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抵不上一紙護照!入籍外國上北大、清華都是免試的。

最近,1.5萬小學生留學英國的事情,有網友犀利地指出:之所以很多家長讓孩子很小就去外國留學,其根本目的就是讓孩子獲得外國的國籍。如果在國外發展得好那就不用說了,如果在國外混不下去了,還可以用外籍留學生的身份回國讀取名校。雖然說不見得都能被清華錄取,但是我國很多985和211院校都招收國籍學生,這些學校同樣是很多國內學生所可望而不可即的。

十年寒窗苦,抵不上一紙護照!入籍外國上北大、清華都是免試的。

關於這個事我們今天來理一理......

01

成了外國人,免試上北大、清華

中國的好大學有很多,今天我們就拿兩所最具知名度的學府來看一下。

其實在去年,這兩所大學的官網上就公佈了有關2020年招收外國留學生的簡章,從本科到博士。我們就來解讀一下這兩所大學在招收外籍本科生的簡章,有哪些內容,和國內的標準又有哪些不同?

1⃣《2020年北京大學免筆試招收外國學生來華留學攻讀學士學位招生簡章》如下:

十年寒窗苦,抵不上一紙護照!入籍外國上北大、清華都是免試的。

劃重點:

1、免筆試。

2、外國留學生。

3、高中以上學歷。

4、持有外國有效護照的非中國公民。

5、擁有已註銷中國國籍的證明。

6、漢語水平hsk6級。

7、最關鍵的是還給獎學金!獎學金!獎學金!(學費、生活費、醫療保險費等)關於這一點我們後邊再來進一步解釋。

2⃣《清華大學2020級本科(國際招生)》

十年寒窗苦,抵不上一紙護照!入籍外國上北大、清華都是免試的。

劃重點:

1、具有相當於中國高中的畢業學歷;

2、年滿18週歲,未滿18週歲的,提交《在華監護人公證書》;

3、提供高中成績單,高中畢業證書,國際通行考試的成績和其他一些證明材料;

4、漢語水平達到HSK漢語考試五級(含)以上。

6、放棄原中國公民身份成為外國公民的。

7、原中國公民,必須持有有效的外國護照或國際證明文件4年及以上,且近4年之內有在國外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一年住滿9個月可算一年)

另外,與北大一樣可以申請中國政府獎學金、北京市政府獎學金。

而且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外籍學生入學

不用筆試,而是採取“申請—審核”制錄取。

換言之,只要你的孩子擁有外國國籍,想要入讀清華只需要提交申請等待審核就行。甚至對於一些比較優秀的外籍學生,連面試環節都可以免除!如此優厚的條件,怪不得網友感嘆“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

02

關於HSK考試

漢語水平考試(簡稱HSK)為測試母語非漢語者(包括外國人、華僑、華裔和中國少數民族考生)的漢語水平而設立的一項國際漢語能力標準化考試。 6級是新漢語水平考試HSK的最高等級。

那麼HSK6級到底是個什麼水平呢?來看幾道往年的考試真題。

十年寒窗苦,抵不上一紙護照!入籍外國上北大、清華都是免試的。

怎麼樣?這個難度對於外國的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就像我們大學考英語六級一個感覺。

但我想說,如果這種考試讓那些在中國小學畢業、初中畢業後,入籍他國,去國外上學的孩來作呢?也就是那些“半路出家”的孩子,即便他在國內的學習成績再差,也是秒殺外國小孩的,所以這個對於那些小留學生們根本就不是限制。

03

放棄中國國籍

兩個大學的招生條件,大同小異,基本上是一致的。有一條,本人看來是十分的刺眼:註銷了中國國籍、放棄原有中國公民身份的外國人。

這一條有意思了,似乎是專有所指。因為你要是隻針對地地道道的外國人的話,是沒有必要這麼說的。我的理解就是這是專門為那些移民海外的華人所做的特別說明。

所以從這一點,就更加不難理解為什麼這次疫情曝出了那麼多的小留學生。因為他們的家長早就在做準備了,即便到時候不在國外上大學,也可以以外國留學生的身份來中國,而且可以很輕鬆的入學中國那些985、211名校。

這裡就有我們感到不舒服的地方了,放棄國籍,出口轉內銷,反倒搖身一變成了上等貨。

這就不得不提一下“起跑線”的問題了,人家這是把“起跑線”搭到國外去了。甚至將來就可能出現,原本在國內同一個小學班級的兩個小孩,最後不是因為自身學習努力不努力的問題,而走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所以,綜合來說就是:

一本外國護照 + 高中成績和畢業證 + 會說漢語,就可以申請讀北大、清華!

而對於入籍後的華人,如果從小母語還是漢語,就不需要提供漢語成績,只需要擁有外國國籍滿4年!最近4年內在國外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實際只需要一年)!

十年寒窗苦,抵不上一紙護照!入籍外國上北大、清華都是免試的。

這麼來看,在我們眼中那些抑視不可及的名校,換個方式,另闢蹊徑,對於某些群體也不過是如此簡單!

04

分數、公平?

北大、清華,這兩所中國頂尖學府,對於全中國的莘莘學子們來說,是人生前18年拼命為之奮鬥,但又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對於大多數學子來說,想進清華可謂難於上青天。

比方說,就在過去的2019年高考,清華大學理科錄取分數線分別是:

十年寒窗苦,抵不上一紙護照!入籍外國上北大、清華都是免試的。

再來看一下2016年清華大學在各個地區的錄取比例:

十年寒窗苦,抵不上一紙護照!入籍外國上北大、清華都是免試的。

從此表格中可以看到,錄取比例低得令人咋舌,拿山東省為例,每4436個學生中只有一個被錄取。國內的孩子們想上清華,就是這麼難!

對於這種現狀,雖然有很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但是迫於現實也只能是默默接受。

但是對於清華大學對於外國留學生的這種政策,讓很多網友無法淡定,因為按照通知中的內容來看,國際生只需要出具成績單和其他資質的證明材料,然後經面試通過就可以被錄取了,對於特別優秀者甚至不需要通過面試就能夠被錄取。

十年寒窗苦,抵不上一紙護照!入籍外國上北大、清華都是免試的。

這不得不又要說那1.5萬名在英國的小留學生們了,因為如果到他們18歲的時候選擇來中國上大學,那麼他們將會和像上面那些一樣,從我們各省考出來的尖子成為同學。即便以他們的水平在國內高考連一本都上不了。

可以說,這些出口轉內銷的外國留學生們以他們完全不匹配的能力,獲得了我們有限名校裡的有限學習資源。更可悲的是,他們學完了並不會忠於我們的國家,他們所忠於的是早已宣誓入籍的外國。

所以,這樣公平嗎?

05

超國民待遇

此外,這些來中國上學的留學生還會享受高額的獎學金和優厚的生活待遇,一般這些留學生都會獲得大約10萬人民幣每年的獎學金,有些學校甚至更高。

北京師範大學院長鬍必亮,之前在採訪時曾說過:我們和非洲的獎學金是很低的,一人一年也就10萬左右,讀一年才獎勵10萬元,已經很少的了。

十年寒窗苦,抵不上一紙護照!入籍外國上北大、清華都是免試的。

住宿上也會優先照顧,一人間或者兩人間基本上成了標配,空調、廚具等也是國內學生所無法享受的。國內學生基本都住的集體宿舍,幾平米的地方住了6~8個人,宿舍滿滿當當擺放的都是東西。

甚至,有些學校還會為留學生提供一些所謂的學習、生活助手,國內某高校為留學生招募“學習、生活伴侶”的新聞相信大家都看過吧,這裡就不再介紹了。

十年寒窗苦,抵不上一紙護照!入籍外國上北大、清華都是免試的。


十年寒窗苦,抵不上一紙護照!入籍外國上北大、清華都是免試的。

而且,相比國外大學對國際生獎學金的收緊政策,清華的政策顯得尤為寬鬆。所有報考清華大學的外國學生,可以通過中國使領館申請政府獎學金。已經在北京就讀高中的外國留學生,還可以直接向清華大學申請獎學金。

十年寒窗苦,抵不上一紙護照!入籍外國上北大、清華都是免試的。

據網上查詢的資料,教育部給國際學生的獎學金,包含學費、住宿費、生活費、醫療保險費,甚至還有安置費和國內交通費等,替國外學生考慮的真周全,比國內學生的待遇強多了,更不要提學伴等超國民措施,這是典型的

“寧贈友邦,不予家奴”的行為。

這就難怪網友們不滿了。

06

苦學不如一紙護照

那麼,為何我國的大學會對這些國際生如此“照顧”呢

其原因主要以下幾個原因:一是,為了擴大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水平;二是,為了提升院校的排名;三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資金補助。在這樣背景下,部分院校只是一味的擴大外國留學生比例,而忽視招生的質量,留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早就引起了相關師生的不滿。

想想,這樣的國際招生政策,不就是在鼓勵移民嗎?

苦學有什麼用?不如一張海外護照有用,所以這些年,海外移民的人士越來越多。出口轉內銷,成了有錢人的另一種選擇。

多年前就有很多網友質疑,北大醫學院招海外研究生,一些來自非洲幾內亞比紹的留學生,很多都是國內的高考移民,名字都是原生態的漢姓漢名。

十年寒窗苦,抵不上一紙護照!入籍外國上北大、清華都是免試的。

清華大學的老校長梅貽琦曾在就職演講中提出“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大學應該是想方設法,提升師資水平和學科建設來吸引海外優質留學生前來,而不應靠這種無底線的政策來吸引濫竽充數之輩前來。國內的所有高校也應如此,莫讓國內學子喪失了對教育公平的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