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還有歷史


——由《張居正》想到的

好在,還有歷史


熊召政著《張居正》四卷

合上書本的那一刻,日期停駐在2020年2月20日,這數字看起來多少有些特別,說到它的意義,則多半因人而異。就我而言,是在這一天的下午,就著窗外陰沉的天氣,我讀完了一本書,觸摸了一眾靈魂,並因其中一個的身後遭遇而禁不住地痛哭流涕。

那肉身消散的時間距今已四百餘年,那嚴肅卻不古板、鐵面卻不乏柔情、滿腹經綸卻不孤芳自賞、識大體顧大局的一位實幹家、改革家,就此以大寫的形象屹立在我的心底,並且自此,他將永久屹立。

歷史總歸睿智,所以像張居正這樣的,最終必然不會被忘卻,而在這不被忘卻的征程中,尤該感謝的,當屬文學。

張居正的名字我在歷史教科書上一定見過,不過也就簡單的幾筆帶過,最多考點裡多出幾條名詞解釋,比如,“一條鞭法”,又比如“萬曆中興”,餘下種種,所知寥寥。

《張居正》一書佔據我的書架已有一段時間,此書作者熊召政因它而獲茅盾文學獎。庚子年春節,一場罕見的起於武漢的冠狀病毒席捲全國,封門閉戶的漫長隔離裡,終於靜下心來,打開了四卷本的第一卷——木蘭歌。自此一發不可收拾。該書採取的是章回體的敘事手法,雖不新鮮,對歷史小說而言,倒也切合,因為它能讓讀者在眾多的歷史事件和人物中,比較容易地去提綱挈領,抓住主核。

在讀《張居正》之前,有幸剛讀完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所以在《張居正》的閱讀過程中,兩書內容不時在腦海中相互交錯、彼此印證。關於這兩本書,金庸先生曾說:《張居正》雖是小說,但比《萬曆十五年》這樣的學術著作更加真實,更加接近事實。

歷史最在意的,是真實;小說最擅長的,是虛構。而所謂的歷史小說,立足點應該在哪裡呢?關於這個,我比較欣賞金庸先生的觀點,即,越接近真實、越接近事實,越能被稱作優秀。想起我們一些有關歷史的影視劇,胡編亂造,隨意杜撰,棄歷史真實於不顧,將本來嚴肅的歷史弄成天馬行空的笑話,這樣的文藝作品,實在是對人力物力以及觀眾的時間等眾多資源的無恥浪費。

藝術作品當然容許虛構,但虛構一定要建立在合理想象的基礎上,至於準確與嚴謹,更是堅決不能捨棄。推而言之,一切負責任的文藝作品,也都應該努力保證其嚴謹與準確,這猶如讓你做一份龐雜的大型統計表,如果你有一處小細節因不準確而被人們發覺,那麼關於你的整張表格,人們當然有理由問號。哪怕,其餘的全都正確。

不夠嚴謹、不夠準確的問題在我們當下的文藝作品甚至日常生活中堪稱氾濫,我們的好多藝術家,包括作家,常常,讓自己的作品不立足於真正的現實、事實,而常常起於無根基無來由的道聽途說;我們的一些公務人員,更是時常滿嘴跑火車。例證很多,此處省略。

“實事求是”這個詞已被喊濫了,可惜,卻並沒有被真正地落實到行動上。人們說起來一套,做起來卻是另一套。這現狀讓人遺憾。在唏噓遺憾之際,突然遇到張居正這樣一個實打實著實事求是的傑出歷史人物,不能不打心眼裡欽敬。

擺在他面前的大明王朝,破爛攤一般。皇上只有十歲,國庫空虛到京官的工資都沒有著落,官員們貪的貪,混的混,使絆子的使絆子,新官上任的首輔張居正,該當如何?

人一定要有理想,有了理想,也就有了航向。張居正是有理想的,他的理想是讓大明王朝政治不再腐敗、國庫不再空虛、百姓不再窮苦、邊防固若金湯……

張居正自小聰明,有“神童”美名。他不是沒有過書生氣的時候,但當他最終確定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後,他首先拋掉的,正是身上那些所謂的書生氣。

他審時度勢,釐清思路,認清現實,重用循吏;他妥協周旋,為了能“留得青山在”,不惜任用自己所深惡痛絕的貪官;他施展政治智慧,對上處理好與李太后、皇上以及宦官馮保等的關係以取得他們的支持,對下通過京察、考成法等工作,最終使“一條鞭法”得以在全國推廣。他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推行的旨在挽救明王朝的一系列改革,讓那一時期的明王朝國庫充實,以至有中興氣象,可惜改革才剛初見成效,張居正卻不幸撒手人寰。

張居正的告別儀式是體面輝煌的,不過這輝煌持續的時間非常短暫。那位曾將張居正稱為“先生”的萬曆皇帝,事實證明,有的是小肚雞腸,缺的是深明大義;有的是平庸,少的是英明。張居正死後不久,這位皇帝就瘋子般對這位實幹的大臣進行了各種喪心病狂的清算和報復,先是將他多年來陸續頒賜給張居正的所有榮譽一概剝奪,隨後是廢棄張居正努力推行的各項改革,最後,更是下旨對張居正進行抄家,據說,他甚至還曾有過鞭屍的惡毒想法……

張居正不是完人,更非聖人,尤其在他任職後期經過“奪情”風波後,他人性中不好的一面不時露頭,喜歡奉承,對“不聽話”的大臣也曾有過打擊報復,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心裡始終有蒼生,有朝廷。他為官後的所作所為證明,他一直在努力著“為蒼生謀幸福”,更一直殫精竭慮對朝廷。他不但肯幹,而且能幹、敢幹,完全配稱忠臣;朱翊均作為皇帝,小時了了,大則完全缺乏君王之胸襟和氣度,只配以昏庸來形容。張居正死後不到十個月,他的家人就被多方折磨,餓死的餓死、發配的發配、充軍的充軍、貶斥的貶斥,張居正大兒張敬修被逼上吊前用血書寫就的遺書,令人淚崩……

好在,還有歷史。張居正離世那年58歲,在他死去58年後,他的冤案徹底得以平反,他最終以功臣的形象名留史冊,而沒了他的萬曆皇帝,頻頻敲響的,則是讓大明王朝走向滅亡的一聲聲喪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