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我不要了”!老人幫子女帶娃,他們卻躺著玩手機

馬玲和丈夫是大學同學,畢業之後都在同一家金融公司上班。兩人結婚後就有有了孩子,可是公司事務繁忙,夫妻倆誰也不願意放棄事業,商量了很久決定還是都去上班。

賺多多的錢才能給孩子好的條件,可是孩子誰來帶呢?馬玲也不願意辭職當全職媽媽,夫妻二人每天都加班,別說帶孩子了連做飯的功夫都沒有,交給保姆帶也不放心。

最後二人商量孩子給婆婆帶,婆婆一個人住在鄉下,雖然沒什麼事但是總是孤孤單單的,帶帶孩子有個伴也好熱鬧些。

“孫子我不要了”!老人幫子女帶娃,他們卻躺著玩手機

打電話給婆婆,說是每天啥也不用幹,吃吃喝喝帶帶孩子就行,婆婆打心裡覺得應該很自在,她也非常樂意來幫忙,於是丈夫把婆婆接來了城裡。

婆婆來的時候高高興興,還帶了很多自己家地裡種的菜來。可才過去一個多月,婆婆就受不了了,每天寸步不離地照顧孫子,只要孩子醒著就得一直抱在手裡哄。難得孩子睡下了落個清靜,還得收拾衛生,全家的家務都得做。

夫妻倆下班回來沒時間做飯,婆婆還得張羅著買菜做飯,為孩子吃飯,吃完飯之後,兩人要麼抱著電腦要麼就拿著手機,往沙發上躺著,誰也不願意收拾碗筷。

“孫子我不要了”!老人幫子女帶娃,他們卻躺著玩手機

有一次,孩子都哭得直抽抽,兒媳婦竟然對婆婆喊道:“媽!你去看看寶寶怎麼又哭了?”

這一下把婆婆氣得不輕,這孩子彷彿跟自己沒關係一樣,婆婆非常不滿地說“這不是你倆生的?自己孩子自己不管?”

兒媳婦自知理虧卻還要替自己辯解“我這不忙工作呢麼?”

婆婆終於忍無可忍徹底怒了“這孫子我也不要了!你們誰生的誰要去吧!跟不是自己親生的一樣,成天一到家就攤那玩手機,啥事都指望我一個老太婆!”

“孫子我不要了”!老人幫子女帶娃,他們卻躺著玩手機

氣得婆婆第二天一大早自己坐車回老家去了,冷靜下來馬玲和丈夫也煩死了自己做的不對,給老人家道歉,才緩和了一些,但是婆婆卻是說什麼也不答應再來給夫妻倆帶孩子了。

作為剛有孩子的父母來說,其實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責任,而年邁的父母幫助我們帶孩子只是因為他們愛我們,並不是義務,孩子的教育問題應該自己來承擔。

1、父母幫帶孩子,要學會感恩

老人就算在家沒事情做,他們的義務也不是給兒女帶孩子,畢竟他們忙活了大半輩子也許要享受屬於自己清閒的時光,帶孩子是一件非常繁重的任務,老人需要花比年輕人更多的精力,這對老人是不公平的。

當然有老人主動願意幫帶孩子,做兒女也該懂得感恩。這不僅是孝順父母,更是給自己的孩子做好了榜樣。

“孫子我不要了”!老人幫子女帶娃,他們卻躺著玩手機

2、自己閒下來也要帶孩子

不是老人來幫帶孩子,孩子就完全交給他們了,自己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幫助老人多分擔些,畢竟是自己孩子,這樣也能減少父母的負擔。

3、多和父母交流

很多育兒分歧的產生完全是不溝通導致的,兩代人會有各自的帶娃觀念,誰都不能說誰是錯的,這就需要相互交流,才能化解。畢竟有時候育兒分歧會上升到家庭矛盾。


大家好,我是@楊桃媽媽育兒 ,感謝您的關注,在育兒道路上,我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