我們不會給自己貼上標籤,Bosie適合所有人群。無性別時尚是去標籤的過程,既然衣服都可以不分性別,那感情和愛更不會。”


相比很多以黑白灰為主色調,打安全牌的“無性別”品牌,Bosie運用了更豐富的色彩和複雜多樣的設計元素,也是讓消費者感受到了極端簡約之外,另一種模糊性別的嘗試。


實際上,我們仔細想想,有什麼顏色是隻能女性穿著而男性不可以的嗎?又有哪種花紋只能出現在男性的服飾上而被女性所拒絕?


從19世紀開始,直到20世紀中期,粉色被認為是一種象徵著強壯與堅定意志的色彩,而被年輕的男性穿著,藍色則被認為是女性的色彩。這是觀念導向的結果,而色彩的分配在其後發生改變,也是因為觀念的變遷。而粉色依然是粉色,藍色依然是藍色。


上世紀60年代之所以會成為“無性別”掀起的高峰,很大程度上也是人們對於多層面上自由意志追求的體現,是對性別等級和對保守態度的批判。思想越沒有限制,設計就越模糊邊界。


對於越來越看重風格化的現代社會來說,你穿著什麼,或許就意味著“你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