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材疊加,近期我國棕櫚油市場探底後“輕裝上陣”

JCI資訊認為,對於全球植物油市場而言,不少品種兼具商品屬性、金融屬性和能源屬性三大基本屬性,以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豆油、馬來西亞吉隆坡衍生品交易所(BMD)和倫敦洲際交易所(ICE)為代表的農產品定價中心,以紐約商品交易所的COMEX黃金 、NYMEX原油(WTI中質原油)為代表的能源類定價中心。近15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力度的不斷擴大,中國貿易商、加工商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尤其是我國成為進口貿易領域的No.1買家。美國國會參議院投票通過了史上最大規模的2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G20視頻會議計劃啟動總價值5萬億美元的經濟計劃,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止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

受其提振,美國三大股指隔夜暴漲,其中,道指近三個交易日累計上漲近4000點,漲幅21.3%,邁入技術性牛市,創1931年以來最佳表現。據匯易觀察,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歐美依舊呈現擴散態勢,美國、歐洲等大宗交易中心無一例外受其影響,對植物油市場而言可謂是“飛來橫禍”,作為“被錯殺”品種之一的棕櫚油,近期無論是馬盤還是連盤均呈現否極泰來的反彈跡象,業內應關注波動收益商機。

Part1:“史詩級”石油戰爭加劇恐慌情緒,全球新能源產業慘遭“小冰河期”

截止至本週四(3月26日)盤中,NYMEX原油主力2005期約最高24.65美元/桶,較3月18日創下的近18年低點——20.06美元反彈了22.88%,不過該合約較年內最高的65.65美元依然下挫近70%!過去10年,全球石油價格持續大幅上漲(最高衝破100美元/桶),極端氣候事件頻發(高溫、寒潮和山火、地震與海嘯等)促使各國聯手控制“溫室效應”,包括風投領域對新能源產業的興趣濃厚等等,包括生物柴油、燃料乙醇以及風能、水電等可再生能源成為新寵……然而,這一切美好景象的重要前提是全球石油及其下游產品價格保持高位,而在2008年金融風暴和2020年金融海嘯中,石油價格卻成為領跌大宗市場的“熊頭”品種。顯然,20美元左右的低廉石油價格對新能源造成致命暴擊!

题材叠加,近期我国棕榈油市场探底后“轻装上阵”

值得注意,作為全球最大的植物油供應國——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近年來為應對歐盟針對破壞雨林的棕櫚油產品禁令,大舉拓展棕櫚油-生物柴油項目的長足發展。其中,我國棕櫚油進口重要供應國之一 印尼,從2006年開始該國政府就簽署了總統法令正式確立了印尼國家能源法,並設定了明確的生物能源發展目標,已經於2020年1月1日啟動“B30生物柴油計劃”,今年印尼B30的目標是大約834.34萬噸,目前看來可能只是“計劃而已”。匯易網觀察到,美國可再生燃料協會(RFA)負責人近日表示,“許多”美國乙醇工廠已經在過去一週減產,若石油價格持續低迷未來還將進一步下降,他呼籲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停止豁免小型煉油廠的強制摻混責任,以緩解生物燃料行業的壓力。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美國燃料乙醇價格已經跌了40%。若想要燃料乙醇能維持平盈,則玉米期價應該跌到2.7美元/蒲,或刺激新作年度美國農場主對大豆的種植意願,增加植物油供應壓力。

Part2:全球棕油市場驚現“踢貓”行情,價值窪地或醞釀一輪震盪回升走勢

如前文所述,近年來全球大型能源化工企業熱衷於發展新能源,其重要目的之一是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最終實現人類使用(清潔)能源的可持續性。不過,由於石油依然是二戰迄今不可動搖的重要戰略資源,尤其是1973年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宣告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金本位)徹底瓦解,但是美元依然是全球最主要的信用貨幣。由此可見,“黑色三月”期間,石油危機與新冠肺炎的共振影響史無前例,包括美國、歐洲等全球經濟發達國家/地區“城門失火”,棕櫚油包括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品種“慘成池魚”。

题材叠加,近期我国棕榈油市场探底后“轻装上阵”

2020年3月9日,人民幣對美元離岸匯率開啟貶值道路,該匯率指數從最低的6.9023持續攀升至7.1655,累計跌幅達到2632BP,約合3.81%的降幅。此輪新冠疫情史無前例的衝擊全球100多個國家/地區,目前WHO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已經有超過45萬人確診感染COVID-19病毒,美國、歐洲成為“震中”災區,由於企業融資需求激增、民眾現金搶購物資等因素影響,“美元荒”成為此輪金融海嘯中的標誌性事件之一。

JCI視角綜述:因為天然成分的“可鹽可甜”(維生素含量高,且其碳鏈較長僅次於菜籽油非常適合製造生物柴油),棕櫚油的用途廣泛,不僅可以在原油高價時代充分作為替代燃料原料,也是人類密不可分的食用植物油品種,尤其是在作為全球方便麵消費量最大的亞洲,棕櫚油在餐飲行業、食品加工等領域的需求量逐年遞增。近兩年來,我國生豬價格創紀錄增長,畜禽養殖行業迎來史上最好的超級盈利週期,國內消費者對於替代動物油最佳選擇的“植物性豬油”——棕櫚油的需求前景樂觀。如是,我國糧油廠商應當逢低動態補庫,或者結合期權工具建倉或避險,近年來國內期權遍地開花,行業呼籲油脂期權早日問世!

來源:中國匯易網;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