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編造了“廣場協議”致衰日本的傳說?

何謂“廣場協議”

“廣場協議”指的是在1985年9月,由美、德、法、英、日五國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Plaza Hotel)舉行會議,所達成關於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主要貨幣有秩序地下調,以解決美國鉅額的貿易赤字的協議。“廣場協議”簽訂後的10年間,日元幣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日本經濟迅速泡沫化,並在五年後崩潰,日本因此進入“失去的十年”。

是誰編造了“廣場協議”致衰日本的傳說?

“廣場協議”是陰謀純屬行外話

在中國國內,有關“廣場協議”的看法在普通人眼中幾乎毫無爭議,自然是西方國家精心策劃實施的狙擊日本崛起的一場驚天大陰謀。但有趣的是,中國學術界對此看法卻大有不同。大部分學術期刊上關於“廣場協議”的研究,即便最接近陰謀觀點的論調也承認,“廣場協議”本身並不足以導致日本經濟持續蕭條,最多隻能算一個導火索而已。多數研究者認為,“廣場協議”至多隻能算是誘發日本病的原因之一而已,日本經濟持續蕭條的根源還在於經濟結構的自身缺陷和日本政府錯誤的經濟政策。

是誰編造了“廣場協議”致衰日本的傳說?

具體舉例來說,在日元升值之後,日本政府僵化的“升值必然帶來蕭條”的邏輯導致其做出了一系列不正確的政策決定,以持續性的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應對不存在的出口挑戰。實際上,在“廣場協議”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日本對美出口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大大增加。

右翼極端分子樂將日本病歸因“廣場協議”

將“廣場協議”作為日本經濟長期低迷的罪魁禍首是顛倒了因果關係。“廣場協議”是日本經濟和國際貿易關係發展的一個結果,即便沒有“廣場協議”這樣極端的方式,也會以其他方式表現出來。日本銀行前副行長緒方四十郎認為,日本本該早做調整,但調整的延遲導致日本最終迫於壓力做出了被動性調整,在被動性調整之後,日本又一次次的耽誤了其他政策調整,最終產生了日本病。緒方四十郎先生的觀點在日本並不孤單,有很多日本人支持這種觀點。相反,認為“廣場協議”導致日本病的觀點卻往往存在於右翼極端主義分子之中。

是誰編造了“廣場協議”致衰日本的傳說?

“失去的十年”中,日本仍是發達國家

即使是經過所謂“失去的十年”,日本仍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大國,“以日為師”仍然有效。一億人的日本,即便是十多年經濟增速不振,但其GDP仍位於世界第二。且在實力保持的同時,其國環境仍優美、技術仍領先、社會仍和諧、人心仍穩定……同時,日本失業率也一直維持在5%附近,既不見人抱怨工資被增長,也不見人不時躲貓貓。

是誰編造了“廣場協議”致衰日本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