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覺前若有這2個習慣,可能會“長不高”,家長別大意

晶晶一家人都是“高個子”,但唯獨兒子的身高一直比同齡人要矮上幾公分,由於孩子身高長得慢,她特意諮詢相關的醫生朋友。

前天樓下碰到晶晶的時候,我們也閒聊了兩句關於孩子的事情,她告訴我終於找到了兒子“長不高”的原因——開燈睡覺,並且說她最近已經在幫孩子改了。孩子睡覺前若有這兩個習慣,家長一定要重視。


孩子睡覺前若有這2個習慣,可能會“長不高”,家長別大意


一、睡前不關燈

浙大附屬第一醫院的兒科副主任醫師徐芳在2019年的《健康博覽》期刊中提到:

“人體分泌的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性激素能促進身高的增長,由大腦中的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在睡眠下的分泌水平比清醒時要多,保證高質量的睡眠正是有助於孩子生長髮育的重要因素。”


孩子睡覺前若有這2個習慣,可能會“長不高”,家長別大意


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的環境與健康重點實驗室聯合其他重點實驗室就環境物理因素對睡眠影響展開了研究並發表了論文,論文提到通過對人和對雞的實驗研究了光照強度、持續時間和光譜特徵這些參數對睡眠影響

得到了這樣的結論:“光對睡眠的影響與其光照強度、光照持續時間及光譜等光學特性有關,夜晚光照強度增加會使睡眠質量下降。


孩子睡覺前若有這2個習慣,可能會“長不高”,家長別大意


從專業角度我們可以瞭解到夜間光照令睡眠質量下降,而睡眠質量又是影響生長激素分泌的重要因素,因此得出開燈睡覺影響身高的結論。

二、睡前劇烈活動

來自北京運動生化教研室的崔玉鵬和天津運動醫學研究所的張勇共同發表過一篇《運動與睡眠》的論文,通過對運動員的運動和睡眠追蹤研究得到:大強度運動與睡眠時間間隔太短或進行不適應的運動將妨礙甚至破壞睡眠

結合前面第一點睡眠質量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我們可以得出睡前不適合的劇烈運動會通過直接影響睡眠而間接影響生長髮育。


孩子睡覺前若有這2個習慣,可能會“長不高”,家長別大意


瞭解了影響身高的壞習慣,我們再看看如何提升孩子的睡眠質量。

1、讓孩子睡前泡溫水澡

泡溫水澡能讓孩子身心都放鬆下來,尤其是孩子的肌肉可以得到鬆弛。孩子愛玩愛跑,白天體能消耗量大,肌肉處於緊繃狀態。溫水澡則剛好舒緩身體,讓孩子從緊繃狀態轉入放鬆狀態,從而獲得良好的睡眠。

而且睡前泡澡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棒的儀式,孩子會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泡完澡就要睡覺了。


孩子睡覺前若有這2個習慣,可能會“長不高”,家長別大意


2、睡前遠離電子設備

2015年美國專業雜誌《兒科》上刊載了一篇關於“睡眠環境對孩子睡眠的影響”的文章,裡面提到對2000多名孩子展開調查追蹤。

結論是:接觸電子設備的孩子睡眠時間被佔用比例大,對孩子第二天的精神狀態影響很大。

因此,要保障孩子擁有充足的、高質量的睡眠,家長必須引導孩子在睡前遠離電子設備。


孩子睡覺前若有這2個習慣,可能會“長不高”,家長別大意


3、形成規律的生物鐘

孩子一天中進餐、睡眠的時間點家長一定要把握好。舉個自身的例子,我女兒如果早上睡懶覺,就會延遲午睡的時間,一環扣一環,導致午睡一覺睡到晚飯,然後晚上要按時入睡就很困難了。

久而久之,容易日夜顛倒,一到夜晚孩子就精神抖擻。這樣混亂的作息當然會影響睡眠質量了,因此幫助孩子形成長期規律的生物鐘很有必要。


孩子睡覺前若有這2個習慣,可能會“長不高”,家長別大意


4、講睡前故事

睡前故事能夠幫助孩子平穩情緒,從白天的肢體運動狀態中轉換過來。舒適的床,家長輕聲細語溫柔的陪伴,更能讓孩子平靜安心,進入到睡眠階段。溫馨的童話故事讓孩子安然入睡,睡眠質量肯定大大提高。


孩子睡覺前若有這2個習慣,可能會“長不高”,家長別大意



如果,孩子剛搬到獨立的兒童房,還不敢一個人睡覺或者不敢關燈睡覺的話,家長可以先等孩子睡著之後再離開並關燈,平常也可以給孩子看一些有關獨立睡覺、自理能力的繪本,讓孩子能從心底願意接受自己睡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