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父母要給孩子這7種“啟蒙”教育,你做到了嗎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都需要使用一些不同的教育方式,對於6歲前的孩子來說,過多的學習知識和文化並沒有什麼太大用,但是這7種“啟蒙”教育卻意義重大。


6歲前,父母要給孩子這7種“啟蒙”教育,你做到了嗎


1. 規則教育

在社會生活中是沒有絕對自由的,家長要從小就幫孩子培養規則意識,並且在此過程中讓孩子遵守規則、敬畏規則。孩子擁有了規則意識才可以在這個社會上擁有相對的自由權利,並且成為一個真正擁有獨立人格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家長的規則教育從小事做起。例如:“寶貝我們說好了九點要睡覺。”、“寶貝,你今天一定要把你自己的大米飯吃光光。”、“寶貝玩完玩具一定要收到自己的玩具箱裡。”通過對孩子的點滴要求,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對孩子進行規則教育。


6歲前,父母要給孩子這7種“啟蒙”教育,你做到了嗎


2. 陪伴教育

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陪伴往往意味著彼此心靈上的溝通以及依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一定要對孩子進行陪伴教育。例如:當家長完成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後,可以和孩子溝通在外的所見所聞;當孩子上幼兒園時,家長可以詢問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

通過這種日常化的溝通與交流,就可以使家長對孩子達到心靈上的陪伴。儘管有時不能整天待在孩子身邊,也可以讓孩子的心中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懷與愛。


6歲前,父母要給孩子這7種“啟蒙”教育,你做到了嗎


3. 感恩教育

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在人生路上往往意味著會擁有更多的機會,因此家長在生活中一定要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

在這裡提醒每一位家長,平等是感恩教育的前提。比如,在生活中孩子和家長分享他所喜歡的玩具和零食時,家長一定要對孩子說:“謝謝寶貝,我很喜歡。”“嗯,味道真不錯。”家長通過這種“平等”的感謝的方式,就可以使孩子也學會如何感恩別人。


6歲前,父母要給孩子這7種“啟蒙”教育,你做到了嗎


4. 習慣教育

我國的著名教育家,文學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積累萬千,不如擁有一個好的習慣。”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擁有一個好的習慣,在他未來的學習生活以及人際交往中都會起到積極的影響。

5. 金錢啟蒙教育

家長在成長孩子的過程中,也別忘了要進行金錢啟蒙教育。通過金錢啟蒙教育可以使孩子更好地理解到金錢觀念,使孩子擁有一個高的財商。

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家長要給孩子適量的零花錢,並且引導孩子養成存錢、記賬、理財的習慣。


6歲前,父母要給孩子這7種“啟蒙”教育,你做到了嗎


6. 性啟蒙教育

當許多父母被孩子問及有關性的問題時常常會感到尷尬,不知道如何回答,有些父母甚至乾脆迴避孩子的問題。但性啟蒙教育確確實實是父母無法迴避的家庭教育課程之一。

7. 安全教育

年幼的孩子對於生活中的危險缺少防備意識,很容易因此受到傷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一定不要忽視對孩子的安全教育。

家長要想幫助孩子培養安全意識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進行遊戲或者是陪孩子一起閱讀繪本的方式來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而繪本和遊戲往往是孩子最為容易接受的一種學習方式,而且也更容易給孩子留下印象。


6歲前,父母要給孩子這7種“啟蒙”教育,你做到了嗎

靜靜再給大家推薦一套關於幼兒安全教育的繪本《出門在外要小心》兒童安全教育繪本共4冊,內容涵蓋了衣、食、住、行、學習等多方面的兒童安全問題。而且圖畫+文字的方式幫助孩子理解。邏輯方面利用“我可以”代替“不可以”,避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十分細心。


還有一套關於性教育的啟蒙繪本《幼兒自我保護·性教育啟蒙繪本》共10冊,通過生動且貼近孩子生活的繪本故事來幫助孩子認知性別、認知身體、引導情感表達、懂得保護自己。不僅解決了家長“難以啟齒”的性教育問題,還幫孩子樹立有關的自我保護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