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地名探究——"永利"、"東津"合為"利津"——利津

【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齊魯地名探究——

利津地圖

【地名由來】

利津地名有兩種說法。

其一:利津唐時為渤海縣之水利鎮,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置縣,因境內有"永利"、"東津"兩地名,故命名為利津

其二:《讀史方輿紀要》載:"海在縣東北十里,產鹽,居民資其利,案河水於此分為枝津入海,故曰利津"。

個人更認同第一種說法,兩地名各取一個字變為一個地名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就像安徽之於安慶和徽州,江蘇之於江寧和蘇州,李滄區之於李村和滄口。

齊魯地名探究——

利津風光

利津縣位於黃河三角洲腹地,東依黃河,北瀕渤海,版圖面積1665.6平方公里,轄4鎮2鄉2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約31萬人。


齊魯地名探究——

利津在山東的位置

利津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春秋戰國時期,以"渠展之鹽"著稱。公元1193年1月(金明昌三年)置縣,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因利津古城的輪廓像一隻鳳凰,被稱為"鳳凰城"。抗日戰爭時期是山東省全境解放第一縣。歷史上,黃河先後形成六條入海流路,其中兩條從利津入海。

利津特產有利津水煎包、黃河故道鮮魚湯、鹽窩羊湯等。

齊魯地名探究——

鹽窩羊湯

【尋歡文史】

利津飛地——"刁口鄉"


齊魯地名探究——

中國有飛地的縣並不多,山東省只有沾化縣的海防辦事處和利津的刁口鄉算是飛地。

刁口鄉政府原駐地在刁口海鋪,是唯一的漁港和出海口岸。

1964年前,鋪址在今址東南6.5公里處,是原。1938年,黃河尾閭在紀家莊子改道,故道河口剛發育三年,河門暢通,河底板結,兩岸陡峭,適宜船隻攏岸,水深河寬,有大魚出沒。

漁民在此用鉤釣作業捕魚,搭蓋窩棚聚居,始稱"漁窩棚"。漁販前來發賣漁貨,漸稱"鉤口魚坨",屬利津縣第五區肖廟鄉。此後到這裡從事生產的魚船漸多,形成巨大的海鋪,稱"釣口海鋪",後因書寫簡筆,"釣"字簡化為"刁",仍讀"釣"音。

1954年成立漁業互助組時,計有墾利、利津、沾化、濱縣、無棣和榮城、塘沽、營口的漁船,總計531只,漁民1885人,年產量達2-3萬噸。惠民專署對海鋪生產極為重視,地委、專署派員會同墾利、利津、沾化等縣幹部組建"刁口海鋪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海鋪的漁業生產、銷售、供給和各項社會工作。1958年二月建置利津縣刁口鎮,後稱人民公社。1964年1月黃河改道刁口河流路入海後,海岸逐漸向大海延伸。海鋪曾遷至二河口。至1974年7月始遷今址。

【歷史沿革】

利津縣歷史悠久。早在周秦時代縣境西南部是古陸地,屬齊國。

漢代屬千乘郡漯沃縣、蓼城縣地。

東漢後黃河在此域地入海,隨著黃河三角洲的形成和發展,域地不斷向渤海灣擴延。

隋代建永利鎮,屬蒲臺縣。

唐宋屬渤海縣永利鎮。

齊魯地名探究——

金代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升鎮為縣,因邑有東津碼頭,故稱為"利津",屬山東東路濱州刺史郡。

齊魯地名探究——

元明時屬山東濟南府濱州。

清代、民國時期屬山東武定府(今惠民縣城)。利津因河海而興,"利津內控黃河,外鎖海運要津",逐漸形成水陸碼頭和商貿重鎮,史稱"小天津"。清末,組織義和團開展反帝愛國運動,後被山東巡撫袁世凱血腥鎮壓。

民國時期,先後有"吃大戶"、"反驗地契"、告貪(縣)官鬥爭和響應"五四"反帝愛國遊行示威、宣傳演講、罷課罷市、組織"紅槍會"抵抗官匪等。

民國三十年(1941年),建立抗日革命政權,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8月18日,解放全縣。

新中國建立後屬惠民專署。

1958年11月,沾化、利津並縣稱沾化縣,屬淄博專署。

1961年恢復利津縣建制,仍屬惠民專署。

1983年10月15日成立東營市劃為市轄縣,同時原羅家公社的4個自然村和原六合公社劃歸新建的河口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