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女人做到“不好惹”,即使到了中年,依然讓男人“垂涎”

40歲的夫妻,還可以調情嗎?張玲和她老公做出了示範。老公發一張健身照,張玲評論:“帥哥,你身材真好!晚上可以約你吃飯嗎?”老公回覆:“美女,吃完飯再去看場電影吧”!看來今晚又要濤聲依舊了。

心理學:女人做到“不好惹”,即使到了中年,依然讓男人“垂涎”

以前的張玲並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父母離異後,她從小自卑。曾經有個男人真心追求她,她也很喜歡。可是相處下來,張玲總覺得自己配不上對方,覺得男方會不愛自己。男方對她越好,她越忐忑不安,這段感情最終分手了。

心理學:女人做到“不好惹”,即使到了中年,依然讓男人“垂涎”

張玲發誓要改變從前的自己,她再也不想做一個隱形人了,她想要變得樂觀開朗、幽默有趣;她想要不再那麼在意他人的看法,敢於爭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她給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行為標準,比如:不用缺乏自信的詞語,時刻反思,把這類詞彙從自己的字典當中劃掉;已經做過的事決不反悔,承擔結果而不浪費時間糾結;與人爭執時,客觀陳述自己的觀點;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小成績等等。

當張玲按照這些標準不斷去嘗試和調整的時候,她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擔心和恐懼越來越少,自己原來並不是必須要做一個完美的人;即便有時候自己的觀點未必正確,別人也可以接受,並且欣賞她的態度。於是,張玲變得越來越開朗自信,越來越有魅力;一見鍾情,狂熱追求,然後水到渠成結婚的老公,說她就是個開心果;兩人已經結婚十年,依舊恩愛如初,更難得的是相處的狀態非常輕鬆歡樂。

從躲躲藏藏的害羞小女孩,成長為開朗大方魅力四射的成熟女性,張玲用了很多硬性的指標逼迫自己從行動的層面先改變,剛開始可能會比較痛苦;但恰恰是這個過程給了她許多良性的反饋,讓張玲相信原來真實的自己也是可以被接納的,她對自己積極的自我認同開始累積起來;慢慢地,她發現自己越來越強大。當一個女人足夠強大時,就可以在感情當中如魚得水,不會再擔心卸下偽裝後,伴侶因為看到自己不夠優秀的一面而離開自己;而兩個人的親密關係之所以如此重要和與眾不同,恰恰是因為彼此能夠在關係中展現自己的真實和脆弱,這份敞開會讓人倆個人之間建立超越他人的情感鏈接。

心理學:女人做到“不好惹”,即使到了中年,依然讓男人“垂涎”

為什麼很多女性朋友會和從前的張玲一樣,總是患得患失,覺得自己配不上對方?覺得對方會不愛自己?從心理學上,這是一種典型的價值條件化,認為足夠好的自己才配得上對方。她們習慣於把雙方的價值放在天平上稱量,如果自己的條件差一些,或者對方付出的明顯比自己多,就會立刻陷入不安,內心忐忑:“我何德何能被他愛。”甚至會覺得自己不值得被對方愛;讓自己陷入卑微糾結的狀態。其實有很多女人並不清楚自己感受的原因,就會一直陷在這種痛苦糾結的負面情緒裡,一味地傷心難過;她們要麼就是折磨自己,自我攻擊,患得患失;要麼就是一味地討好伴侶。但是這兩種選擇,都會讓感情越來越不穩定,甚至導致伴侶提出分手,或者婚外情的發生。

看看張玲,正是因為她敢於嘗試做真實的自己,相信自己本身是值得被愛的,才能擁有這樣輕鬆甜蜜的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