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美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超過100000;意大利的死亡人數攀升超過9,000;

光看數字,我們只覺得觸目驚心,很難體味到感同身受。畢竟,我們的國家已經從疫情中走了出來,大部分人的生活恢復了正常。

即便有3000多同胞在疫情中去世了,可是那份鮮明的痛,也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遙遠,越來越模糊。

畢竟,我們用最嚴厲的封鎖,迅速控制住了疫情,將損失和傷害降到了最低,單就這點來看,就很值得慶祝,不是嗎?

但今天讀了幾篇新聞後,內心還是隱隱的刺痛。

所以,很想將這些感受,分享給大家。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第一篇新聞的標題是:我們從早上到晚上把死人帶走。

這是一篇對意大利疫情的新聞報道,報道里用了新聞牆的方式,記錄了在疫情爆發期間,那些死去的意大利人,那些個體的傷痛和災難。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意大利的總人口不過6千多萬,但是感染疫情的人高達4萬多,加之人口老齡化十分嚴重,死亡人數迄今已經超過了9000多。

很難想象,這個過去被認為是老人天堂的地方,現在死神收割老人的生命,就像收割韭菜一樣簡單。

大批大批的老人因為感染疫情,因為心肺衰竭,呼吸不暢,伴隨著各種併發症,在災難中大批大批的去世了。

這篇紀實新聞只是摘取了,一千多位能夠找到資料的死者名單,用照片牆的方式,將她們的死亡時間和簡介,用一個一個的小格子呈現,有些人留下了照片,更多人,連照片都沒有,還有很多人的資料,暫時沒有找到。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我只看了 一千多位死者,內心就十分觸動,很難想象,若是9千多位死者的照片和簡介,都這樣一一攤開,能夠造成多麼大的視覺衝擊和內心震撼。

Peracchi女士是一位天主教信徒,她的女兒說,她被帶走之後,就一直在隔離,當她去世的時候,家人甚至無法見她最後一面

「我們不能舉行葬禮」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為遏制該病毒,意大利禁止所有宗教和民間紀念活動,包括葬禮。貝加莫的墓地被關閉,一批批積壓的棺材,在火葬場等待著集體火化。

這意味著,她們的家人看不到她們最後一面,她們的骨灰甚至不能被區分開來,只能以集體的方式留存。

為了遏制病毒,死者只能穿著睡衣或病服,沒有化妝和洗澡,沒有任何體面的安葬。能分到一副棺材,已經是幸運的事情了。

教區的牧師說,她正在安排線上祈禱活動,幫助死者和死者的家庭,舉行最後的悼念。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中國作家方方說: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她是對的,可惜她本人和她的日記,在中國受到很多網友的攻擊。

很多人表示,她寫的太負面了,太陰暗了,讓人看了受不了。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想對這些人說,不是她寫的負面,而是這就是災難,這就是災難裡最真實的一面。你受不了,最需要反思自己的脆弱,而不是質疑別人寫這些的居心。

不然你以為災難是什麼?抱著手機窩在家裡刷刷劇,只是覺得有點無聊那麼簡單。

災難就是死亡,就是因為天災人禍,個體連體面死去都變得很難啊!

你光是看了都受不了,可想而知那些身處震中,承受這一切的人,她們是多麼艱難。

不要嘴上說著同情,卻連感受她們痛苦的勇氣都沒有。

若你不願意去感受,去面對真實和慘痛的一面,你就沒有資格說你懂得,你瞭解,你悲痛。

因為你的痛苦是虛偽的,是居高臨下的。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雷蒙德·卡佛寫過一篇文章,叫做:把你的腳放進我的鞋裡試試。

面對個體的悲痛,我也時常希望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可以有勇氣將自己的腳,伸進別人的鞋裡試試看。

只有你試過了,你才會明白方方記錄這些的意義。

人們往往容易忽略個體的痛苦,不斷地去歌頌群體的勝利,卻往往忘記了,自己首先是個體,其次才是群體。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今天看到的第二則新聞是,由於疫情,加繆的《鼠疫》在亞馬遜上被搶光了。

因為全世界都在反思這部小說,所傳達的永恆提醒:鼠疫桿菌永遠不會死亡或完全消失,它在傢俱或衣服中可以保持數十年的休眠狀態,它會耐心地在臥室,地窖,樹幹,手帕和舊報紙中等待,也許這一天會來臨,由於人類的自私或不幸,鼠疫會喚醒老鼠並在一些城市中,殺死自滿的人類。

該書於1947年出版,加繆的警告不僅是針對病毒,更具有政治性的意義。

看看病毒爆發後,西方領導人的做法,你就能讀懂加繆的深意。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在選舉年中,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用完全無能的,自我主義的,不人道的行為,來面對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二次病毒危機。

最初裝作視而不見,淡化傷害,之後發現本土的疫情爆發已經瞞不住後,又開始用甩鍋的方式,將矛盾劍指中國,用種族主義歧視的方式,轉移國內民眾的注意力。

對自己同盟國意大利的災難一言不發,也沒有發揮自己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一員的領導力,更沒有為國內的人民的安危做出切實行動。

在疫情爆發的最緊要關頭,特朗普依然在關心他的道瓊斯指數,依然寄希望於專家並不認可的疫苗,以及渴望美國在復活節前開放。

最可笑的是,依然口口聲聲宣佈:要使美國再次變得偉大。

但正如專欄作家,喬納森·弗裡德蘭,所指責的那樣: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

正如紐約州長,安德魯·庫莫,所直言的那樣:

我們不會再使美國變得偉大,它再也沒有那麼偉大了

當一個泱泱大國的總統,在最後關頭想的依然是自己的經濟,自己的政績,以及如何找人為自己的失利背鍋時,這個國家離偉大就已經很遙遠了,它再也沒有那麼偉大,也很難再偉大了。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利沃夫在發給美國廣播公司的一份聲明中說:庫莫州長和總統意見分歧,庫莫州長相信:

美國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是偉大的,那就是每個男人,女人和孩子都完全平等時,它的偉大才能充分實現。當總統談到使美國再次變得偉大時,他無視了我們遭受奴隸制,種族隔離,性別歧視和邊緣化的過去,他無視那麼多的痛苦,這是可恥的。

如果美國的偉大,不建立在對個體生命的重視和同情之上,偉大是空泛的,毫無意義的。

就像德克薩斯州州長,丹·帕特里克等無恥之徒所希望的那樣,讓老年人冒著生命危險,來保存美國經濟,以交換她們的子孫後代,可以享受資本主義不斷帶來的成果。

這種用個體犧牲換取金錢的方式,註定了這不會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會幹的事情。

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唯一值得慶幸的事情就是,美國是聯邦制國家,權力不全部存在於總統手裡,而分散在很多負責任的市長和州長手裡,並且美國眾議院是由民主黨控制的,民主黨人制定了一項2.2億美元的救濟法案,這讓美國人民不至於因為一位不靠譜的總統,而滿盤皆輸,沒有迴旋餘地。

但是看完之後英國的做法,會發現甩鍋真的是政治家的慣用技倆。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特朗普終於改口了,不再一口一箇中國病毒的叫囂,但是讓他住口的不是我們的抗議,而是因為他試圖甩鍋的行為,讓本土的亞裔人群,成為了本國種族主義分子的攻擊目標。

在特別忌憚種族歧視的美國,如果在疫情爆發中,在如此容易出現暴力事件的特殊時期,特朗普還不管好自己的嘴,真要出現大規模的惡性種族槍殺事件,特朗普將永遠被釘在恥辱柱上,絕對比他管控疫情不利的後果更嚴重。

而這種惡性攻擊事件,已經隨著他不負責任的言論,在本土有了抬頭的苗頭,這是他最後選擇改口的原因。

但是甩鍋對於西方政治家,真的是屢試不爽的技倆。

美國總統剛住嘴,這幾天英國《鏡報》就在接力,實力證明了:人民身陷水深火熱,政治家卻忙著甩鍋。

前一段時間英國《鏡報》還很老實本分,這段時間隨著本土疫情爆發,一連幾天都在拿武漢野生市場說事。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和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同的是,它們甩鍋很微妙,符合英國人一貫的嚴謹和保守,第一天說吃野生動物的危害,第二天說中國人吃野生動物的潛在風險,第三天又列舉了一大批亞洲野生市場的潛在風險。

真的是難為英國媒體了,本土狀況越來越糟的時候,還在惦念野生動物的安危,亞洲人民的健康。

可笑的是,這些言論不早不晚,正好發生在本土情況惡化的情況下,就像特朗普針對中國的攻擊,也從本土疫情擴散後才愈演愈烈一樣,甩鍋也好,分散本國人民的注意力也好,都被這群政治家們玩的爐火純青了。

遺憾的是,每一次災難中,都是群眾為他們的失利買單,失策負責,代價有時是生命,是鮮血,是家庭的支離破碎,個人的半死不活。

「特朗普手上沾滿了美國人的鮮血」總統的錯,人民用生命買單!

一對感染疫情的意大利老年夫妻

這讓我想到之前讀過的,一位美國專欄作家說的話,她說:災難讓我們意識到,全球不是統一的社區,而是分裂成國家和種族,但災難也讓我們意識到,全人類的同情心,不能侷限在少數藝術家和作家那裡,人類應該儘量擴散這種同情心,這是我們走出災難的唯一辦法。

小說《鼠疫》裡,也有一段神預言:巨大的災難來臨之時,無常和無力感使人開始認命,看到自己與他人命運的顛簸流離和最終的殊途同歸,從而開始溫情脈脈地抱團取暖。然而,現在,人們心灰意冷,只盼疫情有個結束,無論是死是活。

我希望經歷過盼望疫情結束的階段之後,人類能進入到抱團取暖的階段,能夠意識到自己和他人的命運,最終殊途同歸,而擴散同情心,是我們唯一能走向更好未來的工具。

文 | 巴黎夜玫瑰

圖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