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偉建:發放消費券是刺激中國經濟的好辦法


單偉建:發放消費券是刺激中國經濟的好辦法

文| 單偉建

太盟投資集團(PAG)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單偉建旗幟鮮明地建言國內城市重啟消費券,儘快拉動消費,以拯救那些瀕臨絕境的中小企業。

編者按:當地時間本週三(3月25日)深夜,美國參議院通過了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其中包括向大多數成年人直接補助1200美元的措施。此舉令美股在週四應聲大漲,道指脫離熊市區間。《巴倫週刊》報道稱,根據政府已經宣佈的消息,為了避免經濟陷入衰退,全球刺激計劃的金額可能超過10萬億美元。

在國內,重啟消費券也成為最近的熱議話題,香港、澳門、山東、浙江、廣東、江蘇等地已經率先有所行動。太盟投資集團(PAG)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單偉建在給《巴倫週刊》中文版的來稿中旗幟鮮明地主張,國內城市都應重啟消費券,儘快拉動消費,以拯救那些瀕臨絕境的中小企業。在他看來,這種方式比起空投現金更能夠促進即時消費,全國各地政府都可以視自身財力狀況來跟進。

2009年時,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消費低谷,國內部分城市便推出過消費券。當時,杭州以總計9.1億元的發放總額成為了國內發行消費券最高的城市,杭州的經驗表明,消費券的確在短期內大幅促進了商業和旅遊等行業的消費增長,杭州也被認為是2009年消費券政策最大的受益城市之一。

單偉建:發放消費券是刺激中國經濟的好辦法

太盟投資集團(PAG)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單偉建

以下是正文

中國先於各國控制住疫情,非常值得稱許。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政府採取嚴厲隔離、檢測和救治的措施,另一個是老百姓非常配合。兩者缺一不可。

你看意大利,人口6千萬,到3月23日為止,死於新冠病毒的人數是5,476;而中國14億人口,死亡3,276人,僅是意大利死亡人數的60%。意大利疫情失控,主要原因是民眾不大配合,民風如此。

當然我們的代價也非常巨大:生產大面積停擺,經濟大幅度下滑,現在當務之急就是全面恢復生產。但這還不夠。為了自救,很多公司降薪、停產減員,這就造成了社會消費力大幅度下降,即便復工了,消費不足,企業還是難以維持,經濟無法扭轉頹勢。需要採取非常措施,強力刺激消費,才能使經濟恢復正軌。

美國正在推出兩萬億美元刺激經濟的一攬子計劃,美國人稱之為“生存計劃”,否則經濟將面臨崩潰。這樣的刺激規模史無前例,包括給每個公民贈送一兩千美元現金,就是要達到救濟公民和救助經濟的雙重目標。歐洲國家也採取了類似措施。

不過我認為,發放現金補貼其實不是最好的方法。在美國和歐洲經濟活動停擺的情況下,這些救濟杯水車薪,美國一個月的國內生產總值就是1.7萬億美元。當然聊勝於無,老百姓歡迎,口袋裡錢多了,有助於消費。

但從宏觀政策的角度看,現金補貼對於消費的刺激作用有限。有多少補貼的現金會被用於消費?給巴菲特一千美元,他會增加一千元的消費嗎?對於稍微家境富裕的人來說,一兩千塊錢絲毫不會影響消費行為,不會增加消費。結果很大比例的現金補貼將變成銀行存款,無助於消費。

所以我更建議國內使用消費券的方式,給老百姓發放消費券,用於消費購物。最近看到南京和其它的一些省市已經在發消費券。這個方法好,既補貼了老百姓,又刺激了消費,一箭雙鵰。

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之一,我認為中國政府應該考慮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發放消費券。美國拿出萬億美元直接補貼公民,中國的中央政府財務狀況幾乎比世界上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都強,都有能力。用消費券的方式直接補貼,惠及百姓、增加消費、拉動經濟,可以取得一箭三雕的效果。

眼下很多中小企業維持不下去了,停產減員,救經濟如救火。具體的使用方法有關部門可以研究,原則上就是拿消費券當現金使用,企業銷售收到消費券可以拿到銀行去兌現,銀行再與政府結賬。但消費券只能用於消費,不能當現金存起來,而且要限期使用,不宜超過6個月,過期就作廢。有效期一定不能太長,才能取得短期內刺激消費、帶動經濟的效果。

消費券的作用就像是強心劑,或是發動機打火器,引擎帶動起來了,經濟就回到正常軌道自己運轉了,可謂四兩撥千金。發放的多少要根據財務能力和需求匡算,越快越好,一時算不清,可以分批發,目的是把經濟帶動起來。每拖一天,關門的企業越多,經濟恢復的成本就會越高。

地方政府能夠像南京一樣發放消費券當然好,但是地方財力有限,不宜產生過多的財政赤字。而且地方政府財力不一,既有公平的問題,也無法帶動全國經濟。國內外的經驗是,大規模刺激經濟的措施是中央政府的事情。當然要增加財政負擔。但是這是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對經濟和國家財政長期有好處。

當然,生活恢復正常,並不等於鬆懈防範。其實上次非典和這次的經驗都證明,只要保持嚴格的衛生習慣,及時的檢測、隔離和救治,風險可控。有許多因為疫情而採取的衛生措施,應該常態化,變成新文化。譬如環境衛生的提高,禁止侵害野生動物,餐飲業的服務人員戴口罩戴手套,吃飯時用公筷,或者分餐,經常洗手和保持個人衛生,這些都應該成為文化和習俗。

剛剛建國的時候,就搞過全民衛生活動,包括大規模的除四害,當然蒼蠅、蚊子和老鼠應該除,麻雀除錯了,後來改成臭蟲。這些衛生活動大大改善了全國的衛生環境和人民健康。大家現在都知道“生吃瓜果要洗淨”,“不喝生水”。這使得全民衛生意識大大提高了,十分有助於形成新的衛生文化,提高環境衛生,才能防患於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