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文物最大的危機:流失海外,還是?

今天中國文物面臨的重大危機,並非所謂文物外流,而是文物的作假與賣假。

今天中國文物面臨的重大危機,並非所謂文物外流,而是文物的作假與賣假。

從金縷玉衣、漢代玉凳,以及許多其他的例子,我們看到文物鑑定權威,一個個地被贗品騙過、擊倒。這些權威與其弟子都是各大博物館把關的幹部,如果連他們也被假貨騙過,將來博物館裡的藏品都可能有真偽的爭議。


真偽既然說不準,就有人會大膽把博物館裡的真品盜賣,改以贗品來取代,導致文物的汙染與沉淪。

當前中國文物最大的危機:流失海外,還是?


故宮哥窯展現場

近年來最著名的監守自盜案,發生在故宮博物院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局外八廟管理處。該管理處主任李海濤自2001年5月至11月,將庫房裡所藏86件文物盜出轉售,然後以仿造的贗品代替真品。

這些盜出的贓物,於2002年10月出現在香港佳士得拍賣公司,居然都還附帶著故宮文物管理處的原始標籤。因為這些標籤有人認得來歷,所以全案得以偵破。


倘使這個盜賣集團不如此粗心大意,而是先將故宮標籤銷燬,這個案件也許至今仍然神不知、鬼不覺;結果是一些贗品世世代代被當成真品而流傳下去。

李海濤事件當然不是孤立與偶發的案件,據報導,光在2004年中國各地文物監守自盜案即有36起,以後還逐年增加。

當前中國文物最大的危機:流失海外,還是?


承德外八廟之普寧寺

文物被盜賣,只要不被銷燬,事情尚小;但是以假亂真,則是無比大事。因為文物的真偽如果遭人懷疑,其價值必大跌。價值大跌,則文物就難以受到大眾的呵護,甚至在大眾眼裡,變成骯髒騙人的東西。

我們常聽到一種理論,說有贗品才有研究的樂趣,如果文物全都是真的,那鑑定的學問就無用武之地,也失去了撿漏的可能。


按照這種說法,好像贗品越多,收藏就越有樂趣,其實大錯特錯。

當前中國文物最大的危機:流失海外,還是?


故宮陶瓷館

如果我們今天要去餐館品嚐美食,然而又擔心食物不潔;於是每道菜上來,大家拼命檢查干不乾淨,還用筷子到湯裡不停的攪和,看裡頭有沒有蒼蠅。那請問,這是來享受,還是來受罪 ?

看到古文物,不能安心賞玩,卻老是要擔心真偽,是非常煞風景的事。

大家都知道,欣賞古文物,一在於其考古價值,也就是能透過文物,瞭解過去;二是欣賞其藝術成就;三是滿足那種跨越時空、能接觸到古人的神秘感。


假文物的罪惡,一是竄改歷史,二是以差之毫釐謬之千里的忸怩做作,來扭曲活潑自然的傳統藝術,三是欺騙收藏者的懷舊感情。

當前中國文物最大的危機:流失海外,還是?


故宮武英殿趙孟頫大展現場

我有一些朋友,原來很喜愛中國文物,後來發現花錢買來的居然是一文不值的贗品,從此對中國文物的喜愛轉為極端的厭惡。

收藏界流行一句話說,買骨董必經三部曲:開始被人騙,中間騙自己,最後去騙人。

騙自己的意思是自我洗腦,把買的假貨硬想成真的。騙人是為了把買的假貨倒給別人,減低自己的損失。所以假貨氾濫不僅傷人錢財,還會損人心智,最後讓人墮落成騙子。

下面讓我們比較一件商代方斝與其仿品,看假貨如何汙染中國的傳統美學。


圖1右邊的方斝系本人所藏,於紐約購自國際知名骨董商Giuseppe Eskenazi。左邊的方斝則是贗品,據說曾於巴黎展覽並以高價賣出。

當前中國文物最大的危機:流失海外,還是?


方斝比較

當前中國文物最大的危機:流失海外,還是?


方斝比較-局部

比較這兩張圖片,可以看到鑄造方法的不同。

右邊真品用塊範法鑄造,還可以看到腿上包含的範土。假的是用現代的硅模,以失蠟法鑄造,所以不見範土。

造型上,真品穩重有力,假的則比較瘦高,顯得輕浮。最主要的差別請見圖2,上邊真品上的鳳鳥,瀟灑從容,下面假的則看起來像驚弓之鳥。

兩者在美學上,初看只是差之毫釐,細看則謬之千里;中國偉大的商周青銅美學,在此遭到扭曲汙染。

當前中國文物最大的危機:流失海外,還是?


國博趙州橋石欄板(隋)展示現場

假貨由製造到銷售,經過一連串的人。如果這些人都得到了利益,他們會結合起來,防止作假被拆穿,於是形成了一股壓制真相的黑勢力。

作假越猖獗,這股黑勢力就越膨脹,最後可能懂真假的人個個閉口,而造假的人則肆無忌憚。例如有人說市場上95%是真貨,即屬此類。


有位考古界的朋友說,以前他們從事考古挖掘的時候,怕別人來偷文物;現在怕的是,有人把假文物混進來。

因為經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大家都承認是真品;如果某件贗品被認為是考古出土,就可以騙倒所有專家;同類的仿品也都可以雞犬升天,被公認為真品。

當前中國文物最大的危機:流失海外,還是?


國博館藏木雕觀音像(宋)

因為文物造假危害極大,重視文物的國家都訂有罰則,對造假謀取不當利益的人,給予懲處。

當前中國文物最大的危機:流失海外,還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