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古墓防盜太成功,上千件文物一件未丟,卻留下30具盜墓者屍體

這座古墓防盜太成功,上千件文物一件未丟,卻留下30具盜墓者屍體

由於古人對於"視死如視生"的喪葬習俗,使得許多王公貴族、士族大戶在身死之後,都會用大量的金銀財寶來厚葬自己,以便在往生的世界中,繼續享受自己生前的財富。而在中國的秦漢時期,由於禮樂制度的逐漸強化,貴族們不僅追求陪葬品的奢華,同時,為了保護自己地下的財富不被竊賊盜取,便在地宮墓室的建構上下了很大一番功夫,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防盜結構。

這座古墓防盜太成功,上千件文物一件未丟,卻留下30具盜墓者屍體

但即便是這樣,也依舊阻止不了盜墓者的覬覦,所以到了近代,便出現了"十墓九空"的景象,許多不成規模的古墓,也依舊逃不掉被盜墓者光顧的命運。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墓主,不僅用聰明才智保護了身死後的財富,還讓許多窺伺他財富的人有來無回。事情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的陝西寶雞市,當地有位老農在修建自家圍牆時,從土基中挖出一塊古代方磚,由於當地濃厚的古代歷史文化,使得這位老農很快便意識到,這下面可能埋藏著某座古墓。於是,老農緊忙將這件事告知了當地相關部門,在考古專家的帶領下,工作人員隨即對此地進行了發掘,但迎來的卻是一個晴天霹靂。

這座古墓防盜太成功,上千件文物一件未丟,卻留下30具盜墓者屍體

這座古墓的年代大致出於戰國中後期,由於年代久遠,使得古墓被盜挖嚴重,考古人員圍著這片遺蹟,總共發現了不下15個盜洞,所以專家推斷,這座古墓可能已經被盜挖一空。但為了接下來的歷史考證,工作人員又繼續對古墓進行挖掘,但隨著進度不斷推進,封土中開始出現層層細沙,而且在這些細沙中發現了不下9具遺骸,專家組隨即判斷這是座流沙墓。

而流沙墓的特點就是在數米後的夯土之下,填充大量的碎石子和細沙,並在細砂層下隱藏凌空搭建的木踏板,一般盜墓者都會被流沙層困住,即便有功力高強者掙脫了流沙,也會因踩中隨後的木踏板,而陷入更大的流沙坑內,這一套組合下來,簡直就是讓盜墓者有來無回。

這座古墓防盜太成功,上千件文物一件未丟,卻留下30具盜墓者屍體

工作人員隨後調來大型機械將墓中的積沙全部清除,清除完全後,工作人員又在墓室中發現了更多被沙坑掩埋的遺骸,和之前發現的加起來有30具之多,這座古墓簡直就是盜墓者的刑場,墓主用極為精巧的手法,來防止後世盜墓者的盜挖,使得這個200多平米的大墓免遭破壞。最終專家從這座古墓中,共計出土了上千件的玉器、青銅器等珍貴文物。

這座古墓防盜太成功,上千件文物一件未丟,卻留下30具盜墓者屍體

最終,歷史專家經過現場考察,以及文字資料的記載,推斷出墓主人是為戰國時期,蔡國的一位豪門貴族,由於大墓成功的運用了令人拍手叫絕的流沙設計,使得龍耳虎座方壺、甬鍾、升鼎等珍貴青銅文物免受盜墓危害,能夠完整保存到現在。因此這座戰國古墓,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防盜最成功的大墓,並令當代史學家稱讚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