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武侯祠前的廣場是比較開闊的,廣場兩側對稱著幾株古樹,右側古樹下有一巨石寫有“三國聖地”的漆紅大字,有好多遊人在此休息拍照留念。廣場中間有一巨大影壁(影壁牆),與“武侯祠”門口正對。遠觀全景門口兩側各有一隻石獅拱衛,門口兩側的紅牆向兩邊延展,牆內的樹木已經藏不住它的綠色有的都伸出牆外了。門口上方掛著一塊匾額寫有“漢昭烈廟”四個大字。牆壁左側一小塊黑色大理石寫“武侯祠”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右側牆壁是“武侯祠”鳥瞅圖。然後兩邊有側門我們檢票由正門進入。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唐碑

兩側石碑均在紅色閣樓內保存,唐碑又被稱為“三絕碑”屬於國家一級文物。為什麼叫做三絕碑呢?原來唐碑是由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文,書法家柳公綽書寫,雕刻名匠魯建所刻,是由三位名家共同完成的作品,這幾乎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可以謂是空前絕後吧,碑文主要歌頌諸葛亮的政績,治國謀略與為人處世等。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明碑

對過的明碑是由巨大的神獸贔屓(bixi)馱著,這塊石碑立於明嘉靖二十六年,是由四川巡撫張時徹撰文,成都府同知高登立碑,上面碑文主要介紹了武侯祠的歷史變革,明碑與唐碑是進入武侯祠後的一處重要景點。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前出師表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繼續前行二十幾米左右,就到了著名的“出師表”展廳,上方黑色匾額寫有“明良千古”四個金字。進入展廳內左側是“前出師表”,右側為“後出師表”,均為黑色大理石刻成懸掛在左右兩側牆壁上大約有20米左右,前出師表就是我們所學的“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後出師表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站在這裡許久,觀賞牆壁上的書法作品,理解其中含義,諸葛亮的書法作品如同當年的諸葛亮的內心表現的洶湧澎湃,彷彿身臨其境就在諸葛亮身邊,諸葛亮用慷慨激昂的語氣向劉禪進諫,可惜後主劉禪沒有劉皇叔(劉備)的雄才偉略。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劉備殿

殿前的道路中間是一塊長方形白色的雕刻,刻有雙龍戲珠。在劉備殿的右側為“文臣廊”,左側為“武將殿”。上方匾額寫有“”業紹高光”四字,進入殿堂迎面便是劉備像了,劉備像在燈光映照下顯得格外奪目,據導遊講劉備的耳垂又厚又長有帝王之相,當然這只是工匠們對於劉備塑像表達的一種美感。再來看看右側旁邊劉備之孫劉諶,據說劉諶性格比較剛烈,當年鄧艾軍隊兵臨城下其父(劉禪)準備投降,劉諶勸阻父親無效後自殺殉國,非常有骨氣。要是劉諶稱帝的話可能歷史會有所變動。其中東偏殿供奉著關羽及其兒子和部將的塑像,而西偏殿則供奉著張飛及其子孫三代。與殿相接的東西兩廊中,整齊端坐著蜀漢28位文臣武將。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兩側東、西廊房還分別塑有蜀漢文臣、武將坐像。栩栩如生,氣宇軒昂,形神兼備。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兩側偏殿,東側的偏殿是關羽父子和周倉塑像,關羽的義薄雲天,武藝超群,讓人敬佩。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西側的是張飛祖孫三代塑像,他那長坂坡的勇猛英姿浮現在我們眼前。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諸葛亮殿

武侯祠同漢昭烈廟、劉備墓(惠陵)相毗連。整個武侯祠坐北朝南,主體建築大門,二門,漢昭烈廟,過廳,武侯祠五重建築,嚴格排列在從南到北的一條中軸線上。以劉備殿最高,建築最為雄偉壯麗。武侯祠後還有三義廟、結義樓等建築。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武侯祠是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因為諸葛亮生前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諡號是“”忠武”所以這裡稱為武侯祠。武侯祠諸葛亮殿上方寫有“名垂宇宙”的匾額,兩側撰寫有:能攻心則反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迎面端坐諸葛亮塑像,上方寫有“靜遠堂”幾個大字。殿內右側則為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塑像,殿內左側為諸葛亮之孫諸葛尚塑像,諸葛尚曾隨父遠征戰死,不足20歲殉國,對於蜀漢王朝來說可謂是滿門忠烈。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諸葛亮殿上面有清果親王十七阿哥愛新覺羅·允禮手書的“名垂宇宙”牌匾。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惠陵

諸葛亮殿西側是劉備墓,史稱“惠陵”。由諸葛亮親選寶地,葬劉備於此。《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八月,葬惠陵”。據《諡法》,“愛民好與,曰‘惠’”,故名劉備墓稱“惠陵”。陵墓中還合葬有劉備的甘、吳二位夫人。劉備墓前有清乾隆年間所立“漢昭烈皇帝之陵”石碑,陵墓建築 由照壁、柵欄門、神道、寢殿等組成。陵前有規模較小的神道為清代所建。惠陵與武侯祠主要建築一樣亦為坐北朝南,緊鄰在漢昭烈廟與武侯祠西側。與武侯祠之間有紅牆夾道相連。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惠陵,漢昭烈帝劉備、甘夫人、穆皇后先後合葬於此,是三國時期唯一保存著的帝陵。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我的中國行(一O一)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漢昭烈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