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全市統一的“秒批”平臺

優化廣州營商環境,政協委員這樣支招——

近年來,廣州一直在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今年啟動了營商環境3.0版改革。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眾多企業生存發展受到嚴峻挑戰,以更大力度改善營商環境顯得尤為迫切。3月25日,廣州市政協與廣州市工信局、司法局、住建局等政府職能部門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專題協商會。多名政協委員對疫情衝擊下如何穩經濟、穩企業、優化營商環境進行建言獻策。

■新快報記者 吳曉嫻

廣州市政協常委曹志偉:

企業被強制停業應免繳“五險一金”

“供電、供水等事項申辦手續複雜,耗時長。辦理供電申報手續合計15個工作日,摺合日曆天約為22天;供水申報手續合計14工作日,約合20個日曆天,這段時間卻是項目開工的關鍵時間。”曹志偉表示,要落實淨地出讓,獲得土地後即可直接動工建設,統一供電、供水、供氣等工程審批標準,最大限度壓縮辦理時限。

此外,他認為要推出更加惠企的金融保險政策措施,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負擔重的問題。具體包括:疫情期間企業的銀行貸款還款期限順延,讓企業只還息緩還本;全面降低銀行利息(包括存、貸款利息)來降低企業運營財務成本;企業被強制停業、員工被強制隔離期間及延長假期期間的員工,可視作短期失業,應免繳“五險一金”,並由政府發放失業保險工資;將住房公積金轉為免稅的住房工資,增加員工實際收入,刺激消費等。

廣州市政協常委、市民建兼職副主委陳伶俐:

建立全市統一的“秒批”平臺

“有些政務事項存在政務服務網公示信息與實際辦理要求不符的情況,如有些網辦網址不準確,有些材料清單不一致,有些辦事時限難落實。有些事項中心城區與非中心城區之間標準不一,存在重複索要證明的情況,即辦事項比例偏低。”陳伶俐認為,經過此次疫情,必將加速“不見面審批”等數字化政務服務方式的推廣應用,須用“標準化+數字化”,打通優化營商環境“最後一公里”。

她代表民建廣州市委員會建議,完善全市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標準,實現非中心城區與中心城區政務服務標準一體化。建立全市統一的“秒批”平臺,將更多事關企業發展關鍵環節且辦理頻次較多的事項納入其中。

廣州市政協委員、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

後疫情時代將更依賴科技

“五年前,我們說未來人工智能會像水和電一樣無處不在,這次疫情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杜蘭說,後疫情時代,經濟與社會將更加依賴科技。

她注意到,當前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在硬件建設上如火如荼,但在軟環境建設上,如支持服務體系、人才體系、創新體系、生態建設等方面存在投入不足,沒有明確政策引導,甚至沒有牽頭單位。這種“重硬輕軟”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廣州產業園區普遍存在的問題。

“大多數人工智能應用企業屬於輕資產的中小微企業,在獲得信貸、吸引人才方面存在較大困難。”她認為,要支持金融機構打破傳統信貸侷限於抵押物、現金流等數據的評估模式,為這類企業量身打造信貸服務。對於入駐廣州的人工智能中小微企業,給予一定的人才綠卡與產業精英人才指標。

廣州市政協委員、多益網絡總經理唐憶魯:

建議“文交會”線上舉行

“疫情帶來各行各業數字化智能化大滲透、互聯網新經濟超常規發展。”唐憶魯建議,廣州要圍繞新經濟特點和企業投資發展全生命週期需求,優化服務和開展精準施策。

對標世界銀行評價體系,做強政務服務優勢領域,比如依託“粵商通”實現開辦企業照章銀稅一站式辦結、當天辦結等,助力廣州數字政務效率從全國領先升級為全球領先。大力推動新基建,提升信息基礎設施能級,加快建設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支持大力打造線上文交會,突破疫情對線下商貿帶來的影響,轉危為機。尤其是突出網絡娛樂相關的節、展、賽,豐富廣州文交會體系的內涵和類型,按照國際一流標準為目標提升能級,加大財政支持、推進配套服務體系建設、協調各職能部門、簡化管理審批程序。”唐憶魯表示。她還建議市委、市政府重視網絡遊戲產業作為新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對科技和藝術的雙重推動作用,大力打造中國遊戲之都的城市名片。

廣州市發改委:

力爭明年出臺廣州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廣州市發改委副主任陳建榮在會上介紹說,廣州優化營商環境的下一步計劃,將突出以“區塊鏈+政務服務”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探索建設全市統一的區塊鏈政務平臺,建立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新型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同時,堅持立法先行。充分發揮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法治聯合體作用,力爭2021年出臺廣州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將市場認可、行之有效的營商環境改革措施予以固化,推動形成高水平制度體系,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