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在經歷比“喪偶式婚姻”更可怕的日子

近段時間,大家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宅在家裡,可能我們從學校畢業後很久沒有經歷過這麼長的假期了。以前,我們經常抱怨自己,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陪家人,這次的“國家假期”給了我們足夠的時間,我們也能在各種自媒體上看到,從假期開始的闔家幸福的場面,逐步演化成一幕幕的家庭倫理大戰,感覺比我們平日裡看過的電視劇都精彩很多。


你是否也在經歷比“喪偶式婚姻”更可怕的日子

說到家庭關係中,我們除了與父母、子女關係以外,與我們最親近的其實應該是夫妻關係。常言道,父母只能夠陪伴我們前二三十年,子女也是差不多的時間,唯有夫妻關係,如果沒有任何“意外”的話,可以陪我們走到終老。之前,我們經常看到一個詞叫“喪偶式婚姻”,他的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一般指夫妻一方冷漠對待家庭,無視家庭義務,雖然名義上沒有喪偶,但是婚姻生活如同喪偶。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與這個詞相對應的新名詞,叫“保姆式婚姻”,如果說“喪偶式婚姻”是因為對婚姻生活的冷漠,那麼“保姆式婚姻”則是一方對另一方無條件無底線的“縱容”。


你是否也在經歷比“喪偶式婚姻”更可怕的日子

那麼,這種“保姆式婚姻”的主要表現又是什麼呢?這裡給大家講個故事,姑且把故事的女主人公叫做小C,一個已婚10年,有個9歲孩子的寶媽,當然,既然說是保姆式婚姻,那麼,小C應該還有一個跟她年齡相仿的“大兒子”,也就是跟她成婚十年的老公。小C兩口子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兩個人的工資也是普通水平,雖然算不上富足,但在大家的眼裡他們也應該是幸福的。不過,最近因為孩子一直都沒開學,兩個人也都復工,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就把孩子房子婆婆家幫忙看著,當然,很多人都擔心,這樣時間久了肯定也會跟婆婆的相處產生摩擦。平日裡小C工作雖然不忙,但也必須都是每天出滿勤幹滿點的,他的老公工作時間反倒相對彈性一些。按說,既然是兩口子,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困難應該共同面對,但是,小C的老公卻不是這樣,他似乎還處在一個沒有獨立的“大齡巨嬰”的階段,每天下班回來,基本就是兩點一線,吃飯、打遊戲。那麼孩子的學習,老人的照顧自然就落到了小C身上。看著她每天工作下班後,第一個衝出辦公室,匆忙趕回家,只為了能多幫孩子複習一道題,多為老人分擔一份家務,每天疲於奔命的樣子,讓很多人看了都覺得很可憐。更可怕的是,當身邊朋友善意提醒她,這樣不是特別妥當,夫妻兩個人本為一體,遇到困難應該一起面對,就連結婚誓詞裡不也都這樣說的嗎?小C的反應卻是特別平靜,她不緊不慢的說“他不會幹啊,跟他著急自己更累”的時候,所有人都啞口無言。

你是否也在經歷比“喪偶式婚姻”更可怕的日子

小C的情況,不僅僅是她一個個例,這個比例可能在很多夫妻中都存在,但筆者認為,“保姆式婚姻”比“喪偶式婚姻”更可怕,可怕的是,得勢的一方會變得越來越盛氣凌人,理所應當;失勢的一方也會變得一再推後,最終失去“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