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天天寫小說,考試還得了第三名,大家都圍著他不放

王玢有個堂兄叫王珞,也在給衡王世子做伴讀。

姜豐與王珞有過一面之緣,對其印象深刻。就是那個錦衣華服的小胖子,在世子殿下面前建議他出家的!

鬼才要出家!他是要科舉進士、加官進爵、封妻廕子的人!

“珞堂兄與我有些齷齪,又受了人挑唆,給姜兄添麻煩了,很是抱歉。”王玢將姜豐接連兩次分到廁號的原因隱晦說了一遍,然後誠懇地道歉。

姜豐這才明白,原來自己這麼倒黴,是犯了小人了。的確是“小”人,那個王珞也不過十五、六歲大,還是個半大的少年。

王家的大少爺,若說要科舉舞弊,這樣的大事是不能辦的,但是示意人插手安排一下座位,噁心一下姜豐,還是很好辦的。

就算將來事情被拆穿了,也不過是小孩子的惡作劇。廁號總得有人坐,怎麼別人坐得,你坐不得?

你若因此發揮失常考砸了,那也是你自己水平不夠!

姜豐想著,只得苦笑說:“原來如此……此事與悟痴無關,悟痴何必道歉。”

王玢微笑道:“姜兄放心,不會再有這樣的事了。”說著,眨了眨眼,似乎想到了什麼壞主意,倒是難得的露出了少年人頑皮的一面。

姜豐哪知道他在打什麼主意?反正只要不是對自己不利的就行了。

此事就此揭過,王玢又關心了一回考試的事,姜豐便將考題和自己的回答說了一遍。

沒想到王玢居然也能言之有物地討論起來,果然王子伴讀不是白當的……

第二場考試很快就放榜了, 得了榜首的依然是上一場的那個盧遠成,據說就是府城人,年近三十,也是考了很多科的資深才子。

姜豐這次勇奪第三,把“情敵”王珉壓在了身後,頓覺神清氣爽,被小人捉弄的悶氣也消散了。

因為進入了前三甲,注意到他的人也多了起來。

客棧裡,一些熟悉、不熟悉的考生都向他打招呼、祝賀。各種吹捧之詞就像不要錢一般倒出來。

姜豐也只能應酬一二,正謙遜地商業胡吹,就見胡大山走進客棧,一見到他,就大聲說:“姜兄!你今天一定要和我喝兩杯!”

出門在外,為了避免喝酒誤事,能不喝酒就不喝酒。姜豐連連擺手:“我喝不得酒,還請見諒。”

“是朋友不是?姜兄一定要喝一杯!不喝就是看不起我!大家說是不是?”胡大山大聲說,眾人也跟著起鬨。

姜豐終於有些不耐煩了,皺了皺眉道:“還有第三場要考,慶祝還早呢。我今日疲乏了,先回房休息,就不陪諸位了。”

與其在這裡商業互吹,還不如回房多看兩頁書。

就算府試過了,也只是有一個童生的名頭,連秀才都不是。而秀才,還只是古代最底層的士族。

眾人都有些掃興,唯獨胡大山臉色不變,仍然笑嘻嘻地跟著姜豐進了房間,一定要跟“姜兄”好好親熱親熱。

“我早說姜兄非同尋常,果然是令我說著了!這次是第三名,下次問鼎榜首也未可知!”胡大山很高興地說。

彷彿姜豐是他的至交好友。其實兩人也不過是幾面之緣,且第一次見面還有些尷尬呢。

姜豐微笑著看著他,也不回話,想聽聽他還要說什麼。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果然,就聽胡大山既羨慕又好奇地說:“聽說姜兄與王老相公家的公子相熟,還蒙世子殿下召見?真是天大的臉面!不瞞姜兄說,在下對世子殿下也仰慕得很……”

姜豐抿了抿嘴,笑道:“這也是巧合,正好殿下看了我寫的一本小說……”

說著,就將自己寫小說的事粗略說了一遍,只沒說是哪本書。讀書人寫小說話本,通常都會為自己起一個筆名,就是不想讓人知道作者的真實身份。

這是慣例,因此胡大山也沒有追問。

聽完之後,胡大山沉吟了一會兒,突然拍了一下大腿,說道:“姜兄!我也要寫小說!嗯……小說名字就叫《扛著殺豬刀去科舉》,寫一個屠戶家的小子,立志讀書,一步步考取功名,從秀才到舉人再到進士,然後被權貴人家榜下捉婿,從此平步青雲,你覺得如何?”

不如何,你可真敢想……還榜下捉婿、平步青雲呢,姜豐汗顏,問道:“胡兄家是屠戶?”

“姜兄如何得知?”

“看得出來……”姜豐忍著笑說道,“再者,通常人第一次寫小說,都會代入自己。”

“姜兄高明!”胡大山拍了拍堅實的胸膛,自豪地說:“不天天吃肉,能有我這樣的身板?姜兄,你覺得我的小說能火嗎?世子殿下會喜歡嗎?”

“小說的事,各花入各眼,或許能火也不一定。”

胡大山一聽更高興了,站起來說:“那我考完試回去就寫!寫完就給姜兄過目!”

姜兄送走了胡大山,笑了笑,這個胡大山也是個妙人。明明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那樣尷尬,他也能當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就說剛才,一開始自己是不耐煩的,最後三言兩語的,倒和他相談起來。

果然,能在科舉場上過五關斬六將的,就算是表面看起來粗豪魯莽,其實內心都是有成算的。

過了兩天,就到了最後一場考試,策論。

策論又是重中之重,需要連考兩天,在考棚裡過夜,這可是一場硬仗!幸好這次姜豐沒有再分到廁號了,他特意留意了一下,看看哪個倒黴蛋接過了他的寶座。

咦?竟然是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