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做好“加減法”破解中小企業就業難題

2月份以來,廣東省出臺“促進就業九條”“中小企業26條”等一系列政策,來促進中小企業穩定就業崗位。除了通過社保減免“做減法”之外,該省人社部門還通過送服務、送補貼等措施積極“做加法”。

一是加強用工對接服務。一方面,組織開展“點對點”返崗專車專列專機活動。截至3月25日,組織湖北返粵專列10趟,輸送9361人返崗。與此同時,節後至今已組織粵滇、粵桂、粵川、粵黔、粵湘、粵豫返崗專列53趟、專車服務2731班次,點對點輸送超過14萬人返粵返崗。另一方面,大力開展“南粵春暖”網絡招聘系列活動,全力保障節後中小企業用工需求。節後至今全省已召開網絡招聘會1920多場,參與在線招聘的中小企業約7萬家、累計發佈崗位約261萬個、在線求職人次數約198萬人次。

二是鼓勵中小企業吸納就業。出臺一系列支持中小企業吸納貧困勞動力、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的政策。對於疫情期間新招用員工的生產、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資企業,按每人不超過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助,目前已發放550多萬元。

三是支持中小企業穩定崗位。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中小企業,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今年以來,累計向41萬多家參保企業穩崗返還失業保險費43.5億元,惠及職工接近1100萬人。同時,出臺了穩崗工資補貼,對職工因疫情接受治療或被醫學觀察隔離期間企業所支付的工資待遇,按照不超過該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工資基數的50%補貼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