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刺激你,疫情下的消費?

拿什麼刺激你,疫情下的消費?

拿什麼刺激你,疫情下的消費?

受疫情影響,國內的零售業及服務業受到了不小的衝擊。眼下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地在有序復產復工的同時,也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推出提振消費措施,其中廣泛引發討論的就是"發放消費券"。消費券主要集中於餐飲、文化和旅遊等惠民消費領域,多數地方採用政府指導、市場主體落地執行的模式。

刺激經濟復甦

各地為何首選“消費券”?

陳善昂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拿什么刺激你,疫情下的消费?

改革開放以來,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數據顯示,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率超六成,已經連續5年居“三駕馬車”之首,所謂“三駕馬車”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投資、出口、消費。再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今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下降20.5%。這個時候發放消費券是短時間內刺激消費的權宜之計。

消費早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大規模發放消費券引發人們的關切,它能不能讓消費迅速“回血”?能不能有效激發消費潛力?能不能讓居民有真切的獲得感?

拿什么刺激你,疫情下的消费?

消費券的作用是什麼?

陳鳳英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拿什么刺激你,疫情下的消费?

今天我們面臨的是特殊的危機,而危機中就需要刺激措施。刺激措施包括各種方式,復工復產是一方面,那側重於投資面,另一方面,因為這次疫情發生的時間恰逢我們的春節,春節又是飲食消費最關鍵的時候,經營突然熄火了、沒人出去吃飯了,這對行業的衝擊是相當大的,所以就需要刺激措施補上這個缺口。缺口怎麼補?我認為消費券發放還是管用的。

但是發放應該有講究,應該基於有效的經濟數據調查,發給什麼樣的人、發多大量、通過什麼渠道發,要有明確的安排,避免口惠而實不至。

疫情期間

到底大家是沒錢消費還是不敢消費呢?

這其中就涉及到“預期”的問題

有人分析因為消費券自身的特點

消費者會將其視為“意外之財"

不會因此改變對自己未來收入的預期

也就無法刺激消費的大幅度增加

拿什么刺激你,疫情下的消费?

疫情未過大家未必敢消費?

如何推動釋放消費潛力?

陳善昂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人們是否願意擴大消費,主要受限於“有錢花”和“儘管花”這兩個因素。“有錢花”取決於收入,“儘管花”取決於收入預期。發放消費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有錢花”問題,但無法解決“儘管花”的收入預期問題。根本上,還是要穩住就業和增加收入。最重要的是讓整個經濟活躍起來,把經濟增速儘快拉回合理的增長區間。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仍然是巨大的,後疫情時代經濟增長點必然會有很多。消費升級和消費下沉兩者都是循環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拿什么刺激你,疫情下的消费?

✑撰稿:林懿琳

拿什么刺激你,疫情下的消费?拿什么刺激你,疫情下的消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