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水稻栽培正當時,各生長髮育期管理要點

這幾天正是農忙時節,在我們恩施地區,撒秧(種水稻)的撒秧,弄營養塊(種玉米)的弄營養塊,忙得不亦樂乎。今年因為疫情和潤四月的原因,水稻和玉米下種的比去年晚,去年這個(三月)時候,秧苗已經出土了,現在也才剛下種。今天二妹子跟小夥伴們來聊一聊關於“水稻種植”那些事兒。

一般水稻產量是由有效穗、總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四要素構成。因此,水稻品種、栽培技術雖然千變萬化,但生產上都是為了奪取穗數、實粒數和千粒重,協調各因素髮展,所以,水稻生產有一個共性的管理過程,分為育秧、移栽、返青分櫱、拔節—長穗、抽穗—結實五個管理時期。

恩施:水稻栽培正當時,各生長髮育期管理要點

△水稻各生長期示意圖

主要技術要求如下:

1.育秧期管理

◆要點:育秧的方法很多,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培育壯秧為形成高產苗架打基礎。基本的標準就是根旺、莖粗、葉綠、抗逆性強。

(1)搞好播前種子處理。經過曬種和消毒處理,保證所用種子純淨、飽滿、無病和活力強。曬種一般1~2天即夠,要薄攤、勤翻、曬透。消毒主要採用強氯精等藥劑浸種,可以預防惡苗病、細菌性基腐病等種傳病害。

(2)掌握好浸種催芽技術。其關鍵是溫度,其原則大致可概括為:保溫催白(破胸)、適溫催根、保溼催芽、攤涼鍛鍊。無盤旱育秧、機插秧等育秧技術已簡化,不需要再催芽,露白即可播種。

水稻產量是由有效穗、總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四要素構成。

(3)確定好播種量。這是培育壯秧的關鍵。播種量要依適秧齡、育秧期溫度、品種特性以及對秧田分櫱的要求決高的要稀播,要求秧田分櫱多的要稀播,雜交種比常規品種要稀播,秈稻比粳稻品種要稀播。

(4)加強秧田管理。即根據秧苗生育特點採取相應措施,促使秧苗健壯生長。要調節好水氣關係,促進根系生長,並要搞好煉苗,提高抗逆能力;同時要施好斷奶肥和送嫁肥。斷奶肥一般在2葉1心前施用,送嫁肥在移栽前5天施用。水育秧要噴施多效唑壯苗。

(5)防止爛秧。爛種、爛芽發生在“現青”以前,死苗發生在“現青”以後,尤其在二三葉期,青枯、黃枯死苗現象比較嚴重。應針對死因採取相應對策,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恩施:水稻栽培正當時,各生長髮育期管理要點

△育水秧苗圖

2.移栽期管理

◆要點:移栽是確定基礎群體和個體的重要時期,也是為返青分櫱打基礎的關鍵時期。

移栽密度要依照品種特性、茬口安排、土壤質地和肥力條件、插秧期氣候情況調節。

1)合理密植,安排好群體株數和個體苗數

大田水稻是由許多個體組成的群體,個體與群體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關係。

★合理密植要掌握以下原則:

①依品種特性調節:生育期長、分櫱強、葉片寬、株型散的宜稀,反之宜密一些。

②依茬口安排調節早茬口:本田營養生長期長的宜稀,遲茬則宜密。

③依土壤質地和肥力條件調節:松疏、肥力高、通透性好的田宜稀,黏重、瘠薄、通透性差的冷爛田宜密,即通常所講“肥田靠發、瘦田靠插”。

④依據插秧期氣候情況調節:溫度高、光照足宜稀,反之則宜密。

總之,插後有利於分櫱的情況下宜稀,否則應密一些。

(2)適齡栽插,提高移栽質量

適時早插(拋)有利於充分利用季節,延長本田營養生長期,不但有利本季早發早熟高產,而且還為後季高產創造條件。插秧質量好壞直接關係到返青快慢和分櫱的遲早。要防止栽插過深,出現“二段根”,影響低位分櫱;現拔現插不隔夜,插直、插勻、插穩,減少缺株少穴。拋秧注意大風大雨天氣不拋,防止秧苗漂移;拋時大田不要關深水,淺薄皮水拋秧最好,秧苗紮根快,拋後3天左右再上水;拋後調密補缺,儘可能保證田間秧苗均勻。

恩施:水稻栽培正當時,各生長髮育期管理要點

△栽秧圖

3.返青分櫱期管理

要點:返青分櫱期是創建高產群體和為生殖生長打基礎的重要時期。

這一時期是創建高產群體和為生殖生長打基礎的重要時期,栽培的任務就是要創造有利的環境條件,促進早發足發爭多穗,培育壯櫱爭大穗。

根據高產栽培的經驗,返青分櫱期的豐產長勢是:栽後落黃,隔天發新根,10天長新葉,20天苗旺盛,月內發足苗,拔節葉退青。

(1)加強水分管理。實行淺水勤灌、調肥、通氣、保溫、保溼,達到分櫱早生快發,植株健壯,根系發達。

返青分櫱期一定要加強水、肥病、蟲、雜草的管理。

(2)看苗早施分櫱肥。做到促櫱肥要早狠,拋秧田在拋後5天內,早、中稻在插後5~6天,晚稻栽後3~4天剛活蔸時施用,數量佔總追肥量的50%~60%;保櫱肥要準穩,依據苗情、苗色適量補施,切忌過量過遲而造成無效分櫱過多。

(3)適時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蟲。除草可結合中耕人工除草,也可採用化學除草。返青分櫱期稻苗清秀易遭病蟲危害,要及時防治。

(4)防治僵苗。僵苗在我們恩施地區又叫坐蔸,是水稻分櫱出現的不正常生長狀態,表現為分櫱生長遲緩、稻叢簇立、葉片僵縮、生長停滯、根系生長受阻等現象。栽培上應針對成因,採取相應措施,促進僵苗轉化。

恩施:水稻栽培正當時,各生長髮育期管理要點

△水稻分櫱期

4.拔節、長穗期的管理

◆要點:這個時期高產栽培的任務就是要在保櫱增穗的基礎上,促進壯稈、大穗,防徒長、防倒伏。

(1)適時曬田(又稱擱田、烤田)。

曬田要遵循“時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時”的原則,一般中稻苗數達18萬或移栽後25天必須開始曬田。

★曬田的好處:

①控制無效分櫱,減少養分消耗;

②避免廕庇,田間通風透氣性不好而引起紋枯病、稻飛蝨等病蟲害滋生;

③防止倒伏,曬田可以使根系下扎,提高抗倒能力。對長勢好、生長旺、來勢猛、葉色濃和土質爛、泥腳深的田塊,以及低窪田、冷浸田宜早曬、重曬;相反則應輕曬。曬田要求在倒3葉末期前結束,進入倒2葉必須覆水。

(2)巧施穗肥。穗肥有促花肥和保花肥。無論哪一種施肥方法都應依據苗情,瞻前顧後。穗分化前已達到預定苗數,稻株自然落黃。如土壤肥力不高,可酌施促花肥,脫肥嚴重的更應施用。保花肥的施用應把握抽穗時能自然褪淡的原則,否則會因施用過晚過多而造成貪青遲熟。

(3)淺水灌溉。長穗是水稻一生生理需水的高峰期和敏感期,必須滿足對水分的要求,但應淺水管理,有利於減輕田間溼度和改善土壤氧化還原條件。穗分化遇低溫或高溫時,可採取短時間深水灌溉,進行降溫或保溫。此外要防治好病蟲。

恩施:水稻栽培正當時,各生長髮育期管理要點

△水稻長穗期

5.抽穗、結實期的管理

◆要點:曬田、穗肥施用、水分管理是拔節長穗期的管理重點。

這個時期的主要任務是增加結實率、提高粒重。具體應做好:

①間隙淺灌,乾乾溼溼到成熟,保根、保葉,切忌斷水過早而影響粒重。

②搞好根外噴肥,延長功能葉壽命。

③加強病蟲防治,注意適時收穫。

【結語】:

影響水稻結實率的因素有很多,如溫溼度、光照、水分、營養,包括風速等,都能影響水稻結實率。水稻結實率一般在80%左右,因為從進入幼穗分化到開花受精、直至灌漿結實,對環境比較敏感,不良環境均可能導致空殼、秕粒的增多。一般結實率達到80%左右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