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給公司打工想單飛,自由職業者:我的心酸和苦惱你都沒看見

今年三四月份的招聘季,不僅稱不上“金三銀四”,更是比礦泉水還要寡淡。

市場上好的工作機會寥寥無幾,大公司人員縮減,小公司恨不得裁員,只為了能夠儘量減少疫情帶來的影響。

這可苦了早就打算今年要跳槽的人和應屆畢業生。沒有合適的工作機會,可是人才像水一樣,需要流動。這就讓一些人滋生了一種新想法:要不要做自由職業者?

不想給公司打工想單飛,自由職業者:我的心酸和苦惱你都沒看見

創業太難,門檻又高,不如做個自由職業者。雖然比不上創業那樣自己給自己當老闆,可是畢竟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工作內容,自由度比在單位裡大多了,而且不用看領導的臉色行事,站著就能把錢賺了,這感覺多好!

理想很美麗,現實很骨感。

自由職業者雖然聽上去很光鮮,可是往往也會伴隨著一些苦惱。

客戶不足的苦惱。

自由職業者,相當於沒有底薪的銷售,收入全憑高提成。

有客戶才會有收入。客戶的多少決定了自由職業者的自由程度。能不能隨心所欲挑選自己理想的客戶?能不能讓自己的工作強度既不累得像狗,又不清閒得像貓?能不能維持溫飽?

如果只有一個客戶,那就意味著你沒有其他選擇,客戶就是祖宗,說怎麼幹就得怎麼幹,否則就失去了衣食父母。

只有當潛在客戶足夠多的情況下,自由職業者才能勝似閒庭信步般選擇自己中意的客戶,幹自己真正想幹的工作。

不想給公司打工想單飛,自由職業者:我的心酸和苦惱你都沒看見

堅持自律的苦惱。

我一個朋友就是自由職業者。他是搞自媒體創作的,本來也有一份月薪2萬的全職工作,後來做自媒體副業,發現副業挺賺錢,就毅然決然辭職,把副業“扶正”,一門心思做起了自媒體創作的自由職業者。

他工作時,其實是個很自律的人。白天忙主業,晚上回家之後堅持寫作,還利用中午的時間鍛鍊身體,上下班的路上都會聽新聞資訊,追熱點,挖掘寫作素材。

辭職後,他卻有了一段短暫的迷失期。突然節奏慢下來,他有點不知所措。以前兼職寫作時,他晚上通常都一兩點才能睡覺,睡眠嚴重不足。這下白天不用上班,他經常睡到九十點鐘才起床,懶散地吃個早午餐,去健身房鍛鍊,連看新聞的時間都比之前長了不少,常常一刷手機就是幾個鐘頭。

他發現,本想辭職一門心思做事業,卻懶散了許多。當時間不用擠就能大把擁有時,他居然不那麼珍惜了。難道辭職不是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來將自己的副業發展壯大嗎?他想通了這一點之後,開始將自己的日程表排得滿滿,並且嚴格執行。

不想給公司打工想單飛,自由職業者:我的心酸和苦惱你都沒看見

自律讓朋友重新找到了工作的節奏。那些沒辦法堅持自律的人,不太適合一個對自己嚴格要求的自由職業者。

社交缺失的苦惱。

做個自由職業者,自己是老闆也是員工,同事也只能由自己兼任。無形中,人就更加孤立了。

少了跟同事的互動,沒人講冷笑話,沒人中午叫你一起吃飯,沒有失戀的同事跟你哭訴,也沒有人跟你分享成功的喜悅,沒人在你失落時給予鼓勵。這種社交的缺失,有些人不在乎,有些人卻受不了。

我姐生完孩子之後辭掉了工作,在家一邊帶孩子一邊做微商。她做微商真的是想有個渠道跟其他人交流,這樣她的世界裡可以有除了家庭和孩子之外的社交。

社交需求是人必要的需求之一。做自由職業者,就意味著放棄了公司提供的社交環境,如果想讓自己保持社交的頻率,就需要利用其他渠道彌補這部分不足。

不想給公司打工想單飛,自由職業者:我的心酸和苦惱你都沒看見

經濟不穩定的苦惱。

客戶=收入,這單不假。但是客戶的收入並不一定都是即時的。有不少客戶是有付款週期的,這就意味著,你的工作雖然做完了,可是仍然要忍耐客戶長達幾個月的付款期,定金可能也只是杯水車薪。更別說還有可能有收不回來的情況,那就是損失了。

遠的不說,就說今年疫情影響,很多工廠的訂單都被取消了。有些工廠,在收了定金的情況下開工,卻不幸遭受毀約,就算能夠獲得一些賠償,依然損失慘重。

做自由職業者,一定要有能夠維持幾個月生活的存款。即使遇到一些突發事件,也能夠依靠存糧順利度過難關。

不想給公司打工想單飛,自由職業者:我的心酸和苦惱你都沒看見

寫在最後。

自由職業者,意味著自由,意味著事業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每每聽到別人說“我是自由職業者”,總有一種羨慕嫉妒的情緒湧上心頭。

可是自由職業者也不是那麼好當的,風險與機遇並存。有多少想當自由職業者的人,忍受不了孤獨,忍受不了入不敷出的生活,最終又迴歸職場,成為企業的一員。也有不少自由職業者,靠著自律和業內的好口碑,成功地實現了自己的理想生活,更有些人以此為基礎,創立了自己的公司。

這條路,能堅持下來的,都會收穫幸運。就像一個堅持每天鍛鍊身體的人,身體總不會太差。取決於你的態度,你的努力,還有對其可能帶來的幾種苦惱的提前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