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餐飲業損失慘重,隨著餐飲市場的復甦,行業競爭將加大,利潤空間壓縮也成為了許多餐飲店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對於餐飲創業者來說,增加更多的產品賣點才能留住日益挑剔的顧客,而“餐+飲”模式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經營方向。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餐+飲”模式為何受到市場歡迎?


餐飲由“餐”和“飲”組成,但大部分的餐飲店一直以來都只將重心放在“美餐”之上。


然而在盈利越發困難的今天,這個模式越發顯得無力而單薄,隨著茶飲市場的火爆,所以不少品牌開始打造自己高質量的飲品,對以前簡單的飲品進行了升級換代,把飲品作為一個單獨的重要品類來開發。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以快餐食品巨頭肯德基和麥當勞為例,前者早已開設了專門的茶飲區,後者也不甘示弱推出了咖啡產品,就連本土某知名快餐企業都做起了奶茶和啤酒的生意。這些行業巨頭都紛紛開始瞄準的飲品市場,普通餐飲創業者又有何理由不重視呢?


1、為什麼餐+飲的模式會受到餐飲人及顧客的歡迎?


外因:茶飲風口帶動了餐廳中的“飲”發展


據有關數據顯示,茶飲市場潛在規模約為500億元,消費群體約為5億人。網紅“喜茶”更有著“排隊兩小時,享用五分鐘”的魔咒,但年輕人依舊樂此不疲。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和茶飲品牌一樣,現在的餐飲消費市場中,18歲-35歲的人群依然是消費的主力軍。


在相同的消費群體下,茶飲火爆的市場就無形地驅動了餐飲市場中的“飲”,讓餐廳中的“飲”也感受到了“緊迫感”,放大“飲”地位勢在必行!眾多的龍頭企業開始挖掘“餐+飲”模式。


內因:增加餐企盈利點


①飲品利潤空間大


飲品的毛利潤一直都是餐飲行業裡較高的,飲品的銷售提高了,那餐廳的利潤也會隨之水漲船高。隨著越來越多的餐廳開始重視飲品,這塊的競爭也會日益激烈,甚至有人說餐廳正在成為飲品店的最大競爭對手。


英敏特Mintel公司在近年出具的消費者外出就餐報告指出,15%-20%的飲品銷售額能為整個餐廳貢獻50%的利潤。根據一些餐飲老闆的經驗,不重視飲品,就可能丟掉5%-20%的業績增長或者10%的純利。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最有發言權的就屬麥當勞的甜品站(飲品專賣窗口)了,為麥當勞的營業額貢獻了不少“功勞”。麥當勞首席市場營銷官說:“一個銷售好的甜品站會佔到母店銷售額的10%,但其所佔用的面積才不過是母店的1.5%-3%。多一個甜品站就是多一個分銷點,多一份額外的增長。”


②帶動品牌效應


飲品毛利的確很高,但是如果沒有銷量,那對餐廳利潤也是沒有多大貢獻的。如何讓餐和飲品達到1+1>2的效果呢,這是一門大學問


當然,餐廳飲品的選擇不僅僅是奶茶,有特色的飲品都能給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這個飲品最好與餐廳所提供的品類有關聯,這樣才能讓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不少大牌中餐品牌紛紛推出自己的爆款飲品,如海底撈的“火鍋伴侶”鮮小菌、西貝的沙棘汁、湊湊推出了茶米茶、小龍坎推出了龍小茶等等,這些飲品都算得上是顧客的品牌記憶。


菜品的味道好不好早已不是爭奪的重點,重點早就已經轉移到品牌塑造、差異化定位、供應鏈整合等內容上了。在這其中,品牌塑造就是餐飲人所必須學會的。要想消費者認可、接受品牌,那用飲品“打動”消費者的心就是一個不錯的法子。


③增加消費體驗


飲品的利潤相較於正餐來說是比較高的,哪怕是買最簡單的罐裝飲品。所以,早在幾年前,飲品已經是餐廳必備的產品線之一,擁有飲品的店也許不會有太大的利潤增長,但沒有飲品的店肯定是會對顧客消費體驗有所影響的。


消費者尋求複合式體驗,擁有餐+飲的店恰恰就給到了這種全面又有特色的體驗感。既能吃到美味的餐品,還能喝到擁有鮮明的特色的飲品!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④多種經營,提高收益


對於某些運用了餐+飲模式的店鋪來說,推出茶飲不僅能夠增加品牌效應和消費者體驗,也是多一種增加收益的模式。大家對於飲品小食的消費日益趨升。


彌補了經營時段的空白期、對於某些運用了餐+飲模式的店鋪來說,推出茶飲不僅能夠增加品牌效應和消費者體驗,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經營時段的空白期。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呷哺呷哺推出子品牌“湊湊”,開啟了“火鍋+茶憩”的複合型餐飲業態模式,並且用茶飲彌補了火鍋下午三四點的營收空缺。經過兩年的發展,茶飲部分佔據湊湊營收的20%,茶飲外賣則佔據40%左右。呷哺呷哺乘勝追擊,推出獨立茶飲品牌“茶米茶”。


“餐+飲”風潮怎麼跟,到底要加什麼“飲”呢?


以前在餐廳中,基本都是以碳酸飲料或者果汁為主的成品型飲品,少數“有靈魂”的餐廳可能會有自己熬製的酸梅湯、米糊、或者鮮榨果汁一類的“自熬型”產品。但千篇一律的“低配置”對於挑剔的食客似乎根本無法形成記憶點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餐+飲”已經成為很多餐企提升盈利與顧客體驗的重要手段。對於大多數餐企來說,“餐”依然是主營業務,“飲”還處於探索階段,如果盲目跟風,讓“飲”躋身主位,喧賓奪主,很有可能得不償失。要結合自己的企業基因,頭腦清晰地分析出“餐”到底要加什麼“飲”,才能不負眾望地脫穎而出!


現在:“飲”是自制飲品+自創飲品品牌


而消費升級背景下的餐飲市場中,年輕人以絕對優勢佔據主導地位,成為餐飲市場消費的主力軍。面對永遠追求新鮮感和體驗感的年輕食客,餐飲店不得不重視消費體驗。


複合式消費、吃喝一體的消費趨勢使得“餐”與“飲”越來越難捨難分了。


(1)做符合品牌調性的定製化產品


面對早已是一片紅海的火鍋市場,海底撈更是聲名遠揚,從服務到菜品,海底撈很少讓人失望。


從“好火鍋要配好啤酒”開始,海底撈就引領火鍋界抬高飲品地位,不僅走心的組建專業團隊研究啤酒口味,而且專屬啤酒也迎合了吃火鍋要親朋相聚的場景需求,增強了品牌的影響力。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而現在,人類已經不能阻止海底撈前進的步伐了,在研發海底撈啤酒之後,又新推出了“火鍋伴侶”乳酸菌飲品。據瞭解,海底撈這款低溫乳酸菌新品名為“鮮小菌”,玻璃瓶包裝,保質期可達21天。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值得關注的是,海底撈推出的乳酸菌產品主打可以“沖淡辣感”,並且乳酸菌助消化,比較養胃,不僅適當解決了火鍋的油膩感,並且可以緩解麻辣傷胃的弊端。


因此,餐廳為了抓住“餐+飲”的趨勢,一定要做符合品牌調性或者特色的定製化的東西,讓“餐”與“飲”適當綁定。就像紅酒配牛排一樣,讓二者形成“伴侶”模式,從而相輔相成。


(2)做出別人無法複製的獨家產品


說起西貝家的沙棘汁,可謂聲名遠揚,“市面沙棘千千萬,獨獨寵愛西貝家”是消費者對這款明星產品最大的認可。


西貝家的沙棘汁在符合店內風格的基礎之上大花心思,反覆為這款飲品投入精力,讓消費者養成了到西貝家必喝沙棘汁的消費習慣。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正是因為西貝的沙棘汁做到了讓食客們流連忘返,所以這款沙棘汁不僅在店內是超級明星,與市場上其他沙棘汁相比更是憑藉著獨特的口感名列前茅


西貝的沙棘汁不僅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在市面上也穩坐獨家的地位,別家很難複製。


想做好“餐+飲”中的飲,要研製出獨家的、別人無法顛覆或輕易模仿的飲品,就像一個飲品標杆一樣,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3)拿去市場上驗證,和專業茶飲品牌競爭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想,是不是找到一款新奇的飲品,“餐+飲”模式就大功告成了呢?


其實不然,先不說能否找到,首先飲品的打造就不是容易的事。不是做別人家沒有的,就是“餐+飲”,而是要在口味以及各方面都在專業品牌面前依舊有競爭力


就比如上文提到的“湊湊”。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從奶茶的專業角度來講,“湊湊”的“臺式手搖茶”可以說不遜色於市場上的網紅奶茶大品牌,無論從原材料、配方創新、中西合璧的味道,在數一數二的專業奶茶品牌面前也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經過兩年的市場洗禮,呷哺呷哺乘勝追擊,推出獨立茶飲品牌“茶米茶”。


這裡也給了餐飲老闆們一個啟示,不管做出什麼樣的飲品,都要敢於拿到市場上去檢驗,與所有同類產品統一考量。


要做好餐+飲並非易事,要理清以下4大問題


"餐+飲"的餐飲主流的優勢是能夠很好的帶動消費,但不代表說消費者的關注對象從口味轉移到了食材和體驗上,餐廳的運營重點也並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說想要做好"餐+飲"並非易事,首先,就需要理清以下4大問題:


1、產品研發與創新


消費者在選擇用餐時會對方便快捷的方式較為認可,"餐+飲"的風潮帶來了"吃喝一體化"的重新解讀。與正餐一樣,消費者希望得到的是在口感、食材營養搭配等多維度上實現差異化的產品。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知名品牌肯德基也跟上了新潮流主打的髒髒奶茶、奶蓋茶、並起來等,突破了以往一貫的碳酸飲料的印象。"餐+飲"處於平分秋色的狀態,消費者更多的是想得到消費體驗的同時,在均衡飲食營養搭配上實現差異化。


但是,想要"餐+飲"標準化,首先要有一款真正的差異產品吸引消費者。


2、供應鏈升級


"餐+飲"模式的發展均來源於供應鏈上的食材創新,比如麥當勞展開了咖啡品牌的業務,椰子雞餐廳推出椰汁類飲品,肯德基退出了冰淇淋等等。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對餐飲業而言,食材工藝的巧妙運用不僅有利於產品的深度開發,並且能增加供應鏈的升級難度。特別是連鎖餐飲品牌,供應鏈對品牌的影響舉足輕重,"餐+飲"模式自然成功的登錄上餐企的重要舞臺,有效的融合在餐飲的供應鏈中。


3、減少成本預算


隨著人工成本和房租成本的上升加持了餐飲的風險值,這導致了餐企必須為前程慎重考慮出路。


"餐+飲"模式不同於推出子品牌或發展子業務,更多餐企對於"餐+飲"的嘗試始於菜單與檔口,將餐+飲結合主要業務發揮出兩倍的效果會大大降低了成本預算,反而會提升收成。五官是產品或是團隊的變化,餐廳的管理也應以便制變迎合餐飲的發展。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4、精準定位


飲品的定位與原品牌有一定的捆綁關係,無論是運作子品牌或母品牌良好則都會受到關聯。

特別是設置了飲品檔口的餐廳來說,"餐+飲"中"飲"的定位實際上延續了母品牌的的定位,這就是和獨立的飲品品牌不同之處。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子品牌一定要結合母品牌的品牌基因鎖定目標人群,研究當前潮流形勢,深度挖掘母品牌的運營和營銷。


"餐+飲"模式固然是值得跟隨的一大趨勢,但前提需是"穩健"試水。


餐飲店如何打造特色飲品區?


1、建設簡約衛生的開放式水吧區


在一些主打輕餐的品牌餐飲店,會單獨開闢專門的飲品水吧區域,在視覺效果上就很容易吸引消費者的關注。而且,專屬區域既方便購買飲品的顧客打包消費,也能營造出高檔專業的餐廳氛圍,更加適合一些以都市白領為主要受眾群的小資餐廳。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2、飲品搭配是重點


在大眾的眼中,吃火鍋就該配啤酒,品嚐牛排總少不了紅酒,飲品與食物以及餐廳風格的搭配也是一門學問。例如,披薩店作為洋餐的代表,店內的飲品也該走時尚精緻的路線,雞尾酒、氣泡酒和咖啡都是不錯的選擇。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3、與飲品供應鏈平臺合作


從現實的方面考慮,一些餐飲店可能沒有足夠的資金去開拓飲品市場,那不妨與一些專業飲品原料供應鏈平臺合作,像輕餐國際這樣的輕餐飲一站供應鏈平臺一來可以免費提供技術培訓,省去研發的費用,二來可以提供配套的設備,三來可以提供穩定優質的原料供應。


2020餐飲趨勢解讀:疫情後,餐飲企業如何利用“餐+飲”模式突圍


2020年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餐飲創業者必須時刻緊跟潮流,不斷開發新的盈利點。若是固步自封,等待你的只能是被殘酷的市場淘汰!


當然,一家餐廳如果要選擇“餐+飲”的模式來操作,“餐”肯定是發展的重點,只有把餐做好,才能在“飲”上花功夫。否則,只會顧此失彼,兩邊不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