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洋媚外”是種病,它竟然被“疫情”治好了

世界疫情是面放大鏡,在對應一個國家治理制度,防疫抗役民心所向 ,執政水平的這次大考中,我國的政府和民眾用高度自律和大國擔當為世界人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目前的中國已成為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

相反,在對比中,一些西方國家打著民主自由的口號,卻不把百姓的安危放在眼裡,當權者不關心民眾,眼裡只有自己的支持率和股票。這也給我國一部分崇洋媚外的思想潑了一盆冷水。

社會上的確有一部分人吃著中國的飯,卻崇尚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為何一個堂堂大國的某些人失去了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呢?

“崇洋媚外”是種病,它竟然被“疫情”治好了

不過這一切因一場疫情,竟然奇蹟般地把一些人的崇洋媚外的毛病治好了。疫情在東西方悲喜態勢的轉換,讓我們對國家的強大安全暗自慶幸,也讓我們對發達國家的混亂與漠視目瞪口呆。

這是我們曾經認識的發達國家麼?顯然不是。曾經和現在,哪個發達國家才是真的?顯然目前的才是真實的。那麼,這樣的發達國家還有什麼可以讓我們仰望的?確實,他們沒有可以讓我們自嘆不如的。

“崇洋媚外”是種病,它竟然被“疫情”治好了

在這次疫情中,許多留學生在拼命爭取一條回國的路,他們感慨:經歷過這次,才懂得沒有團結的民族,就沒有真正的未來!關鍵時刻,能夠關心自己、保護自己的,只有自己的祖國和親人!

一些人的崇洋媚外的思想從哪裡來?

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並不瞭解日韓,也不瞭解歐美。部分人對美國國情盲目推崇,英國紳士和貴族頂禮膜拜,直到最近,疫情蔓延期間的政府行為,讓國人開始冷靜反思,缺乏現實視角和道德考量的西方文化習俗的盲目追捧是多麼無知和荒唐。

我們的經濟高速發展了幾十年,明顯縮短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但一些人的自輕心理依然存在,這其中有發達國家傲慢和偏見給我們造成的天堂假象,也有我們百多年貧窮落後積累的自卑感受。

“崇洋媚外”是種病,它竟然被“疫情”治好了

今天的中國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從經濟體量來看,我們是世界第二經濟體。在基礎建設方面我們的高鐵、路橋、電網、港口等等這些方面在世界上已經處於領先地位。在科技方面,中國的航空航天技術、量子通信技術、超級計算機技術、彈道導彈技術等,當數世界一流水平。在社會方面,中國的互聯網行業、移動支付技術、公共交通等,都被世界各國所讚歎和羨慕。

“崇洋媚外”是種病,它竟然被“疫情”治好了

在安全方面我們更是不用擔心,在國內你可以安心工作和生活,不必擔心某一天你走在街上或者在自己家裡被人暴力襲擊,也不用擔心逛著街就被汽車炸彈炸飛,中國真的強大了,從一個國民在自己家門口都會被欺負的國家,變成了無論你在世界的哪個地方都能保護你安全的國家。

崇洋媚外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其對中國的知識分子和商人的洗腦。那些鼓吹 日本工匠精神的、美國自由民主的、法國文化世界中心的、英國締造現代社會契約精神的,不是書讀的少,就是別有用心。

最近英國1.5萬名英國小留學生再次把幼年送出國問題擺在人們面前。為什麼會讓孩子接受西方教育?

“崇洋媚外”是種病,它竟然被“疫情”治好了

究其原因,1,覺得洋教育就是比國內教育好。

1.5萬小留學生在英國。10萬以上中國的小留學生遍佈全球。

2,覺得洋外教就是比國內的老師牛。這個在很多外語培訓班是很流行的。

不管你說的是英式英語,美式英語,甚至印度式英語,非洲式英語……就可以成為很多家長心中神聖的“外教”。

3,甚至大學放底對洋學生要求。教育崇洋媚外才是最恐怖的。

年齡太小、自理能力太差、對中國文化缺少深刻認識、德育不足的人不宜出國留學,因為沒有本土文化的信仰護航,註定一生歧途。

中國的基礎教育水平是世界公認的,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連中國的傳統文化都還沒學過,就送到英國去接受純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在西方文化中薰陶出來的孩子,將來是打算讓這些孩子回國報效呢?還是做一個英國紳士呢?

最近些天,很多人是以逃命的姿勢回家,情有可原,同時中國也並未拒絕回來的人,哪怕已經確診。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外的大爆發,中國大陸這片在疫情期間曾經被很多國家禁飛的地方,如今儼然已經成為了避難的天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