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國際油價漲跌互見,各國豪擲數萬億美元刺激經濟;無奈美國登全球之“冠”

週五(3月27日),在全球各國出臺空前措施抑制疫情衝擊之際,兩大國際原油價格漲跌互見。隨著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推出更多刺激措施,全球風險資產買氣在最近仍所恢復。但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創紀錄高位,新冠感染人數躍居世界第一,經濟活動及燃料需求預期進一步大減,將迫使石油及其他能源企業大幅削減投資。

两大国际油价涨跌互见,各国豪掷数万亿美元刺激经济;无奈美国登全球之“冠”

匯通財經易匯通軟件顯示,北京時間17:26,NYMEX原油期貨上漲0.49%至22.71美元/桶;ICE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0.84%至28.42美元/桶。

两大国际油价涨跌互见,各国豪掷数万亿美元刺激经济;无奈美国登全球之“冠”

國際能源署(IEA)署長比羅爾週四(3月26日)稱,儘管需求大幅減少,但石油日產量仍將增加300萬桶/日,部分因為沙特與俄羅斯爭奪市場份額。他呼籲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實際領導國沙特阿拉伯出手幫助穩定石油市場。

比羅爾表示,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導致30億人處於封鎖狀態,全球石油需求可能下降20%,“作為今年二十國集團(G20)的輪值主席國,人們預計沙特阿拉伯將根據其過去的做法,為穩定全球石油市場提供建設性的支持。”

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首席執行官德米特理耶夫(Kirill Dmitriev)認為,如果其他國家加入,或許有可能達成一個新的OPEC+協議,各國應互相合作,化解新冠病毒疫情的經濟衝擊。

德米特理耶夫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需要各國合作行動以重振(全球)經濟...在OPEC+協議框架下(合作行動)也是有可能的,我們與沙特及一些其他國家保持聯絡。根據這些交流,我們認為,如果OPEC+成員數量增加,其他國家願意加入,則達成平衡油市的共同協議是有可能的。”

根據交易商、石油企業、煉油廠及實貨市場報價,由於新冠疫情重創需求,以及沙特和俄羅斯為爭搶市場份額導致全球供應增加,大多數生產商以低於每桶20美元的價格出售原油。

澳大利亞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商Woodside Petroleum負責人Peter Coleman週五在電話會議上對投資人表示:“從價格角度而言,這將是非常不確定的一年。”

美國疫情嚴重惡化

美國已經超過中國和意大利,成為冠狀病毒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該國面臨著住院人數激增,以及醫療物資、醫護人員和病床數量短缺的隱憂。

美國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飆升至逾300萬人的紀錄高位,因嚴格控制新冠病毒疫情的措施令美國經濟戛然而止,引發一大波裁員,可能結束美國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就業熱潮。

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本週首次飆升至逾5萬億美元,為了應對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美聯儲以史無前例的做法支持美國經濟增長,大舉購債券並全力向銀行、共同基金與其他國家央行提供貸款。

G20注資5萬億美元

20國集團(G20)將“不惜一切代價”戰勝新冠病毒危機,並在週四表示,通過各國措施向全球經濟注入5萬億美元,以減輕其影響。除了5萬億美元針對性財政政策、經濟措施和擔保計劃外,G20還承諾提供大規模的財政支持。

雖然分析師不太相信這些行動能阻止全球經濟步入衰退,但他們表示,為企業及消費者提供的財務援助,將緩和不安情緒,有助確保一旦需求再次回升時展開強勁復甦。

中國民航局週四發出通知,要求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條航線每週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外國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我國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週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