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買了,別打我了”6歲女孩向媽媽哀求:父母情緒失控危害大

“我不買了,別打我了”6歲女孩向媽媽哀求:父母情緒失控危害大

分享給育兒觀點,做靠譜爸媽

導語

孩子在成長的路途上總會做出一些錯誤的事情,所以導致父母非常的生氣。有些父母就會用暴力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可卻不知道這樣的做法對於孩子來說造成的危害很大。

案例

這一天李女士帶著孩子逛商場的時候,6歲的女兒向媽媽提出了一個這樣的要求。因為商場上有一個非常漂亮的芭比娃娃,孩子特別希望李女士能夠滿足。可是李女士覺得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這樣的芭比娃娃家裡面已經有很多了,於是就沒有滿足孩子的要求。

“我不買了,別打我了”6歲女孩向媽媽哀求:父母情緒失控危害大

撒潑打滾

可就在這一刻,孩子居然選擇用撒潑打滾的方式來逼迫媽媽就範。本身在外面撒潑打滾就是很丟人的,於是李女士再也沒有辦法忍受,直接對孩子開始拳打腳踢。孩子就坐在地上,臉上都是淚水,嘴裡苦苦的求饒道:“我不買了,媽媽你別打了!”

雖說已經聽到了孩子的求饒聲,但李女士也是氣不打一處來,直接把所有的怨氣都發洩到了孩子的身上。要不是身邊的人來勸阻的話,那麼李女士很有可能把孩子給打死。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案例有很多,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孩子一犯錯就打,這樣的教育方式是非常可怕的。

打孩子的弊端是什麼?

1、親情遇到問題

如果家長經常去打孩子的話,那麼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情就會遇到很嚴重的問題。畢竟妻子之間關係是最好的,而且孩子最信任的,最願意相信的其實就是家長。

“我不買了,別打我了”6歲女孩向媽媽哀求:父母情緒失控危害大

親情遇到問題

但如果身為家長的我們都經常對孩子打罵的話,經常去打孩子的話,那麼我們之間的親情就會出現很嚴重的問題。孩子會不再相信父母孩子會不再願意和父母進行接觸。

2、孩子模仿家長的行為

家長真的覺得打孩子的行為是正確的嗎?難道只有打罵才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聽話嗎?家長有沒有想過,你用武力去讓孩子屈服的同時,孩子是不是也明白了這個道理呢?

如果你經常對孩子進行打罵的話,那麼孩子時間一長也會明白,武力是可以使一個人屈服的,他們也會漸漸的學會這種行為,在和別人發生爭執或者是發生分歧的時候,為了要求對方服從自己,他們也會對其他人進行打罵。

“我不買了,別打我了”6歲女孩向媽媽哀求:父母情緒失控危害大

孩子會模仿家長的行為

在孩子犯錯時,家長如何教育才是正確的?

  • 平復自己的情緒

其實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真正應該要平復自己的情緒。雖然孩子犯錯確實是孩子能力不足,又或者是他們故意而為之,但不管怎樣,我們的情緒千萬不要激動,我們的情緒越是激動,孩子又越說會感覺到害怕,那麼他們在下一次做事情的時候,他們也會因為緊張而做錯事情。

所以在孩子犯錯時,我們需要平復自己的情緒,用平靜的心態去面對這件事情,和孩子進行合理的溝通,遠比大孩子罵孩子要有用的多。

  • 瞭解孩子犯錯的原因

每一個孩子犯錯都是有原因的,所以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記住,不可以去某人的打孩子又不可以去罵人的,罵孩子必將在沒了解原因之前,我們根本就不清楚孩子犯錯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如果莫名其妙就去打孩子的話,孩子也會感覺到委屈的。

“我不買了,別打我了”6歲女孩向媽媽哀求:父母情緒失控危害大

瞭解孩子犯錯的原因

所以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去了解孩子範疇的原因,譬如孩子犯的錯誤,很有可能是他們的能力不足,又或者是他們不知道真正的解決辦法。我們知道孩子犯錯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去解決這件事情才能更好的,按照他們的缺陷去幫助孩子。

  • 交給孩子解決的辦法

孩子不知道如何去解決,那麼家長這個時候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畢竟是孩子的能力不足,身為家人的我們也有著一定的問題,因為我們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所以孩子自然沒有辦法更好的去接受教育了。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教給孩子一些解決事情的辦法,那麼他們在下一次面對這種事情的時候,肯定也可以用正確的方式去解決。

“我不買了,別打我了”6歲女孩向媽媽哀求:父母情緒失控危害大

交給孩子解決的辦法

這些表示他們在下一次面對同樣問題的時候,肯定不會再一次做錯事情,這才是真正解決事情的辦法,如果只是對孩子進行打罵的話,那孩子只會感到害怕,並不會懂得如何去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