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商業3個月可恢復?先看完這篇再說!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國的實體商場和購物中心進入了“停擺 ”的狀態,

湖北作為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身處其中的購物中心和商戶等無疑是受影響最大的。

危機過後,迫使我們每個人、每個企業都要走出舒適區,創新應變。如何重振信心,做好商業的復興,成為擺在全行業面前一個無法迴避的課題。如何應對變化,更成為每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能力。

此次,《浩哥看市》商業研習社聯合湖北權威行業協會組織—湖北商業地產聯盟,特策劃推出“後疫情時代,商業地產的革新與突圍”系列專家專題訪談,探求“變危為機”之法。

人物:吳 昌 洪

湖北商業地產聯盟特聘專家,資深商業地產策劃師,主題商業實戰操盤手

實體商業3個月可恢復?先看完這篇再說!

吳 昌 洪

作為商業地產領域的資深實戰專家,吳昌洪從1986開始做商業,30多年的行業經歷,積累了豐富的實操經驗和行業前瞻性。

在吳昌洪看來,房地產下一步將不再是做純地產,而是要探求地產細分行業的新模式

從省會城市、地級市、再到鄉鎮的商業,從購物中心、主題商業、社區商業,再到文旅、康養等,各類形態的商業他幾乎都親自實操過,在他看來,目前多數商業的機會都並不大了。

經此一疫,在吳昌洪看來,未來實體商業的機會方向更多還是社區和鄰里商業。

在他看來,社區商業雖發展多年,但仍屬於一個原始傳統的行業地帶,跟買的人,賣的人,跟社區、物業、開發商都沒關係,只跟經營者和投資者有關係。

“社區商業的根本是滿足社區需要,為小區居民提供便利,但至今仍沒有哪個開發商能夠真正把這個精髓落實,社區商業還沒有發揮其真正的價值。”

武漢市有近1萬個社區商業,體量之大,如何把社區商業形成類閉環模式,滿足各方需求和多方共贏,使得社區商業變成有有源之水,有本之木,這才是社區商業未來真正的發展方向,也是疫情後當前商業地產人要做的事情。

實體商業3個月可恢復?先看完這篇再說!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觀點,以下為浩哥看市專訪實錄:

1、從經濟層面看,此次疫情對實體商業產生哪些最主要的影響?是否會加速整個行業的洗牌和分化?

吳:在我看來,無論過去和現在,無論是大的商業綜合體,還是百貨,都活的太滋潤了。

此次疫情加速了線上,尤其是新線上的如火如荼發展已是不爭的事實,如網紅直播、社群營銷等模式,改變了傳統商業的銷售場景和形態,如果傳統的實體商場再不改變,不向新線上發展,不向無接觸式服務、社群化,獨立IP化方面發展。那麼傳統的實體商業就會在這一次疫情發生的過程中遭遇淘汰的危機。

大家理解的傳統的線上模式是淘寶和京東等電商平臺,過去實體商業也有這些概念和建設,但多數還沒有一個真正系統的推動和構建平臺,

那麼這次疫情無疑成為了拯救行業轉變發展的一個生死加速器。

2、如何看待疫情中實體商業所採取的線上自救措施還有哪些不足和思考?這些措施會加速部分實體商業的衰落麼?

吳:我認為疫情中部分實體商業所採取的所謂線上引流和自救措施,還只是被動的

自疫情發生以來,湖北地區是從3月初才開始搞社區團購、無接觸式購物等線上措施,如果那時候我們能及時的上線,或者說提前佈局,當時一些區域的感染人數應該會再減少些。所以,我認為這些線上自救措施是有一定被動性的。

實際上,實體商業發展線上的時間並不短,但是一直就是不溫不火,為什麼?原因就在於大部分商業還是能夠活得下去,即使活的不輕鬆,但依然緊迫性不夠。同時,很多實體商業對線上線下的技術準備還並不具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在我看來,線上做得好,並不會加速實體的衰落。因為,傳統的線上只是通過大批量的採購從而實現單價便宜的目的,而現在我們說的新線上,是要用個性化的方式進行營銷,圈粉,變成獨立的IP營銷,變成個性化的,一對一的服務,變成鏈接,變成消費者是經營者,這才是未來的變革求生存的大方向。

3、此次疫情對整個行業的影響會持續多長時間?為什麼?

吳:在我看來這次的疫情影響涉及的行業範圍之廣,其實並不比08年的金融危機要少。我預計這次對商業地產這個行業而言,影響週期至少會在3—6個月。因為,商業的恢復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有行業心理上的恢復,更在乎消費者的心理恢復。

從3月底開始計算,4/5/6/7/8/9,其中7/8/9月正好是實體商業的淡季,10月份才是傳統商業的旺季,預計至少應該會在下半年以後才會迎來整個實體商業的完全正常恢復,最壞的情況要到10月以後,這都取決於社會經濟恢復的速度和我們行業人的努力。

4、這次突發危機給商業地產行業的警示是什麼?應該如何增強抗風險能力?

吳:其實最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企業自身的免疫力問題。

凡是原來商業做得不好的,本來那個時候還能夠勉勉強強的,經此一役,很容易被沖垮倒下。比如原來招商只招了60%的,疫情後可能只會剩下30%的商戶,當這30%-40%的商戶勉強維持一段時間後,如果經營效益不好,馬太效應下,沒有消費者進來消費的話,商場會很容易垮掉。所以這個時候對於過剩的、經營能力差的、管理差、債務深重的商業,一定會遇到衝擊。

二是、作為一個商業企業,探索線上平臺和數字化創新已迫在眉睫。

三是、對於商業運營公司而言,

一定要改變過去傳統的“坐商”模式收收租金打打廣告就可以了。此次疫情警示我們,作為專業商業運營機構,要思考如何去提高經營管理能力,幫助商戶培訓,參與商戶的經營,而這些事情是以往絕大部分商業都沒有真正去做的。

四是、商業經營的穩健性。從管理經營的角度而言,多數商業其實本來就是一個微利的企業,再也不能盲目投資,任意去投資其他的內需發展,精耕細作、穩健經營,才是作為運營方所需要的正確態度。

5、對所有身處漩渦中的行業商業地產人有什麼新的要求建議?

吳:首先在我眼裡,商業地產人有兩種,一種是商業地產前期的研究諮詢的專業人士,二是商業地產的運營管理人員。這兩類商業地產人都應該要有對行業發展的前瞻研究,研究商業物業發展的前沿動態,商業品牌的發展動態,把握行業發展的趨勢。

其次,要不斷運用新的商業思維,商業模式和商業策略。現在的商業發展日新月異,需要我們商業從業人員提前運用新的技術去不斷髮展創新。

最後,這次疫情對我們這個行業最大的觸動,應該就是如何去構建新的消費服務關係,如何不斷利用“用戶需求”的思維來推動我們企業自身的創新,真正做到把以往的簡單的“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生產和消費的關係”的傳統思維,轉化成“創造用戶終身價值”的新型生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