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國外壟斷格局下,電子氣體國產化呼聲日益增高!

電子氣體,包括電子級大宗氣體和電子級特種氣體,是電子行業工廠大規模生產和製造工藝研發的關鍵原材料。電子行業內的一個大型工廠生產線,如半導體晶圓生產線或面板生產線,它的技術先進不先進,運營狀態好不好,產能爬坡順利不順利,看一眼它對電子氣體的純度、雜質、壓力和供應穩定性的要求,以及生產中的實際用量,就可一目瞭然。

半導體國外壟斷格局下,電子氣體國產化呼聲日益增高!

行業市場規模保持增長,電子氣體前景可觀

電子特種氣體種類多,應用領域廣泛。電子特種氣體在半導體整個製程應用中成本佔比僅為 5~6%,但由於其品種繁多,在半導體制程工藝中覆蓋廣泛,因此成為衡量半導體技術的核心產品。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特種氣體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主要體現在煉油行業、冶金行業、電子器件、環保產業。據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特種氣體市場銷售收入已達305.47億元,整體上呈現上漲趨勢。2014年我國特種氣體市場銷售收入達到484.01億元,同比增長14.17%。到了2017年我國特種氣體市場銷售收入增長至514.64億元,同比下降2.97%,截止至2018年我國特種氣體市場銷售收入達到584.35億元,同比增長13.55%。

目前,在我國特種氣體年銷售額中,電子行業約佔40%,石油化工約佔40%;醫療環保約佔10%,其它約佔10%。

值得一提的是,電子氣體是指用於半導體及其它電子產品生產的氣體。隨著我國高新技術、新型能源、新型電光源、光電半導體器件、光纖通訊器件的迅猛發展,將帶動電子特種氣體的發展。

半導體國外壟斷格局下,電子氣體國產化呼聲日益增高!

下游半導體市場廣闊,拉動電子特種氣體快速增長

電子特種氣體對純度的要求較高,使用的硅片或熔融石英的純度達7N(99.99999%),生產中使用的各種高純電子氣的純度也需達到5-6N(99.999%-99.9999%),才能保證製造出高質量的電子器件,國內技術經過多年發展取得了一定突破,但與國外相比仍較為薄弱。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電子特種氣體市場規模為121.56億元,2013年至2018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3.13%,平穩增長得益於下游的穩定發展。

2014年至2018年,國內半導體產業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2.37%,電子特種氣體增速及趨勢與半導體行業大體一致,而隨著人工智能、5G技術與半導體行業的協同發展,將拉動電子特種氣體的需求增長。

半導體國外壟斷格局下,電子氣體國產化呼聲日益增高!

電子氣體需求量大,本土化呼聲日益增高

目前,世界半導體工業中心正呈現向中國快速轉移的趨勢,因此中國對電子氣體的需求也呈現大幅增長態勢。中國高速發展的半導體產業要求關鍵的電子氣體要儘快實現本土化,並保證穩定的供應。

相關專業人士表示,特別是一些依賴進口的品種,如激光氣等,必須儘快實現本土化,以保障我國半導體產業的健康發展。電子氣體多為易燃、易爆、劇毒,屬於控制範疇,進口非常麻煩,運輸週期較長,這嚴重製約國內光電子、微電子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另外,電子氣體作為核心關鍵原材料,廣泛地應用在國防軍工領域。因此,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將一些高純電子氣體列為敏感戰略物資,對中國實行技術封鎖,實施禁運,嚴重地影響了國防、軍工、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

為了促進國內電子氣體產業的創新和產業化能力,國家在2013年啟動了“高純電子氣體研發與產業化”項目,開發IC製造用關鍵高純電子氣體,提高本土電子氣體的市場自給率。但要真正實現電子氣體的大規模本土化,擺脫對進口材料的依賴,依然任重道遠。

半導體國外壟斷格局下,電子氣體國產化呼聲日益增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