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莊鎮楊莊村:村幹部化身“種糧大戶”!


眼下正是春耕農忙時節,在江蘇省如皋市石莊鎮楊莊村,新一年的農業生產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不過,在田裡勞作的既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也不是種糧大戶,而是村裡的村幹部。

記者來到楊莊村時,楊莊村村委會主任楊海進正駕駛著農用拖拉機在田裡輾轉騰挪,準備著水稻秧盤。之前預備種子、肥料、種芋頭......他已經在田裡已經忙活了大半個月。

楊海進向記者介紹,現在正在翻田,要把土曬一曬,去除一些病菌。雖然這裡只有十多畝地,但是這裡將孕育1000多畝地所需的水稻秧盤。

楊海進口中的這1000多畝地,正是2年前從本村村民手中流轉過來的土地,現在包乾給了6名村幹部。別看現在都種得挺起勁,在剛剛完成流轉的時候,這1000多畝土地還是塊“燙手山芋”。

原來,楊莊村是個純農業村,也是省級經濟薄弱村。村裡大多數年輕力壯的勞動力紛紛選擇外出務工,只有老人在家裡務農,土地利用效率很低。流轉土地將農戶從土地裡解放了出來,但是由於土地不平整、基礎設施不完善,土地也租不上好價錢。大家思前想後,最終選擇成立合作社,讓村幹部自己種。

鄉村振興看如皋 | 石莊鎮楊莊村:村幹部化身“種糧大戶”!

楊海進坦言,“剛開始分配包乾的時候,每個村幹部都抱怨,這麼多田,怎麼種?像我已經50多了,在村裡也呆了十多年了,但是關於種田只懂皮毛,平時還要處理村裡的日常工作。”

方法總比困難多,辛辛苦苦流轉下來的土地總不能都荒著。沒有技術就請農業技術人員來上課,一年4、5次的“專業課”成了常態;沒有時間,就從上班前、下班後擠一擠,如今農忙,村幹部早上5點就到田裡勞作也是常事。

鄉村振興看如皋 | 石莊鎮楊莊村:村幹部化身“種糧大戶”!

有付出就會有回報,經過兩年的學習積累,村幹部們包乾田的畝產量已經超過一般的種糧大戶,曾經每年幾乎為零的村集體收入也有了質的變化。

楊莊村第一書記姚毅介紹,村幹部每年要交800塊錢一畝的租金,這是直接給老百姓的。此外還有150塊錢一畝的機械使用費。這樣算下來,村集體每年大概能多20萬左右收入。有了錢之後,村幹部們就立刻把村裡的基礎設施先完善了一部分,同時還進行了人居環境整治。

鄉村振興看如皋 | 石莊鎮楊莊村:村幹部化身“種糧大戶”!

農戶、村集體都得到了實惠,村幹部的幹勁也不小。楊海進說,現在大家每年年底有一兩萬塊錢的收入,心裡都很高興。畢竟要有付出才有回報。“一年能多1、2萬,對於咱們農村人來說是相當不錯了!”

如今更加喜人的是,基礎設施完善了,對農業項目的吸引力自然就更大了。原本無人問津的土地,也吸引來了稻蝦養殖、果樹種植等新型農業,而村幹部依舊會在這片土地上繼續發光發熱。

姚毅表示,讓村幹部種稻、種麥只是第一步。以後他們將會把重心放到招引優質農業項目上,同時引導更多的本村能人利用好本村的土地。儘量讓村幹部不再用大面積包乾土地,而是起到示範帶頭作用,轉變本村農業發展方向,解放農戶思想,最終實現真正的民富村強。(黃玉樹 倪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