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佬終於發聲:現在的行情空倉和滿倉那個更慘?

現在的A股市場,是滿倉可怕還是空倉可怕?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重溫一下大家都熟知巴菲特的投資法則:

第一,儘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

第二,儘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

第三,堅決牢記第一條,第二條。

按照這種投資法則,我們來看看到底是滿倉可怕還是空倉可怕!

外部市場先不看,只看我大A股。從長期來看,9成以上的人都是虧錢的,這已經是大家普遍認同的觀點了,按照這種觀點來說,投資股市還真是一種超大風險的投資呢。所以炒股的人都是在搏自己是那十分之一的一員。

所謂“人生贏家都是概率贏家”,一個投資者應該是大部分投資都是成功的情況下才是一個成功的投資者。而怎麼做投資才能做到大部分都是成功的?

在適當的時候持有適當的股票,只有這樣你是一個合格的投資者。

A股大佬終於發聲:現在的行情空倉和滿倉那個更慘?

倉位管理的本質

倉位管理,也叫現金管理,其本質是對投資過程中風險的管理。

投資人面臨的風險有三種:①個股本身的風險②投資策略的風險③市場的風險。

個股的風險蘊含在具體的股票本身,是天然的自帶屬性,比如我們投資成長股,公司不成長就是一種風險,我們投資價值股,價值陷阱就是一種風險,我們投資困境反轉股,形勢惡化就是一種風險,我們投資龍頭股,強弱易位就是一種風險,我們投資高分紅股,分紅不可持續就是一種風險,這種風險是不可轉移的,是一定要承擔的。

策略的風險是靜態市場的風險,比如2016年和2017年中小板塊的深跌,2018年白馬股的深跌,,明顯的特點就是押注市場偏好。成功了,就會獲取超額收益,如果可以滾動操作,則利潤不可想象。本質上說,這是一種策略的投機,和股票的投機是一樣的,區別是股票投機是一個股票籌碼的漲跌,策略投機是一個板塊籌碼的起伏。應該說策略性組合,在邏輯層次,避免了稀釋具體個股的風險,但是整個的業績和策略組合中的股票仍然有(或強或弱)的關係。

市場的風險是什麼樣的呢?股市是有牛熊之分的,牛市時候大多數股票都上漲,熊市時候大多數股票都下跌,因為反身性的選股,這種漲跌經常會演變成超漲或者超跌,給投資人的收益帶來巨大的波動。這是市場的自帶天然屬性,同樣也是不可轉移的。只要進去了市場,就要承擔這個風險。

三大風險的疊加使得我們無法預測市場未來走勢,哪怕是任何一天的漲跌。

我們不可能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我們誰也不敢保證,買入這隻基金就一定會賺錢。還有讀者告訴我,美國要加息的話,A股還會跌下去。真的嗎?不存在某個事情發生,股市就一定漲或者跌。比如特朗普當選,黃金走勢因此改變了嗎?預測是沒有意義的,但預防是必要的。

投資世界中不存在“聖盃”,投資是一場概率的遊戲,唯一確定的就是它的不確定性。諸行無常,股市中沒有“一定”這個詞,而騙子往往喜歡說“一定”。

【空倉】

空倉是一門學問

第一,股指向下運行,股價不斷走低,也就是說,如果你保持空倉,在股指下行階段,你的資產沒有縮水,從另一個角度看,你就是在增加你的資本。也許有人會說:“大哥,不對,股指下行也有不少漲的股票,人家抓找了,賬戶資金也能增加”。確實,股指下行也有很多上漲的股票,也有人在股指下行階段,資產不僅不縮水,還能增加,但是這裡有一個關鍵點,你有這能力不?你有這穩定性不?你手夠硬不?如果不,請回到開始,沒有參與,就沒有傷害。

第二,何為空倉?不買股票就是空倉,表面上對,實際錯。每一次都在高點離場,才叫空倉。舉個例子,如果你在3300空倉,市場下跌到3000築底反彈起行情,那時候你進場參與,你的賺錢起點是什麼點位?當然是3300,而不是3000,也就是說,你交易的基礎利潤點位比其他人高300點,這個利潤空間是怎麼來的,就是空倉思維帶來的。所以說只要你合理運用空倉思維,就算是你在6000點、5000點被套過,也能夠通過空倉思維和交易策略實現成本回收,甚至盈利。空是一門大學問,領會其中奧妙,受益無窮。

A股大佬終於發聲:現在的行情空倉和滿倉那個更慘?

一、短期的漲跌,具有不可預測性。

短線的漲跌能夠被預測嗎?個人不否認確實存在短線預測準確度很高的投資者。但是,絕對不可能一直預測精準。為什麼?

影響股市的漲跌因素具有不確定性,國際形勢、經濟週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宏觀經濟、軍事、投資者情緒等。這些綜合的因素,能夠被短期所預測嗎?並不能。特別是投資者情緒的不確定性,沒有人能夠精準的預測正確。

所以,對於短線而言沒有誰能夠百分之一百的預測精準。就算是預測的極為準確,也只是一次、兩次而已,不可能次次都能精確,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二、只有買點,沒有賣點,就是一次失敗的投資。

在股市中很多投資者發生的情況比較類同。有什麼相似之處呢?最為明顯的就是:知道買,不懂得賣出。這應該是普通投資者的“通病”。

關注一段時間上市公司股票以後,進行了投資,後期不管是股票漲還是跌,沒有一個時間概念,也沒有一個空間概念,不知道在哪裡賣掉股票。通常會出現幾種情況:

1、股票價格出現了上漲,不知道賣出,一漲再漲直到最後出現了下跌,回到起初價格的時候,才會選擇賣掉;

2、股票價格出現了下跌,沒有一個止損點,一跌再跌,直到深度“被套”,終於在未來的某個時間熬不住了,選擇“割肉”。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買點而沒有賣點的投資,就是一次失敗的投資。股市中有著這樣的一句話“策略大於趨勢”,也就是說,有了策略的執行,才有了買點與賣點,也就能更好的盈利於股市與規避風險。

三、有買點,有賣點,不會空倉,風險仍舊高。

不管是美國股市、我國香港股市,還是A股市場,不懂得空倉,是很難真正實現盈利的。雖然說美股呈現的是“十年長牛”,但道瓊斯工業指數的採樣上市公司僅僅只是美國股市中最為質優的幾十家上市公司,不能代表全部美股。並且,當熊市到來的時候,美股也呈現著“快速下跌”之態。

我們第一點講到了短線具有不可預測性。既然不可預測,總是活躍在這個市場中,就算有買點有賣點的策略交易,實現大收益也是很難的。正確的做法則是,順應趨勢,該空倉的時候就空倉,特別是趨勢性風險、金融危機式風險的時刻。

四、空倉不是失去機會,而是等待機會。

投資者進入股市同一的目標就是為了“盈利”。沒有方式方法,就是“赤手空搏”,很是劣勢。所以,要學會規劃策略、執行策略。而空倉呢?看上去什麼都沒有做,其實在金融危機、市場震盪的時候,不動、空倉,就是勝利。

總結:“空倉是一種境界,不會空倉的股民,成不了頂級的交易者”。當然,就算是專業投資者不懂得空倉,也成為不了頂級的交易者。順勢而為,方成大器。

【滿倉】

滿倉操作一般是指資金全部買成了股票,剩餘的資金不夠再買100股當前股票了。

由於滿倉操作是資金承受的風險較大,在非準確時刻,建議不要冒險。嘗試“滿倉操作”的條件:

1、投入的是自有資金,沒有時間限制,沒有使用壓力;

2、當大盤和個股經過連續大幅下跌,多數品種嚴重超跌後估值重心明顯偏離正常範圍,出現難得的滿倉操作機會時;

3、經過多年的市場磨練,具備嫻熟的操作技法、良好的投資心態、較強風控能力的投資者。

4、“滿倉操作”的預期收益,取決於“滿倉操作”時的品種選擇。如果品種選擇正確,滿倉後即使市場出現下跌,往往也會有良好收益;要是品種選擇不當,就極有可能大幅跑輸指數甚至在市場持續走強的情況下陷入不漲反跌、逆市虧錢的尷尬境地。

5、靈活掌控“波段進出”從操作實踐看,節奏掌控準確與否將直接關係到“波段進出”乃至“滿倉操作”的最終結果。一般意義上的“滿倉操作”,是指長線投資,即買入股票後持有不動。但由於A股市場的自身特點決定,單純利用此法進行“滿倉操作”往往效果不佳。若能在“滿倉操作”的同時,適當穿插短線交易,則能提高“滿倉操作”的收益率,但其中的關鍵是節奏掌控。

A股大佬終於發聲:現在的行情空倉和滿倉那個更慘?

若希望在“滿倉操作”的同時,通過波段進出獲得額外收益,關鍵是要正確把握和掌控波段操作的進出節奏:

一是當大盤運行在下降通道,尚未盤出底部,或上行趨勢不明時,可利用存量資金越跌越買直至滿倉,但不宜追加資金,即“只可滿倉、不可增資”;

二是多進行高拋低吸,少進行換股操作。

滿倉操作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從技術上說,沒有糾錯機會。

滿倉對個人的判斷要求太高,滿倉即完全做多,如果判斷錯誤市場下跌,你沒有資金去做補倉降低成本,沒有辦法“做空”,滿倉將讓你陷入極大的選擇困境,你只有選擇割肉,或者等待反彈。

2、從心理上講,滿倉將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

一旦下跌,你只有選擇割肉,或者等待反彈,這些都很被動,如果遇到08年那樣的單邊下跌市,甚至可能變成“神經病”,做出一些非理性的操作,還可能導致家庭不和諧。

3、如果是滿倉單隻股票,存在機會成本,收益有可能低於大盤。

假設大盤是向上的,股票就存在強於大盤和弱於大盤兩種,如果不幸你滿倉了走弱的股,那你就失去了好行情的上漲機會。我一般看不準個股但看好大盤時,我會分散買入不超過3只股票,確保自己的收益至少要跟上大盤。

滿倉也是有很大好處的,在判斷準確的時候,能夠讓你利潤最大化。這個世界是公平的,風險和收益永遠對等,雖然滿倉風險大,但潛在收益還是比半倉大。個股如何取捨?

倉位管理的6個黃金守則。

1. 隔離風險

怎麼隔離呢?其實就是我們已經聽膩的“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在這裡呢,隔離是將投資的錢和家庭資產分開管理。具體操作就是可以做兩個“賬戶”(結合自己的情況有時候可以是好幾個,比如子女教育資金又另外做一個),重點就是要將投資的資金和用於家庭生活,比如衣食住行、養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錢分開來管理。

這樣的好處就是,即使萬一投資虧損很嚴重,也不會對家庭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

2. 不要滿倉

滿倉的風險是我們一直在說的,很多人滿倉其實只是在賭,在押寶,押中了的確可以大賺一筆,但是萬一押錯了呢?那就是滿盤皆輸了!所以要學會分批建倉,以及不要把所有錢都投在一隻或者一類股票上。尤其一些種類的股票具有行業特徵或者很容易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波動很大,當你全買到這類股票時,行情不好那就所有的股票都可能下跌,風險太大了。分散投資才是股市生存之道。

A股大佬終於發聲:現在的行情空倉和滿倉那個更慘?

3. 適時止損

如果把投資行為看做是開開車,那麼止損就像是投資的安全帶,關鍵時刻是可以“救命”的。股價下跌時,很多散戶總是抱著不賣就不是真的虧損這樣的心態,捂在手中不願割肉,最後眼睜睜地看著本金在不斷縮水,最後實在承受不了才殺跌出局,損失慘重。其實正確的做法是開始投資的時候,就給自己設一個止損點,當達到這條線時,就要果斷的賣出,損失一點保護本金,總比最後被深套要好。

4. 熊市不要輕易空倉

上面我們講了止損,是投資中保護本金的一種策略。但是有的投資者又過於膽小,在熊市來了時候就遠離股票、熟不知這時正是投資的好時刻,因為很多股票都處於低估階段。但是也要注意一點,即使熊市裡可以找到很多好的投資機會,但是也要注意不要重倉,還是建議分批建倉。

5. 嚴守紀律

這裡的紀律是指自己為投資設置的紀律,包括建倉的比例、止盈止損等等,不要用自己的主觀意志去幹擾自己的操作行為。

6. 不要停止學習

很多散戶之所以不斷虧損,就是因為對股票沒有一個系統的瞭解,只是跟風操作。就連股神巴菲特也學習借鑑了格雷厄姆、凱恩斯、費雪等眾多投資高手的投資理念精髓後,才成為一代股神的。因此只有不斷地學習相關的知識,博採眾長,集思廣益,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才能讓自己的股市中收穫更多。

一套差不多的成功率在20%的交易系統加上資金管理倉位控制。就是必勝的方法。入場點一半倉位進場,上漲加倉40%,萬一跌了5%就斬掉一半倉位,所謂小賠大賺,以撈到一次就夠你吃一年的。

A股大佬終於發聲:現在的行情空倉和滿倉那個更慘?

下面介紹一個和加碼有關的資金管理策略——也許該把它叫做“活命”資金管理策略更合適,因為它所蘊含的內容並不僅僅是加碼這麼簡單。

假設現在有一個10萬元的賬戶,空倉狀態,我們的目標是把它做到20萬以上(翻倍)。

首先,把這個賬戶裡的資金分成5份,每一份叫做一個交易單元,這表示在每個交易單元裡要投入20000元。

然後,我們將通過7個步驟來完成從10萬到20萬的操作。

在每一步中,止損金額都是進行該步時所投資金總額的10%,如果超過10%,無條件止損。這個10%裡是否包含交易費用根據個人喜好來定,我個人的建議是包含。

第一步:

第1步操作只投入一個交易單元——20000元。此時投入的總資金就是20000元,持倉比例為20000/100000=20%。

因為預定按投入資金的10%止損,所以最大止損金額是2000元,當虧損超過2000時,無條件止損。此時止損金額佔總資產的比例為2000/100000= 2%。

小心的做好這20000元的單子,當獲利達到20%,也就是賺了4000元后,可以進入下一步。(第1步結束時,總資產已經變成了104000,相對初始總資產已獲利4%) 如果這一步操作不順利,最終止損離場,還有剩餘的9萬多元做後盾,可以用一個交易單元重新入場。

第二步:

在第1步已經有贏利的情況下,我們開始加碼。

現在新投入一個交易單元,此時投入交易的資金總額為40000元,持倉比例為 40000/104000=38.46%。最大止損金額是4000,佔總資產的比例為4000/104000=3.85%。如果虧損超過這個值,依然無條件止損。

注意,第1步我們已經獲利4000元,只要嚴格止損,原始資本幾乎不會受損。當這次操作又獲利20%,也就是40000×20%=8000時,可以進入第3步。(第2步結束時,總資產已經變成了112000,相對初始總資產已獲利12%)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假如在第2步操作中,發生了止損離場情況,總資產回落到第1步結束時的104000以下,必須返回第1步,只投入一個交易單元,直到總資產回到104000以上,再重新進行第2步。

第三步:

如果第2步很順利,現在我們繼續加碼

再增加一個交易單元,投入的總資金量達到了60000元,持倉比例為60000/112000= 53.57%。

最高止損金額為6000,佔總資產的比例為6000/112000=5.36%。

注意,在第2步中我們獲利了8000,而前兩步完成後,總獲利已經達到了12000,只要嚴格止損,這6000的損失不會對原始資本構成任何影響。

當這次操作又獲利20%,也就是60000×20%=12000 時,可以進入第4步。(第3步結束時,總資產變成了124000,相對初始總資產已獲利24%)

同第2步提醒過的一樣,當第3步操作出現虧損時,如果賬戶總資產回落到104000-112000之間,就返回到第2步,持倉金額縮減為兩個交易單元;

如果止損不堅決或發生其他意外情況,虧損嚴重,回落到了104000以下,就只能返回第1步重新開始。

第4、5、6、7步:

投入4個單元,共80000,持倉比例80000/124000=64.52%,最高止損8000,佔總資產6.45%,獲利20%=16000後可進入第5步。(第4步結束時,總資產140000,獲利40%)

投入5個單元,共100000,持倉比例100000/140000=71.43%,最高止損10000,佔總資產7.14%,獲利20%=20000後可進入第6步。(第5步結束時,總資產160000,獲利60%)

投入6個單元,共120000,持倉比例120000/160000=75%,最高止損12000,佔總資產7.5%,獲利20%=24000後可進入第7步。(第6步結束時,總資產184000,獲利84%)

投入7個單元,共140000,持倉比例140000/184000=76.09%,最高止損14000,佔總資產7.61%,獲利20%=28000.... 到這裡為止我們的總資產變成了212000,此時已經獲利112%,實現了資金翻番。

常見的三種倉位管理法:

1、“漏斗”倉位管理法

這種倉位管理法,要求初始進場資金量比較小,倉位比較輕,如果行情按相反方向運行,後市逐步加倉,進而攤薄成本,加倉比例越來越大;而正是初始風險比較小,成本攤薄速度快,漏斗越高,盈利將會越可觀;其主要風險是:一旦方向判斷錯誤,將導致無法獲利出局,並且後期隨著倉位越來越重會導致資金週轉困境。(適合於趨勢交易者)

A股大佬終於發聲:現在的行情空倉和滿倉那個更慘?

2、“矩形”倉位管理法

這種倉位管理法,要求初始進場的資金量佔總資金每次都是固定比例,如果行情按相反反向發展,以後逐步加倉,降低成本,加倉都遵循這個固定比例;對風險進行平均分攤,平均化管理。在持倉可以控制,後市方向和判斷一致的情況下,會獲得豐厚的收益。主要風險來源於:成本攤薄越來越慢,很容易陷入被套局面。(適合於穩健投資者)

A股大佬終於發聲:現在的行情空倉和滿倉那個更慘?

3、“三角”倉位管理法

這種倉位管理法,要求初始進場的資金量比較大,後市如果行情按相反方向運行,則不再加倉,如果方向一致,逐步加倉,加倉比例越來越小。按照報酬率進行倉位控制,勝率越高動用的倉位就越高。利用趨勢的持續性來增加倉位。在趨勢中,會獲得很高的收益,風險率較低。其主要風險來自於:初始倉位較重,對於第一次入場的要求比較高。(適合於高技術投機者)

A股大佬終於發聲:現在的行情空倉和滿倉那個更慘?

以上三種倉位管理的方法各有利弊,相對而言可能第二種倉位管理法更科學,平均分配倉位風險更有效得到控制,不會因加倉回調而加重心理負擔,先求穩再謀攻適合更多投資者的操作要求。

股票交易,向來不易

股票交易應當有所為,有所不為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擅長的領域,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股票交易也是如此。猴子掰玉米,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心態,容易導致情緒化交易,追漲殺跌,失敗率提高,心態會更浮躁,容易迷失自我。

任何未知領域的探索都要用真金白銀付出代價,才明白自己在這個市場中不過是滄海一粟,即使窮其一生也未必能探索完整。這些不成熟的操作暴露出人性的弱點,人是喜新厭舊的,並且,在這些不斷的嘗試中,可能導致資金縮水。

適合自己的交易機會其實並不多,沒必要天天操作,

但想贏利更多的心態導致自己還是忍不住試單,結果接連虧損。雖然虧損是在止損範圍內的,但這也證明了自己還是沒能克服人性貪婪的弱點,總想捕捉市場上突然而至的機會,結果卻落入風險的圈套。

因此,股票交易應當有所為,有所不為。

正視弱點

人的本能是逃避痛苦,不敢面對自己的過失。在這點上,可能是因為經歷或年齡的緣故,直面痛苦,直面錯誤,已經不成為問題。問題在於,經常反覆改正的弱點在不經意間就會冒了出來,沒辦法,能掙錢的本領和正確的機會都是考驗人性的,必須不斷反省,磨礪自己。

在這個博弈的場所,慾望有可能是盤面誘導的對象,在慾望的支配下急功近利下的單子,有可能行情不對卻沒有及時平倉,有可能獲利後行情結束卻不想獲利了結,只會導致虧損。即使是盈利了,也不過是意外之財,早晚如數甚至加倍奉還。

股票市場,最終你會發現:做的不是行情,做的是交易者的人性。在人性的慾望的左右下,人的智商會降低若干,直到吃了虧才有可能醒悟。

堅強和執行力

股市和戰場一樣,必須有臨危不懼的本事。否則,心臟隨盈虧跳動,早晚出問題,不是資金出問題,就是健康出問題。

至於執行力,也就是遵守交易紀律,心手合一是一種境界,可是人人都說好難辦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認知和行動不一致,懂再多也無法踏上成功的彼岸。

也許在今後的操作中,要像莊子故事裡粘蟬的老人一樣,專一專注,才可能修成正果。

平常心

股市裡的神話太多了,一夜暴富的故事,是激勵也是麻醉劑。也許今天的明星就是明天的流星,此時的高手能人就是彼時的滿盤皆輸的落魄之人。

發揮自我,以一顆平實的心,向正確的方向努力,才能長存久安。

有時候我會自卑、會不安、會羨慕那些所謂的高手,可是事實證明,誰看對多空沒有意義,有時候決定成敗的不是看對多空的對錯,而是開倉的頭寸。只有做回真實的自己,不斷完善自我,維繫心性平實狀態,才能成為持續穩定的高手,這才是股市最不起眼卻最重要的功夫。

古人說:淡中有真味。平淡地看得失成敗,事去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真理皆存於樸實而非浮華。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股市後市走勢,可以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交易智慧(cci006364),獲取更多股市資訊,掌握系統操作方法,在股市長期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