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礦泉水就是沒有人權?有些人讀再多書也是「巨嬰」


沒有礦泉水就是沒有人權?有些人讀再多書也是「巨嬰」


Namaste 大家好


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一位被集中隔離的女留學生,想要去拿快遞,被阻擋在酒店內部,然後說在房間裡不願意喝燒的開水,號稱要喝礦泉水,宣稱沒有礦泉水就是沒有人權,各種偷換概念,無理取鬧。


沒有礦泉水就是沒有人權?有些人讀再多書也是「巨嬰」


這名年輕女子是留學生,從境外返還,目前正在當地隔離點進行隔離。她無視防疫規定,往隔離點外面衝,以至於要特警前來勸阻。

期間她自稱已經三天沒喝水了,並要求工作人員將她的生活物品郵寄過來。特警告訴她隔離區免費供應開水,隔離期間要嚴格遵守防疫守則,減少和外界的接觸。

她回懟「水裡會有雜質,沒法喝,要喝礦泉水」

讓我們震驚的是

她說:喝不到礦泉水,我「沒人權」

沒有礦泉水就是沒有人權?有些人讀再多書也是「巨嬰」

執勤特警說「這裡是隔離區,不是酒店,不是在給你旅遊的。」

把防疫人員和特警當服務員使喚。

這不是「人權」

這是典型的「巨嬰」思維,以自己為中心。


還有下面這個澳籍華人;

在有隔離期間,不聽勸阻,不戴口罩,出門跑步,並且大罵防疫人員。


沒有礦泉水就是沒有人權?有些人讀再多書也是「巨嬰」


疫情下,為迎接海外回來的朋友和留學生,政府和全國人民已經額外付出了很多。希望這些人要學會共克時艱,就不要標榜「自我」了。


為了防護疫情,中國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同時也受到了詆譭最多。當我們邁過至暗時刻,看見曙光,我們開始援手他國,接納海外遊子的時候。這些人在給緊張的一線添亂。


我們理解的是,這樣「無理取鬧、偷換概念」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留學生回國後主動配合隔離,整體秩序還是非常平穩的。


其實,畢竟這些孩子獨自在外,很多人面對疫情不知所措。

「美國已經有不少大學開始封校,要把所有學生從校園中清出去。對於那些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尤其是歐洲和美國,國家是不是可以考慮派專機,把這些留學生接回來?哪怕讓學生家長掏錢也可以。用專機去接,可以儘量避免交叉傳染,也體現了祖國對於未來人才的關心。」


「巨嬰」和讀書多少無關


白巖松在《新聞週刊》中說;「目前,抗疫出現了兩個戰場,一個在武漢,一個在海關。越是國內控制得好,越有很多在海外的國人想要回國,但在這個過程中,卻不能只愛自己,害別人」

要喝礦泉水的女留學生面對一萬多條評論的指責和謾罵,她仍然覺得自己沒錯,錯的是世界。這是一顆多麼強大的心臟。這次的事件,是家庭教育的一次失敗案例。

那種嬌縱輕狂,沒有同理心,缺乏共情力,內心裝滿「人權」的優越感,或多或少一定會有其父母的影子。

眼裡只有自己的人,只會將世界變得更加冰涼。

我想起了孫楊那句「不尊重我,就是不尊重中國」

不管讀多少書,拿多少成就,旅行過多少國家

這樣的表現都是一個「巨嬰」


什麼是巨嬰?


第一個表現是「全能自戀」,他們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不能平等對待別人,甚至不把其他人當作生靈,這種心理其實是嬰兒早期都會存在的一種心理,它在教育學中被叫作「自我中心化」。


第二是「偏執分裂」,他們滿足於自己的想象世界,脫離現實。有巨嬰心理的人一方面內心很牢固,另一方面卻很脆弱。


我們試著去分析一下這個女留學生的心理;

她內心的牢固其實為了保護其脆弱,所以她不能接受質疑,一旦受到質疑就會強烈牴觸;她不能接受非自己預期的對待,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就會陷入憂鬱;不能接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內心就會破碎。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

一個不懂感恩的人,一顆無情的心

造成的惡果也許比病毒更加可怕。


你還要明白;

1、「人權」真正的概念

2、你用的是農村「潑婦」吵架的套路、偷換概念、道德綁架,這些一點不像意大利留學生的風格

3、讀書不忘愛國,愛國不忘讀書


讀書不忘愛國,愛國不忘讀書


1916年的冬天,蔡元培先生,踏著風雪走進北京大學,把「愛國不忘讀書,讀書不忘愛國」的思想鐫刻進中國教育史。

當時的蔡元培就提出了,學生應該具備「獅子樣的體力、猴子樣的敏捷、駱駝樣的精神」三個條件才配上的現代的學生。

駱駝的精神主要是指對學術的負責,對國家的責任,和對社會的責任。

那就是「讀書不忘愛國、愛國不忘讀書」。

1916年至今,100多年過去了,社會變了,世界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變了,但是教育的本質沒有變。

反觀這個女留學生,無理取鬧、偷換概念、沒有同理心,利用「人權」去道德綁架別人,甚至還有一群留學生在隔離室用把視頻「發到外網」來威脅警察和醫護人員。所以全網的憤怒可想而知。

這樣的留學生畢竟是少數,但是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哪怕1%的人是這樣的「巨嬰」思維都是可怕的,而且我想也可能低估這個數字了。這些其實我們不得不反思,這背後的深層邏輯是教育的失敗。

為人敬畏謙卑、幷包兼容、勿失信、勿忘本

這是人生的底層邏輯

這些和讀書多少是沒有關係的。

今天的福利是:我會選出一個留言最精彩的朋友,贈送一本蔡元培先生的《讀書不忘愛國、愛國不忘讀書》這本書。

自由和放縱

從意大利繞一圈回來的河南籍的男子,要礦泉水喝的女留學生等等這些人,在疫情下,打著「自由」和「人權」來滿足自己的「放縱」的私慾,忽略疫情的嚴重性,給民眾和大家造成了困擾。


其實只需要配合檢測工作,主動上報,自覺隔離14天就是對國家最大貢獻了,也是對那些在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的最大尊重。這點真的很難做到嗎?


關於自由和放縱,蔡元培有過這樣一段評論;


自由,美德也。若思想,若身體,若言論,若居處,若職業,若集會,無不有一自由之程度。若受外界之壓制,而不及其度,則盡力以爭之,雖流血亦所不顧,所謂‘不自由毋寧死’是也。然若過於其度,而有愧於己,有害於人,則不復為自由,而謂之放縱。放縱者,自由之敵也。人之思想不縛於宗教,不牽於俗尚,而一以良心為準。此真自由也。若偶有惡劣之思想,為良心所不許,而我故縱容之,使積漸擴張,而勢力遂駕於良心之上,則放縱之思想而已。


極端之自由,而不以他人之自由為界,皆放縱之咎也。

沒有礦泉水就是沒有人權?有些人讀再多書也是「巨嬰」



後記:

相對於歐美國家,中國現在很安全。這安全的背後,是所有國人的努力和許多人「犧牲」,這場戰疫,那些逝去的生命不是數字,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祖國會用心保護每一個善良守禮,敬畏生命的人。同樣,祖國也不會慣壞任何一個不懂感恩,不明是非的人

為人敬畏謙卑、幷包兼容、勿失信、勿忘本,有些道理不需要從書裡頓悟的,這是人生的底層邏輯,和讀書多少是沒有關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