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近雲山舍

(朱熹)

忠孝持家遠

詩書處世長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龍潭古道,系民間古通道,位於永嘉縣鶴盛鎮蓬溪村,經上橫路嶺,去往大山底村的古道段,可遠觀百仞飛瀑飛墜龍潭,但去往大山底村的古道已經荊棘密佈,不能通行。古道全長1000米許,累計爬升100米許。古道所在的蓬溪村為南宋時古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南峽大西門盡頭百米巨瀑飛墜龍潭,古宅院落謹嚴,錯落有致,千年耕讀文化,人才輩出,至今尚有朱熹墨跡遺存,乃永嘉太守謝靈運後裔聚居地。蓬溪古村值得一去!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古道位於永嘉縣鶴盛鎮蓬溪村,進牌坊,路水口,繞古樟,過古廟,沿溪公路前行。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過蓬溪文化禮堂,繼續沿溪行。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遠山巍峨連綿,沿溪翠林沃野連片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沿溪行至公路末端,過溪澗左行,去往大山底村古道(龍潭瀑布)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行一里許,公路盡頭有岔口,左行為機耕道,右行為石塊道。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右行的古道去往馬家山自然村(一個小時路程)、東爐村(一個小時路程),水瀑依峽,懸而為瀑,風景優美,值得一去。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左行幾十米,便是塊石為基的古道,去往大山底村。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古道口有運輸用的拉索道。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古道依崖而建,行進在荒草間。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上行半里許,遠處流水轟鳴,震憾山谷,抬望眼,只見峽谷頂處,一掛白練飛墜於百仞絕壁,高深不可測。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繼續前行,荒草葳蕤,茂枝佔道。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復行一里許,至峽谷轉折處,有亂石為堆,淹沒古道。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亂石堆右側,雖然有古道可是荊棘密佈,無法通行,且瀑布前的古道已經被開山公路廢渣填埋,不能通行。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只能折返至來時路的岔口,行進於古道,不過溪澗,左行攀援溯溪於峽谷。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左行攀援溯溪於峽谷,一小時許可至飛瀑底下,只見一泓碧潭之上,百米飛瀑直掛,落潭激起層層浪,風生水起,震耳欲聾。站在絕壁下,只覺虎嘯龍吟般的聲音從頭頂上滾滾而來,落入碧綠的深潭濺起無數的水花,又慢慢地變成嫋嫋的青煙,直面襲來陣陣寒氣,挾帶著水珠模糊成一片,砭人肌骨,一剎那,彷彿直接從炎夏跨入了涼秋。(下面三張圖片,來之網絡,謝謝作者)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蓬溪古村位於東皋與鶴盛之間,距縣城60公里。東西南三面環山,北臨鶴盛溪,隔溪有低丘為屏障,溪水繞障而行,形成東西兩個門戶,有世外桃源之境。背枕鶴盛溪,蓬溪村是楠溪江中游風景最優美的古村。村子東西南三面環山,狹長的村落就是山岙中的小小桃花源。鶴盛溪在村北水口的懸崖下拐了個彎,日積月累,溪水在崖壁底沖刷成深不可測的灣潭。村落始建於南宋,蓬溪的村民以謝氏為主,,他們的遠祖是古代赫赫有名的山水詩人謝靈運。


1、三官殿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2、古井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3、古條石道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4、著名的朱熹題詞的“近雲山舍”大院,石雕對聯“忠孝持家遠,詩書處世長”,“近雲山舍”院子裡保存了一堵精美絕倫的磚雕花牆,是永嘉縣保護文物。這牆原是對稱的兩堵,對面的已經破壞無存了。

傳說朱熹在兩浙東路常平鹽茶公事任上,曾到楠溪江訪問地方學者耆宿,其中就來過蓬溪村。原來村口鶴盛溪絕壁上的摩崖石刻有朱熹題的“釣臺”兩字和一首五絕:

觀魚勝濠上,把釣超渭陽,嚴子如來此,定忘富春江。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5、建於民國六年的康樂亭,是紀念先祖謝靈運的鄉土建築。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6、蓬溪村內古宅大院林立,門臺眾多,枚不勝舉。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芝玉山房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7、清代時的匾額依舊奪目。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8.古宗祠滄桑依舊。


溫州蓬溪古村-龍潭古道,尚有朱熹墨跡遺存,為謝靈運後裔聚居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